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6-11-11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胆结石开腹胆囊

李 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李 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沈阳煤业集团总医院就诊的11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镇痛泵使用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泵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5,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明显,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胆囊结石;临床效果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胆结石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长。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发于成年人[1-2],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可分为胆囊结石、肝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几种。治疗方法主要有非手术疗法及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明显,主要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方式。本研究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1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31例,年龄27~70岁,平均(46.5±1.6)岁,胆结石直径4.8~25.5 mm,平均(15.5±1.0)mm,体重40~82 kg,平均(60± 5)kg;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35例,年龄28~71岁,平均(47.0±2.0)岁,胆结石直径5.0~26.0 mm,平均(16.0±1.5)mm,体重42~85 kg,平均(61± 6)kg。本研究已经沈阳煤业集团总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患者入院后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胆结石;②无其他系统严重病变及脑血管病史;③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正常;④无药物过敏史;⑤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①慢性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及胆囊癌;②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及肝外胆管结石;③腹腔感染、腹膜炎;④梗阻性黄疸及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⑤上腹部手术史;⑥治疗过程中不遵医嘱。

1.3手术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全身麻醉后气管插管,常规消毒铺巾,于右肋弓下做一斜行切口,长约8 cm,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腹直肌,切开腹直肌后鞘及壁腹膜,进入腹腔。查看腹腔内腹水、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情况,切开胆囊壁予以减压。在距离肝床1 cm处沿胆囊底部及两侧切开胆囊浆膜,将胆囊自底部向胆囊颈逆向分离。剪开胆囊三角腹上膜,钝性分离胆总管和胆囊管,距胆总管0.5 cm处切断胆囊管并将胆囊完整摘除,结扎和贯穿缝扎胆囊管残端,胆囊管床予电凝止血,丝线间断缝合关闭,放置引流管,检查核手术器械及纱布数目,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对胆囊行病理检查。术后予以常规抗生素、平衡电解质等支持治疗。

1.3.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全身麻醉后气管插管。常规消毒铺巾。于剑突下1 cm处做一1 mm横向切口作为主操作孔,插入电凝钩;于锁骨中线、肋缘下1 cm处做一5 mm切口作为胆囊抓钳操作孔;腋前线、肋缘下做一5 mm切口作为辅助操作孔,建立气腹,腹腔镜下观察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情况,使用海绵棒将胆囊与周围组织钝性分离。仔细辨别胆总管、肝总管及胆囊管,利用电凝钩沿胆囊壶腹切开浆膜,沿胆总管方向行钝性分离,分离过程中注意不要灼伤胆总管,将胆囊管、胆总管及肝总管暴露在腹腔镜视野内,于距离胆总管约0.5 cm处以钛夹钳夹闭胆囊管并切断,在胆囊三角区内钝性分离胆囊动脉,暴露胆囊动脉后,以夹钳切断胆囊动脉,提起胆囊颈部,于距离胆总管0.5 cm处将胆囊从胆囊床上切下,电凝处理胆囊床渗血,仔细观察腹腔内有无出血及其他脏器损伤,确认腹腔内无异常情况后将胆囊放入标本袋中以行病理检查,将腹腔镜移至剑突下,经主操作孔取出。术后予以常规抗生素、平衡电解质等支持治疗,同时嘱患者术后6周复查,确定患者体内无结石残留。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镇痛泵使用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对照组55 80±8 70±10 8.5±5.6观察组55 50±4 40±8 5.9±1.0 t值 7.769 5.593 5.599 P值 0.000 0.010 0.000

2.2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镇痛泵使用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泵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镇痛泵使用率比较

2.3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切口感染2例,呼吸道感染1例,腹腔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3%(4/55);对照组患者中,切口感染5例,呼吸道感染4例,腹腔感染5例,肾功能不全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3%(4/5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5,P<0.05)。

3 讨论

影响胆结石发病的因素主要包括不可逆和可逆因素两种,不可逆因素主要与年龄、性别有关,可逆因素主要为胆汁组分发生改变,导致胆汁中胆固醇长期处于过饱和状态,进而沉淀析出结晶形成结石。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体外震波碎石及手术取石。药物治疗主要是中药溶石治疗,但治疗时间长,效果差;体外震波碎石的适应证范围较窄,且复发率高,用于结石直径小、结石少的患者;手术取石则适用于结石直径较大、结石较多且对治疗效果要求较高的患者。

手术取石分为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作为胆结石的传统治疗方式,开腹手术虽然方法简单,但腹腔暴露面积较大,术后感染率高,手术时间长[3-5],术中出血量多,患者恢复慢,术后疼痛严重[6-7],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长。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已逐渐应用于胆囊切除中,只需在患者的腹部作3个穿刺口,通过穿刺口将手术器械置入腹腔内进行手术,创口较小[8],几乎是在封闭腹腔内进行操作,不易引起感染。通过腹腔镜可以清晰观察患者腹腔内情况,对各个脏器逐个检查,定位准确,检查范围广,可避免出现遗漏;在腹腔镜引导下进行取石,对腹腔内其他脏器的影响较小,术中出血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9],术后疼痛症状较轻,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镇痛泵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武洪友和张跃[10]的研究结论相似。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明显,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本研究选择患者例数较少,研究时间短,患者存在差异性,今后需进行进一步深入探讨。

[1] 李志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6):115-116.

[2] 邹永贵.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12):325-326.

[3] 杨掌娣,刘绮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8):46-47.

[4] 曾志强.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5,21(36):82-83.

[5]张宏业,左明章.帕瑞昔布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8):654-656.

[6] 游波,王盈,邱卓,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9(11):171.

[7] 李志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0(26):115-116.

[8] 王卫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0(3):295-296.

[9] 贺志敬.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7(12):64-65.

[10] 武洪友,张跃.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2,18(24):83-84.

R575.6+2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0.032

沈阳煤业集团总医院,辽宁沈阳 110122

猜你喜欢

胆结石开腹胆囊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