APP下载

爱国是她唯一的信仰

2016-11-11潘彩霞

莫愁·智慧女性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冯玉祥苏联

潘彩霞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下,出生于清朝末年的李德全却丝毫不让步。27岁的她,相貌平平,立志不做普通女子。早在“五四”运动时,作为北京协和大学学生会会长,她便带领学生游行、演讲、发传单,是当时北京女界联合会的骨干。

一次聚会上,担任基督教女青年会总干事的李德全上台发表演说,她出众的口才、率真的神情吸引了一个人的注意。不久,李德全见到了时任陆军检阅使的冯玉祥。其时,他刚刚丧妻,留下五个未成年的孩子。尽管身居高位,说亲者众,但他提出的“不施脂粉、穿粗布衣裳、精心抚养前房子女”吓退了一众想“过好日子”的女子。出身穷苦、不失本真的李德全令他一见倾心。

1924年,28岁的李德全成为冯玉祥的新娘。她穿着蓝色棉布大褂,唯一时髦的是头上披着的白纱。致谢词时,她声音洪亮:“男人、女人都是人,夫妻应该平等,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婚后,曾在贝满女中受过西洋教育的李德全为冯玉祥开启了一扇崭新的门。她在北京创办求知学校,招收贫家子女免费入学读书;她带冯玉祥会晤李大钊,聆听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她与他共赴苏联接受新思想,从笃信基督向唯物论转化。冯玉祥的进步引起国民党的愤怒,他们对李德全进行诽谤攻击,说她“游俄归来,信仰忽移”,说她“赤化了冯玉祥”。李德全毫不畏惧。就这样,冯玉祥从一个旧军阀、旧军人逐渐变成了坚定的民主战士、革命军人。

种种压力下,冯玉祥曾两度隐居泰山。在山东泰安,李德全变卖了结婚时亲友赠送的全部首饰,协助冯玉祥办了十五所小学,为抗日培养后备力量。1936年到南京后,她又积极投身妇女解放运动,发起组织“女子学术研究会”,并以“参观监狱”为名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

“欲救中国,必先救儿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难民遍地,李德全联合邓颖超等成立“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随着难童增加,解决吃饭问题需要钱,她便见人就募捐,“我一见能捐的人就脸红,他们一见我就头痛,头痛对脸红,我的捐册又撕下了一页。”

抗战胜利后,李德全夫妇坚持和平民主,反对内战。蒋介石以“考察水利”为名,将冯玉祥派往美国。抵达美国后,冯玉祥立即发表“告全国同胞书”,高举反蒋独裁旗帜;李德全也在世界妇女大会上用英文控诉了蒋介石的倒行逆施,得到各国妇女的支持。因为“言行荒谬,不听党的约束”,冯玉祥被蒋介石开除党籍,吊销护照,被迫与家人过起流亡生活。

1948年7月,应中共中央的邀请,李德全一家秘密乘坐苏联“胜利号”轮船绕道苏联回国参加政协筹备工作。一场意外的大火降临,冯玉祥和最心爱的小女儿不幸罹难。死里逃生后,李德全悲痛万分,在苏联养伤的她表示“康复返华继续为民主而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李德全出任卫生部部长。十几年间,卫生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先后消灭了霍乱、天花等流行病。

“上帝怕你办坏事,派我来监督你。”这是新婚燕尔时,李德全对冯玉祥说的玩笑话。从基督教义到马列主义,唯有爱国,才是她真正的信仰。

李德全(1896年-1972年),北京通县人,中国妇女运动先驱,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猜你喜欢

冯玉祥苏联
冯玉祥提倡俭朴
戈尔巴乔夫承认:苏联解体违背全民意志
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地向苏联挑衅
武装保护苏联
冯玉祥 一个耳光丢爱将
冯玉祥不“请”夫人吃饭
冯玉祥智助失学儿童
雾在做迷藏
冯玉祥写对联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