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6-11-11邹向前孔宪述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不稳定性骨板偏角

魏 辉 邹向前 孔宪述

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魏 辉 邹向前 孔宪述

目的 探讨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救治的98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T型锁定接骨板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后骨性愈合时间、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P<0.05)。结论 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愈合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T型锁定接骨板;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外固定支架治疗;并发症;临床效果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是一种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是指人体桡骨关节面2.5~3.0 cm以内出现的骨折症状,其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统计显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好发于老年群体,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恰当的手术治疗对提升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身体安全、生命质量等均有重要作用[2-3]。本研究就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98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55~80岁,平均(67.7±2.5)岁;骨折AO分类:B1型10例,B2型10例,C1型11例,C2型9例,C3型9例;骨折位置:左侧25例,右侧2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55~81岁,平均(67.2±2.8)岁;骨折AO分类:B1型12例,B2型11例,C1型10例,C2型9例,C3型7例;骨折位置:左侧26例,右侧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均显示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均无本研究中两种手术类型禁忌症状;本研究已经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征得患者同意后均签订了责任书。排除标准[5]:心脏、肝脏、肾脏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腕部慢性疾病;神经、血管以及肌腱损伤。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病情全面观察,评估患者当前骨折损伤情况并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对于水电解质异常患者给予生命体征指标稳定的治疗措施。

观察组患者采用T型锁定接骨板手术进行治疗,行局部麻醉后协助其取仰卧位,于患者掌侧做一0.05 cm切口并由此入路完成手术操作,具体切口位置位于患者手腕横纹下0.5 cm距离处的桡侧屈腕肌桡侧向近端,逐层切开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由患者桡动脉向桡侧屈腕肌不断前进并完成指屈肌与桡侧腕屈肌牵引操作,而后将肱桡肌以及桡动脉向患者桡侧进行牵引,将旋前方肌的桡侧纤维游离并充分暴露桡骨远端骨折端,暴露患者关节结构后,将关节内部细小骨块以及软骨碎块取出。骨折块复位后以舟、月以及尺骨关节面为复位模板,平整桡骨远端关节面并恢复正常桡骨长度、掌倾角以及尺偏角。通过相关器械观察患者复位效果,确定效果满意后,结合患者骨折线部位选取适当T型板并使用螺钉将接骨板固定于患者桡骨骨折近段,于C型臂X线透视下观察患者桡骨远端关节面抚慰情况,使用螺钉完成桡骨远端固定操作。

对照组患者则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术者在模板辅助作用下将事先准备好的2枚掌骨外固定钉置入患者第2掌骨中部以及基底部与掌握垂直部位、患者基底部与手背呈45°的位置,而后再将2枚外固定螺钉置入患者骨折近段距离骨线3 cm的桡骨骨干处,确保其与骨干呈90°。术者于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完成骨折复位操作,维持患者最佳尺偏掌屈位,将患者远近两端支架与外固定螺钉处接口进行连接并拧紧。

两组患者术后再次给予抗感染治疗并结合患者术后实际情况给予早期骨关节功能康复锻炼。同时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6个月至1年随访,评估手术效果。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后骨性愈合时间、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疗效判定标准[6-7]优:患者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为0~2分;良:患者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为3~8分;可:患者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为9~20分;差:患者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21分。总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

2.2手术指标 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骨性愈合时间(周)桡骨掌倾角(°) 桡骨尺偏角(°)对照组 49 15.6±2.8 11.1±2.0 23±3观察组 49 12.7±2.4 12.5±2.6 26±4 t值 3.386 4.591 3.476 P值 0.019 0.011 0.015

2.3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中出现腕部神经损伤1例、伤口感染2例、关节炎1例、急性腕管综合征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2%(5/49);对照组患者中出现腕部神经损伤3例、伤口感染5例、关节炎3例、急性腕管综合征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5%(13/49)。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P<0.05)。

3 讨论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年龄衰老且多携带有骨质疏松等基础症状,桡骨远端骨骼结构、骨量密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且皮质质量较差,在外力作用下易出现骨折症状。临床研究显示,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粉碎范围一般均会超过自身掌背侧距离50%,桡骨掌倾角向其背侧倾斜角度则会≥20°[8]。同时,由于术者术中操作以及老年人恢复不易等原因,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还易出现复位不稳定、骨折再次移位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伤,给其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9]。以往,临床针对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治疗均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其较难长久保持骨折复位效果,还易出现桡骨远端缩短、桡骨掌倾角以及尺偏角减少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骨关节炎等并发症,对患者腕关节功能造成不利影响[10]。因此,手术治疗已逐渐成为目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的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相较于传统保守治疗以及外部支架固定等能有效维持骨折块固定的长期稳定性,更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腕关节功能锻炼而促使其快速恢复正常关节结构以及功能。T型锁定接骨板手术本身是根据患者骨折线部位来选取合适的角度完成手术,因此,其也更符合患者自然桡骨掌倾角与尺偏角,不会在术后出现患者桡骨远端缩小现象。而手术过程中前方肌可完全覆盖整个接骨板,能有效避免对患者肌腱组织的损伤及术后骨折端血运受损。临床研究证实,T型锁定接骨板手术作为一种骨折内固定手术,其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进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患者术后极少出现骨折移位现象,对提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1]。此外,相较于外部支架手术方式,T型锁定接骨板于患者远近两端均设置有锁定螺钉,可构成坚强的内固定支架系统而确保患者桡骨远端关节面的稳定性,有利于患者更早实施腕关节锻炼而促进其快速康复[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愈合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1] 李建峰,赵民,赵亮,等.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5):559,563.

[2] 张计超,宁宇,崔冰,等.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J].医药论坛杂志,2016,37(1):121-122.

[3] 陈金生,马全才,谭晚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3):285-286.

[4] 石国栋,叶斌.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2):219-221.

[5] 饶海群,黄大江,吴渊,等.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8):1713-1715.

[6] 赵继军,吴沼锋,王陵,等.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2): 6584-6585.

[7] 王智,任平,王杰,等.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11):940-942.[8] 金建强,张骏,陆逸庭,等.解剖型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J].中医正骨,2013,25(12):66-68.

[9] 杨润松.挠骨远端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挠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3):39-40.

[10] 刘术丽.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在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83-84.

[11] 纪斌,曹成福,成翔宇,等.解剖型桡骨掌侧锁定接骨板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J].上海医学,2013,36(6):552-555.

[12] 王春昕,赵颖,郑爽,等.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4):6668-6670.

R683.41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0.035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大连 116031

猜你喜欢

不稳定性骨板偏角
翼吊长涵道发动机短舱内偏角优化和机理研究
2018全国Ⅱ卷选修3-4中偏角的解法探讨
接骨板内固定参数对骨愈合过程的影响分析
欧姆表偶然误差分析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L型解剖接骨板治疗Pilon骨折的应用体会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中医辩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接骨板四点弯曲测定中屈服载荷的获取方法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侧偏角估计的电动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