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线索

2016-11-11陈洁庚

青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包工头新闻线索大鹏

陈洁庚

新闻线索

陈洁庚

陈洁庚,男,1969年生,安徽望江人;1986开始发表作品,已在《十月》等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有部分作品获奖和入选。现居合肥,在某报社工作。

王小狗最引以为荣的是他认识了C城都市报记者牛大鹏。

其实这个机会差点就与他擦肩而过。那天热得要命,大概有40多度吧,在C城一个高级住宅工程的工地上,王小狗几乎全身湿透,他带来的一大壶水已经喝完了,他想下去找点水喝,但包工头在下面晃来晃去,严厉地监视着他们。他怕包工头说他偷懒,就忍着没下去。这个工程计划在年底前交付使用,时间过去了一大半,而工程却只完成不到一半。现在是酷暑,又是农忙时节,很多民工都回家搞“双抢”了,所以,留在这里的民工不但要冒着酷暑作业,甚至还要加班加点地工作,没有一点空闲时间。包工头自己大概也口渴难耐,转了一会走了。王小狗乘机跑下来,就在这个时候,C城都市报记者牛大鹏来到了他身边。

牛大鹏30来岁,文质彬彬的样子。从牛大鹏的穿着上,王小狗一眼就看出他是一个有身份的人,但像他这样有身份的人在这个工地上他见得多了。每过一阵子,工地上总会挂出几条写着“欢迎某某领导莅临工地检查、指导工作”的横幅,他们的大老板(房地产公司负责人)经常领着这样那样的人戴着安全帽来晃悠一会,有的还煞有其事地指指点点,大老板便装出一副侧耳倾听的样子,把个头点得像鸡啄米一样。

除了那些来参观的人之外,最近到这个工地上来询问、观看的人也明显增多。他们大多是业主,来现场看房子的进度和建筑质量。这些人也都是有身份或者有钱的人,不是这样的人,他们就买不起这么贵的房子。

显然,王小狗把牛大鹏也当成来看房子的业主了。所以,他没想看牛大鹏第二眼就准备去找他的水喝,他烦这些人,老是问来问去的。但牛大鹏叫住了他:喂,小师傅,等一等!王小狗停住脚步,回头看了他一眼,说:喊我吗?牛大鹏冲他招招手,说:麻烦你过来一下。王小狗害怕包工头在这个时候突然冒了出来,他四处看了看后,才极不情愿地转过身来到牛大鹏面前:找我有事吗?

牛大鹏说:我是C城都市报记者,有点事情想采访你一下。

采访?王小狗马上想到电视上记者手持话筒伸到自己面前的情景。但是从牛大鹏的介绍中,王小狗知道对方不可能有话筒伸过来,这虽然让他略微感到有点遗憾,但他的心情一样激动又紧张,他面红耳赤,手颤抖得厉害,心跳快得好像在参加奥运会。

牛大鹏见他过于紧张,说:没什么大事,我们随便聊聊就行了。他抬头看了看火辣辣的太阳,说:这样吧,到我车上去谈,怎么样?

王小狗跟着牛大鹏走了几步,就见一辆越野车停在工地旁边,车子前方挡风玻璃上有个牌子,写着:C城都市报新闻采访车。车里开着空调,王小狗钻进车里顿时就感到一股清凉迎面扑来。这会,他没有刚才那么紧张了,他在心里嘀咕:我没有做什么好人好事啊,为什么要采访我呢?

牛大鹏朝他笑着说:耽误你一会时间。他赶紧回答说:不要紧的。牛大鹏先是像个老朋友似的问他,出来打工多长时间了,一年能挣多少钱。缓解了他的紧张情绪后才说:是这样的,我们报社接到不少读者和业主的电话,反映现在工地上工人很少,他们都担心工程不能如期交付,是不是这样?

王小狗现在的心情完全平静下来,他没有想到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可以说与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事情。但这个简单的问题还是让他不好回答,以他的分析,工程十有八九不能按时完成。21岁的王小狗有着农村孩子特有的狡黠和机敏,他知道不能这么说,说出来记者写上去,老板看了一定要追究他的责任,包工头就会扣他的工资。那我该怎么说呢?他抓抓头,嘴太干,他干咽了一下。

牛大鹏马上给了他一瓶矿泉水,还是微笑着看着他。

王小狗一口气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瓶水,感觉舒服多了,喝水的时候,他把要说的话想好了。他用手背擦了一下嘴巴,说:我觉得不会的,房子肯定会在年底盖好的。这个时候是有一些人回家搞“双抢”了,但他们马上就会回来。再说,他们走了,我们还在加班加点地干,耽误不了工程的。

王小狗很满意自己的回答,他觉得这样说,既说了一些实话,又没有得罪老板。

牛大鹏大概也很满意他的回答,他点点头,说:那就是说,虽然现在有一些民工离开,但不会影响工程进度,你们有信心如期完成?

王小狗点点头。点头的时候他在想:这个记者真奇怪,你不拿话筒,为什么也不拿个笔和本子记一记?这让他觉得有点不像一次正规采访。也许像他这样的大记者是不需要记的吧?他等着牛大鹏新的提问。

牛大鹏没有继续问下去,他说:好的,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他从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过来,说:要是你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欢迎你给我们提供新闻线索,如果采用了,我们会给予100到1000块钱的奖励。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联系电话。

就这么结束了?王小狗显得很失望。他下了车,看了看名片,上面写着:C城都市报首席记者牛大鹏。

车子刚启动,牛大鹏从车窗里伸出头来问:对了,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这时候,王小狗难为情了,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名字太难听,他不好意思地说:我姓王。

牛大鹏的头又缩进去,车子一溜烟走了。

这会,王小狗也不口渴了,他跑着进了工地,拿着牛大鹏的名片对工友们说,你们看,你们看,记者采访我了!

其实不用他说,大家都已经看到了,要不是怕包工头看到,他们早就围上去了。但这个时候王小狗不怕,就是包工头扣他一天的工资,他也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

第二天,王小狗在上工地之前到附近的报刊亭买了一张《C城都市报》,他从头版往后面找,终于在经济新闻版的显要位置上,找到了一篇署名本报首席记者牛大鹏写的文章,并且加了“编者按”。按语说:针对不少业主担心工程不能按时交付的问题,本报特派首席记者冒着酷暑深入一线,采访了当事人。文章说,记者在对项目负责人和部分民工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只有少数民工有计划地暂时离开,不会影响到工程的进度;记者在现场看到,仍有大量民工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地工作;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不但要保证工程进度,还要保证工程质量;一位姓王的民工也很有信心地表示,他们正在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工作,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看完报道,王小狗比接受采访时显得更为激动和自豪,他终于在报纸上看到自己说的话了,虽然那些话不太像自己说的。他跑着回去把报纸给工友们看。很快王小狗上报纸的事不仅工友们知道,连包工头和大老板都知道了,大老板还奖励了他100块钱。

一连几天,哪怕再热再累,王小狗都要拿出这张报纸看看,越看越觉得遗憾,遗憾的是自己的名字太难听了,要不然出现在报纸上的就不是“一位姓王的民工”了。

也正因为这样,他对自己的名字越来越不满意,他甚至有些怨恨他的父母为什么给他取了这么一个名字。在他们老家王家庄,类似王小狗这样的名字比比皆是,像什么王二狗、王黑狗等等。叫这样的名字,除了说明他们父母没有文化之外,并没有其他贬低的意思。在乡下人看来,这些牲畜比人的生命就是要顽强得多。他们认为,叫这样的名字能图个吉利,孩子就会像条狗一样,好养活。

从那以后,王小狗没事就喜欢用自己那把闪亮的砖刀在地上写两个名字:王小狗,牛大鹏。他看来看去,想来想去,都觉得自己的名字太土,太难听,两相比较,他的名字就是狗屎,而牛大鹏这个名字则如鲜花一样美好,像音乐一样好听。他在“牛大鹏”三个字上画了一个√,然后在“王小狗”三个字上毫不犹豫地打上了一个大大的×。

以后,只要有时间,王小狗都要买一张《C城都市报》看看,几乎每次都能看到首席记者牛大鹏的文章,也几乎每隔三五天,他们施工的楼盘都要做一次广告,一做就是一整版。牛大鹏采访他的那篇文章与这些广告之间有没有关系,民工王小狗没想过,他也想不到。但每次看到牛大鹏的文章后他都要向身边的人吹一下,这个记者我认识,还采访过我!

看得多了,初中毕业的王小狗就看出了些名堂,他发现这张报纸好像对一些杀人放火、强奸抢劫、卖淫嫖娼的事情很感兴趣,这样的新闻总是在很重要的位置,占很多的版面。当然,这样的新闻他喜欢看,还有他的工友们也喜欢看。王小狗也希望自己能碰到这样的事情,这样他就有机会向牛大鹏提供新闻线索了。为首席记者牛大鹏提供新闻线索,是他很长一段时间里念念不忘的事情,他自己认为,倒不一定是为了那100到1000块钱的奖励。

这世界每天都有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但王小狗一次也没有碰到过。因为他每天都在工地上,一步也不能离开。虽然,那些回去的民工早就陆续回来了,但距离工程交付的时间越来越近,他们比以前也就越来越忙,有时候累得脸都不想洗,就倒头呼呼大睡了。

只有下大雨的时候,他们才有可能好好休息一下。有一个下雨的日子,他们谈论起一个姓唐的工友回家之后还没来的事情。老唐的老乡告诉大家,老唐的老婆死了。大家都问为什么?那老乡说,本来是一件小事情,老唐家邻居10块钱不见了,邻居也不说是谁偷的,只说老唐老婆到她家去借过东西。他老婆听了,对邻居说,我是去过你家,但我没有拿你的钱。邻居说,我没有说你偷了我家的钱。老唐老婆说,我没有拿你的钱你就不要乱嚼舌头。邻居说,我嚼我的舌头,谁要是不愿意听谁就当。老唐老婆就不便再说什么了。尽管外面人都说得有鼻子有眼,但老唐了解自己的老婆,他当然不相信。可是他老婆的性子太强,觉得自己受了不白之冤,一气之下想不开,就喝药死了。

因为这么一点事情就丢了性命,王小狗觉得老唐老婆死得有点冤,也不值得。他想这事有点意思,应该算是个新闻线索吧?他赶紧找出牛大鹏的名片,电话打通了,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喂,是牛记者吗?我向你说一个新闻线索。牛大鹏说:好的,好的。请问您是谁?王小狗说:你不记得我了吗?我是你以前采访过的。牛大鹏笑着说:很抱歉,我采访的人太多了,一时想不起来。王小狗提醒说:我姓王,一个大热天,在工地上,在你的车上。牛大鹏说:我知道了,你是小王师傅啊?你有什么新闻线索,快说给我听听。

王小狗就语无伦次地把老唐老婆自杀的事向牛大鹏说了,他说:依我看那钱不是老唐老婆偷的,她死得太可惜。

牛大鹏听完后,问:这事是你亲眼看到的吗?王小狗说:是我的一个工友说的。牛大鹏又问:你知道这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吗?王小狗说:大概有一个多月了吧。牛大鹏说:小王你听我说,新闻是要绝对真实准确的,那些道听途说的东西很不可靠的;你说那钱不是她拿的,有什么依据吗?新闻不是凭空想象、主观臆断的;再说,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这还叫新闻吗?你说对不对?王小狗想想也是,脸上就热辣辣的,一个劲地说:是是。牛大鹏说:但我还是要谢谢你的好意,希望你下次再给我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好吗?牛大鹏这么说,王小狗就更觉得不好意思了。

什么是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呢?王小狗像个记者那样苦苦琢磨起这个问题来。

一转眼,四五个月过去了,季节也从夏天进入到冬天。没几天后,终于逮到了一个让王小狗觉得价值连城的重大新闻线索:工地出事了,死了人!

随着工程交付时间的日益临近,民工们的休息时间也就更少了,以前是一天干12个小时,而现在他们每天不得不干上16小时甚至更多。这天王小狗正晕头转向地在下面忙乎着,忽然他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他抬头一看,吓得惊叫一声。不知是开吊车的人太疲乏没有注意到,还是机器出了故障,也许二者都有,这个时候全是人困马乏的,他看见吊车上的砖块眼看着就要掉下来。他赶紧朝着身边的工友大喊:快跑!

身边的那位工友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几块砖就砸在了他的脑袋上,动都没动一下,就一命呜呼了!

王小狗惊魂未定,拨通了牛大鹏的电话。但这一回,王小狗向牛大鹏说这件事情的动机不是冲什么新闻线索去的,他是想向这位他心目中无比崇高的首席记者投诉和呼吁的。

王小狗在电话里激动而又急切地说:牛记者,你快、快过来,工地上,死、死了人。牛大鹏这回马上就听出来是他了,说:你别着急,慢慢说。他说,有一个工友被砖块掉下来砸死了!牛大鹏问: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他回答说:是因为人和机子都过度劳累造成的。我想你们在报纸上反映一下,不能把我们当牲口,我们民工也是人,也需要休息。牛大鹏显然也很激动,他说:我知道了,你放心,我们报纸就是为老百姓说话的。你等着,我马上就到!

可是,王小狗左等右等,也不见牛大鹏的踪影。这边,事故现场已经让人收拾过了,他更着急了,又把电话打过去。

牛大鹏在电话里声音很小,他说:事情我已经了解了,但很遗憾,这事我们不能报。王小狗马上问:为什么?牛大鹏说:小王啊,现在民工的问题上面很慎重,如果报道出去,可能会引起一些负面反应,这样就会破坏稳定大局,现在都讲稳定为主,你知道吧?王小狗思考了一会,稳定为主,这样的话他好像在电视上经常听到。牛大鹏继续说:小王啊,有些事情是可以报道的,有些事情是不能随便报道的。我们要服从大局,你知道吧?算了,我不说了,有些事情说了你也不一定知道。

有些事情民工王小狗当然不知道。

事情其实是这样的:当首席记者牛大鹏背起他的采访包准备下楼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也赶到了报社。所以,民工王小狗知道的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原来记者也有不能报道的东西啊?这使记者的光辉、高大形象在王小狗心目中黯淡了一些。

工地出事后,第二天他们照常上班。一上午,王小狗觉得眼睛跳个不停。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他想搞清楚到底是哪只眼跳,可一会是左眼,一会又好像是右眼。王小狗有种不妙的预感,想到昨天发生的事情,他的心还跳个不停,还感到很害怕。他突然不想干了,至少今天他不想干。他觉得心里很乱,要静一静才行,一副萎靡不振、魂不守舍的样子,就是不会再有砖块掉下来,稍不小心也会从房子上面掉下去。

他对包工头说:我生病了,想请半天假去医院看看。包工头说:不行,我看你没什么病,坚持一下就过去了。他说:我是真的不舒服。包工头说:我看你是心里不舒服。

王小狗没再说什么,他知道说什么也无济于事。吃完午饭,他洗洗脸,把头梳了梳,换了一套平时没机会穿的西服,就悄悄溜走了。上哪儿去呢?医院当然是不用去了,慢说没病,就是有点小毛病,凭他这副壮得像牛一样的身体,扛一扛也就过去了。那就上街随便走走吧,也许还能碰到什么新闻线索呢!

可爱的民工王小狗,这个时候还记着新闻线索。

王小狗走在大街上,虽然他睁大眼睛,张开耳朵,也没有看到听到什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街上行人不少,都是匆匆忙忙的样子,没有人认识他,也没有人注意到他。看着那些如梭穿行的车子,他想,这里面有没有牛记者呢?他希望能看到牛记者,并且希望他能把他认出来,与他打个招呼什么的。他想像着牛记者开着车子的样子,那真叫牛B啊!他寻寻觅觅着,可是他没有看到牛记者从车上走出来,却看到一只雪白的哈巴狗从一辆高级小轿车里跳下来,甩甩头,懒洋洋的样子。哈巴狗也看见了王小狗,还朝他身边走过来,摇摇尾巴。王小狗觉得这只小狗真可爱,他很想抱一抱它。但是,它的主人马上也从车里下来了,立即把它唤走了。王小狗知道这样的狗很金贵,买一只要几千甚至几万块钱,我们一年忙到头,还不一定能买到一只这样的狗呢。

王小狗又漫无目的地往前走,不知不觉走到了C城大学的大门口。C大是全国重点大学,这个他知道,他们村里就有人考进过这所大学,毕业以后上北京工作去了。大学里是什么样子呢?看着门口进进出出的人,他有了进去看看的想法。他怕门卫拦他,就趁人多的时候跟在后面进去了。

大学里真好啊,环境这么美!这是王小狗头一次走进大学的校园。不光是环境好,那些人也好,他们有的还朝他微笑着,虽然他们素不相识。有知识的人就是不一样啊!王小狗感叹着。

王小狗到处走了走后,觉得有点累了,他看看手表,才4点多钟,这个时候还是不能回去,一回去包工头肯定要把我拽进工地去。转了转后,他走到了校园的人工河边。小河边树木成林,不少学生在这里晒着太阳,有的看书,有的听音乐,还有的看样子在谈情说爱。

王小狗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们,也在河边的一棵大树旁的草地上坐下来。可是我呢?他扯了一棵小草,看了看,在嘴里咬了咬,又把它扔进了小河里。河水静静地流淌着,一转眼,小草就不知漂向了何方。他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地望着天,天很蓝很高,云很白很淡。他在草地上躺了下来,映入眼帘的又是那些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哪一座大楼不是我们民工用血汗甚至生命垒筑起来的?他突然想起小学作文时写过的话:长大要为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想到这里,他苦笑了一声,为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我果然做到了。没想到是手拿砖刀做到的。小时候,战争电影看多了,他的理想是长大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后来武打片看过不少,又想去少林寺学武功。唉,要是从小就好好学习,不也可以像他们这样上大学,然后找一份好的工作吗?何苦像现在这样,又苦又累不说,还提心吊胆的。

他又想到了昨天发生的事情,还有些后怕,心又突突跳个不停。若不是我的耳朵精,事先就听见了声音,今天我就不在这个世界了。只差一点点啊!想到这里他既有死里逃生的侥幸又有在劫难逃的担忧。他想:人家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会有什么福呢?作为一个泥瓦工,不死在工地上就是很大的福气了。但是,你天天站在高楼上,这总是很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丢了小命。这些年来,他亲眼见到好几个民工死在工地上。想到这里,他有一股回家的冲动,这个愿望十分强烈,他想现在就走,现在就回家,现在就不干了!可要是就这么走了,今年一年就白干了,因为至今他还没有拿到一分钱的工资。工资要到快过年的时候才能拿到,碰上没良心的老板还不能全部结清。

可是,我要是不干这个,又能干什么呢?初中毕业后,他就来到这个城市,21岁的他,却有5年打工的经历。5年来,他攒下了3万块钱。这3万块钱,他爸爸说了,先给你盖楼房,然后再讨老婆。其实不要他爸爸说,他也清楚那些过程。先盖房,后结婚。难道非要按那些程序过一辈子吗?这3万块钱,难道不可以做别的用,改变我的人生吗?看着远处的大学生,他突然想起小学里学过的亡羊补牢的故事,他一阵激动,觉得前途一片光明,生活无限美好。他一个鲤鱼打挺,从草地上一跃而起。

起来后的王小狗迅速跑到大树后,解开裤带,掏出了他的阳物。一泡尿憋得太久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前他就想解决,但那时候学生来来往往,他没有机会,又不知道厕所在哪里,就憋住了。眼瞅着学生都走了,拿着饭盒去了食堂,他就想赶紧解决。

憋了那么长时间,本来该是个酣畅淋漓的事情。没想到大树后面还有人,并且是个女生,别人都去吃饭了,她还捧着书在那里用功。

这个时候还捧着书的女生无疑是个好学生,是个好学生就不可能见过男人那东西的。所以王小狗的行为吓得她大叫一声,拿起书就夺路而逃。可是因为一时过分慌乱,脚下一个趔趄,栽到河里去了。已经是初冬时分了,在这个北方城市,水里的温度可想而知,女孩几乎来不及扑腾就沉到了水底。

一声惊叫,王小狗也是吓得马上就收回了他的东西,等他看到女生就这么从他的眼前消失时,他还提着裤子目瞪口呆地站着,他简直不相信眼前的这个事实。也不知道,一泡尿在什么时候都撒在裤裆里。

一声惊叫,也让不远处的几个学生听到了,他们随着声音飘来的方向,先是听到扑通一声,然后就是想做见义勇为的举动。

110马上就鸣着警笛来了,王小狗被学生们团团包围着,几个警察下来简单询问了几句就把他推上了警车。他到现在他还不相信这个现实,他感到这一切都像做梦一样。

是都市报吗?我向你们提供一个新闻线索。一个C大学生迅速向《C城都市报》报料。王小狗没有想到,一心想找点新闻线索的他竟被别人当着新闻线索了。

《C城都市报》首席记者牛大鹏理所当然要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事故现场。但他与王小狗擦肩而过,他的采访车刚停下,警车已经发动了。在事故现场忙乎了两个多小时后,牛大鹏把电话打到了刑警队。但警方以还没来得及审讯为由拒绝了他的采访。这点小困难难不倒他。作为一个首席记者,笔要勤,腿要快,皮也要厚。在他的死缠烂磨下,一个参与了逮捕的警察告诉他:犯罪嫌疑人是个民工,据目击者透露,案发时,犯罪嫌疑人提着裤子,除此之外别无奉告。

平静的C大校园今晚又不能平静了。现在的大学里经常有学生死亡的事情发生,就在这个大学,有一女生在谈恋爱时感情不一,脚踩两只船,结果被捅死在学校的食堂里;有一女生白天做学生,晚上做小姐,被杀害在她的出租房里;还有个男生因为感到各种压力太大,而不堪重负跳楼自杀了。学生们普遍认为,那几个人是自作自受,不客气地说,活该!所以这些都见惯不怪了,在校园里波澜不惊。说又不能平静,是因为前不久,有两个上街回来的学生,在学校大门口的马路上,被一辆飞驰而来的大卡车撞死了。事后学生把事情闹到了省里,直到答应他们在校门口建一座人行天桥才罢休。今晚不平静的校园里学生们议论纷纷,因为他们都不知道那个女生的真正死因。

但第二天一早,学生们就从《C城都市报》上知道了原因。《C城都市报》在头版做了重点报道,标题是《强奸未遂杀人灭口C大一女生惨遭民工杀害》。并在文章里配发了受害人的彩色生活照片。从照片上看,受害人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报道说,犯罪嫌疑人昨天下午窜进C城大学小河边,趁夜幕降临之际,对正在看书的女生实施强暴,遭到了受害人的强烈反抗,强奸未遂的他害怕报警,企图杀人灭口,便把女生推进了小河,致使女生当场死亡。文章最后还写到,受害女生的同学怀着悲痛的心情,哭泣着告诉记者,受害人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她一直在为考研做准备。

除此消息外,牛大鹏还写了一篇评论文章,题目是《铲除校园暴力》。从这个标题我们不难了解文章的主题,无非是还校园宁静,要严惩凶手云云。

从这组图文并茂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出,首席记者毕竟不是浪得虚名,笔头子确实厉害!

如此一组图文并茂的文章,犹如一枚重磅炸弹,迅速在C大校园里炸开了。原先并不知情的学生从报纸上了解了事情真相,原来我们的同学是这么死的,太惨了,太冤了!群情激愤的学生又像上次那样,马上兵分两路,一路到了市政府,一路直奔省政府,举着牌子,高呼口号:铲除暴力,严惩凶手,还我宁静校园!

省市领导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搞懵了,他们不知道前不久才来闹了一回的这些大学生们怎么又来了。在行政部门,经常会有人群上访,甚至闹事。工人、农民、学生,连出租车司机都有,在这些人群中,最让他们头疼就是学生。问清情况后,省市领导答复他们将“从严从快”办理此案,学生们才满意地撤离。

省领导马上把电话打到省公安厅,省公安厅马上又把电话打到了市公安局;这边市政府也把电话打到了市公安局。一时间市公安局里铃声大作。市公安局长找到刑警队长,刑警队长说:昨天傍晚才接案的,我们还没有审讯呢!市公安局长说,《C城都市报》都已经为你们调查清楚了。刑警队长看完报纸说:乱弹琴!他知道这将使他们后面的工作陷入被动。

案子果然结得很快,体现了“从严从快”的精神。从抓获到法院审理,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

当然,外面发生的一切,王小狗在监狱里是不知道的。他知道的是,杀人偿命,没杀人总不会丢掉自己的脑袋。初中时他们学过法律常识,这一点他很清楚。他觉得自己甚至连过失杀人都不是,这完全是一个意外。

尽管这样,王小狗还是有一种负罪感。如果不是自己的那个不文明的举动,那个学生就不会死的。

在里面的近一个月时间里,王小狗想到了很多,很多的时候,他为那个女生的死而感到难过。他都不知道她有多大年纪,长得什么样,他觉得那个女生死得太可惜了。

更多的时候,他想到了牛大鹏,他盼望着牛记者能来采访他,他就可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他,他相信牛记者会把事情的真实经过写出来,这样就会赢得更多人的信任。可是就像那次工地出事,他的盼望依然落空。

开庭那天,现场来了很多人,主要是C大的学生,王小狗感到欣喜且有点意外的是,牛大鹏也来了。他觉得这比看到他自己的父母还有信心和力量。王小狗几次扭过头去看他,想给他打个招呼什么的,但他一直都低着头,聚精会神的听着,写着,所以想给他哪怕一个微笑的机会都没有。

王小狗没有想到指控的罪名是:强奸未遂罪和故意杀人罪。案子的焦点落在证据上。谁能为自己作证呢?出事前有谁见过他,只有包工头。包工头的证词是:他说身体不舒服要求去医院看病,没有得到同意就擅自离开了。而他却没有去过医院也没有任何医生给他看病的相关证据。其他见到他的就是那几个将他当场抓住的学生,学生们异口同声:当时他还提着裤子。

那天见到他的还有蓝天、白云,还有小草和大地;还有一只可爱的哈巴狗。可是,它们全都默默无语。

一审判决结果为:强奸未遂罪和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问他要不要上诉时,王小狗再次扭过头去,寻找牛大鹏,他也许是想看看他对这个判决有什么反应,也许是想征求一下他的意见。他看到牛大鹏的目光仍然没有朝自己这边看过来,他始终低着头,不停地在写什么,听到宣判结果后,他摇了摇头。

王小狗也就跟着摇了摇头。

退庭后,王小狗还一直在想,牛记者为什么始终低着头,是不认识我,还是把我忘了?他搞不明白。他知道的是,认识首席记者牛大鹏以来,他觉得自己学会了不少新闻方面的知识,比如,新闻要及时新鲜,新闻要绝对真实可靠,新闻还要顾全大局,有的可以报道,有的不能报道等等。没想到,新闻里还有这么多明堂!他笑了,好像自己明白这些已经知足了,就死而无憾了。

责任编辑◎李樯

南京市“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签约作家郑小驴新书《蚁王》发布

9月23日晚,南京市“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签约作家郑小驴《蚁王》新书发布暨签售会在南京先锋书店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青春》杂志社、中国作家出版社、南京市作家协会主办,青春读书会、先锋书店联办。郑小驴、傅元峰、余一鸣、宋世明、赵步阳、朱庆和、王峰、梁雪波、王犁、张静、李樯等作家、诗人、评论家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吴继宏主持。

郑小驴,生于1986年,是近年来最有潜力的80后作家之一,南京市“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签约作家。《蚁王》是他新近出版的优秀中、短篇小说合集。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傅元峰指出,80后写作用剖析自我的方式直面生活,更直接、大胆,也更危险。他借用了郑小驴的小说标题,指出这是一种“可悲的第一人称”。小说家宋世明则提到,他的博士导师丁帆教授曾因郑小驴的小说《赞美诗》半夜在微信上发出赞叹:“小驴啊小驴!”可见郑小驴小说的精彩与深度。这篇小说也收录在小说集《蚁王》中。

猜你喜欢

包工头新闻线索大鹏
看图纸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Vorticity vector-potential method based on time-dependent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for two-dimensional rotating flows in closed configurations *
谁在偷懒
建筑包工头包二奶
电视台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有效途径研究
较量无声
AComparingandContrastingAnalysisofCooperationandPoliteness
新闻线索的筛选与运用
做发现和甄别新闻线索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