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与西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对比分析

2016-11-11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药物性抗结核西药

张 项

中药与西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对比分析

张 项

目的 探讨中药与西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医的11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病因,将其分为中药组(46例)和西药组(64例)。采集所有患者空腹血液标本,检测其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水平,同时统计两组患者用药情况以及肝脏损伤程度。结果 中药组患者均为口服给药,而西药组64例患者中,口服18例,静脉给药46例;中药组中,使用消核片患者例数最多,而西药组中,使用抗结核药物患者例数最多;中药组中患者的ALT水平显著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重度肝损伤比例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与中药在导致肝损伤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中药引起的肝损伤比西药引起的肝损伤更严重。

中药;西药;药物性肝损伤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就医的11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病因,将其分为中药组(46例)和西药组(64例)。中药组患者中,男24例,女22例,平均年龄(40±13)岁,服用损伤肝脏的药物时间为(28±18)d;西药组患者中,男32例,女32例,平均年龄(40±18)岁,服用损伤肝脏的药物时间为(23±17)d。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炎或病毒性肝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集所有患者空腹血液标本,检测其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水平,同时统计两组患者用药情况以及肝脏损伤程度。检验工作由本院检验科高年资检验技师完成。检测仪器为西门子ADVIA1800,检测试剂由宁波普瑞柏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1.3药物性肝脏损伤程度判断标准 ALT正常范围

为0~45 U/L;TBIL正常范围是5.1~28 μmol/L;GGT正常范围是0~50 U/L[7]。药物性肝脏损伤程度划分[8]:轻度损伤:ALT高于正常范围,TBIL<42.8 μmol/L;中度损伤:ALT高于正常范围,TBIL≥42.8 μmol/L;重度损伤:ALT高于正常范围,TBIL≥42.8 μmol/L,且患者需要住院治疗。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用药情况比较 中药组患者均为口服给药,而西药组64例患者中,口服18例,静脉给药46例;中药组中,使用消核片患者例数最多,而西药组中,使用抗结核药物患者例数最多,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情况比较[例(%)]

2.2肝功能比较 中药组中患者的ALT水平显著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GGT、TBI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s)

组别 例数 ALT(U/L) GGT(U/L) TBIL(μmol/L)西药组 64 347±210 498±247 72±33中药组 46 579±224 586±266 87±48 t值 5.5637 1.7796 1.8971 P值 <0.0001 0.0779 0.0605

2.3肝损伤程度比较 中药组患者重度肝损伤比例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肝损伤程度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肝脏损伤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9],相关研究认为,相当一部分肝损伤是由药物引起[10]。因此,临床医师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通过选择合适药物或者通过控制药物剂量以降低患者发生严重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或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11]。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与西药引起的肝脏损伤相比,中药不易引起肝脏损伤,且中药引起的肝损伤程度比西药程度轻。然而,随着越来越多中药引起肝脏损伤的病例见诸报端,中药引起的肝脏损伤已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组中患者的ALT水平显著高于西药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药组患者肝功能损伤更为严重;中药与西药引起肝脏损伤严重程度方面比较,中药组患者重度肝损伤比例明显高于西药组,说明中药对于肝脏的损伤程度更严重,这与马葵芬等[12]的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显示,中药组消核片引起肝损伤的患者比例最高,黄芩、柴胡引起的肝损伤病例数也较多,临床医师在选药时应加以注意。虽然,诸如克银丸、何首乌以及牡丹皮等引起的肝损伤病例数相对较少,但其也能对肝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临床医师选择此类药物时也应该予以重视[13-14]。西药组中,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病例数最多,提示抗结核药物易造成患者肝脏受损。临床研究表明,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伤患者肝脏,因此,在使用该类药物时,应该严格控制剂量,如果治疗允许可以少用,甚至不用[14]。西药组中苯胺类药物引起肝损伤的病例数目仅低于抗结核药物,所占比例达14.1%,杨雪迎等[15]的研究结果表明,苯胺类药物会引起严重的肝损伤,此类药物引起的肝损伤不容忽视,临床医师选择该类药物时应加以注意。阿莫西林、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虽然对肝脏损伤程度较小[16],但也有一定的肝损伤作用,因此临床医师为患者选用这些药物时也不能滥用。肝脏正常情况下能够及时转化和清除药物,据吴永强等[17]研究结果提示,药物性肝损伤通过两个机制形成,一方面损伤肝脏类药物在肝脏内淤积加大了肝脏的负担,另一方面损伤肝脏类药物的毒性物质淤积在肝脏影响肝脏正常代谢功能,导致肝脏受到不同程度损伤。

综上所述,药物对肝脏的损伤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中药和西药均能引起肝脏损伤。中药引起的肝损伤较西药严重,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疾病特点以及治疗状况合理选用药物,尽量避免选用对肝脏损伤严重的药物,如必须选用,也应该严格控制剂量,从而降低患者肝脏受损程度。

[1] 朱云,李永纲,王葽,等.595例中药导致肝损伤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1):44-48.

[2] 吕晓梅,马丽杰.中药治疗急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6,25(2):170-174.

[3] 傅琪琳,胡义扬,黄甫,等.健脾活血方抗酒精性肝损伤脂质过氧化主效应中药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3):186-191.

[4] 王凤云,刘果,张引强,等.清利活血健脾中药复方对慢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7):2129-2131.

[5] 李光超,车念聪,耿建国,等.基于“肝肾同源”探讨DN大鼠肝中TGF-β1、Smad-4、α-SMA和PDGF在中药治疗前后的变化[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4):459-461.

[6] 高丽,李世明,史哲,等.GSTA1/GSTM3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7):585-589.

[7] 刘奉凤,陈耀凯.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4,43(19):2512-2514.

[8] Devarbhavi H,Karanth D,Prasanna KS,et al.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with hypersensitivity features has a better outcome: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of 39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Hepatology,2011,54(4):1344-1350.

[9] 高雅,钟明利,钟家良,等.狗肝菜多糖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6):953-956.

[10] 尹连红,于浩,彭金咏.四氯化碳诱导肝损伤的分子机制及中药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32(9):1147-1155.

[11] 朱云,刘树红,王伽伯,等.何首乌及其制剂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12):1442-1447.

[12] 马葵芬,谢先吉,刘莹,等.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介导的药物性肝损伤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27(5):889-892.

[13] 史哲,贺蕾,高丽,等.UGT2B7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4,39(11):856-860.

[14] 周军,朱灵,曹海军,等.药物性肝损伤与免疫性肝损伤肝组织中lncRNA表达谱的差异分析[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31(2): 313-318.

[15] 杨雪迎,李艳,李哲明,等.护肝药物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3):2194-2196.

[16] 胡俊,余永强,钱银峰,等.儿童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肝脏损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7): 1127-1131.

[17] 吴永强,梁龙,石桂秀.CD38蛋白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脂多糖联合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急性肝脏损伤[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4,30(10):1009-1012.

R595.3;R575[1],相关临床专家认为,约25%急性肝衰竭和40%肝炎患者是由中西药物导致的[2]。在对患者用药时,如果患者出现过敏现象或药物对肝脏造成损伤,易出现药物性肝病[3]。由于药物性肝病初期临床表现并不明显[4],易造成误诊,而且这种病的潜伏期较长[5],医护人员不易察觉,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6]。本研究就中药与西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0.026近年来,药物所致肝损伤在中国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青岛市市立医院,山东青岛 266071

猜你喜欢

药物性抗结核西药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浅议“药毒”与药物性肝损伤
骨疼丸致重度药物性肝损伤1例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茵兰益肝颗粒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69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