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机电

2016-11-10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年19期
关键词:机器人检测

光机电

日本研发建筑作业用“布筋助手机器人”

日本清水建设株式会社等三家企业组成的联合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了能够辅助工人开展重钢筋布筋工作的“布筋助手机器人”。

该机器人由肩回旋部、第一臂、肘回旋部、第二臂、抓取部等5个部分组成,分别相当于人类的右肩、上臂、肘部、下臂和手部,能够带动机器整体运动的马达分别内置于肩回旋部、肘回旋部和第二臂内,能够完成与人类右臂类似的运动。在布筋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将该机器人固定在H型钢等钢柱上,利用抓取部抓住重钢筋后,按下升降按钮将其抬起。工作人员需要单手控制操纵杆进行控制,内置马达会配合启动。“布筋助手机器人”能够推测工作人员的意向进行活动,重量达200kg的钢筋布筋工作仅需1名工作人员和2名辅助人员即可完成,即使不具备布筋工作经验的人也能轻松完成操作。

该机器人的作业半径为5m,组装方法简单,仅需3名工作人员用20min左右的时间就能完成手动解体或安装工作。目前,该机器人正在东京外环汽车道路的大和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测试。

(W.KS)

我国智能成套测控系统研发与示范应用获进展

该项目面向“氧气底吹连续炼铜”新工艺过程,针对新工艺具有的原料成分波动大、连续性强、关键工艺参数难以在线检测等特点,研发了以在线检测技术为基础、以先进控制算法为核心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成套测控系统,并完成了在世界最大产能规模新型铜冶炼工艺生产线上的首次应用,实现了高精度检测与优化控制。

该项目研制了冰铜元素浓度在线检测装置,以及基于质谱仪的烟气成分在线分析装置;研发了底吹熔炼过程熔体温度、液位智能软测量技术,实现了关键参数的在线检测;研发了炉渣铁硅比和冰铜品位优化控制方法,以及熔体温度先进控制技术。其熔体温度检测精度高于±14.5℃,熔体液位检测精度

高于±0.03m;炉渣含铜量降低13.3%;单产能耗降低5.2%。

该项目成果增强了智能成套测控系统核心智能部件的适应性,提高了我国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流程的自动化水平,推动了系统的产业化发展。

(沈自所)

我国量子雷达探测能力达百千米级

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以及南京大学等单位研制的我国首套基于单光子检测的量子雷达系统完成了量子探测机理、目标散射特性研究,以及量子探测原理的实验验证,并在外场完成了真实大气环境下的目标探测试验,获得了百千米级探测能力,探测灵敏度大幅提高,性能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研究进展。

据介绍,量子雷达探测技术在雷达探测与成像识别领域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民用应用价值。鉴于量子态传播所具有的特性,该量子雷达以量子态作为信息的载体,可有效降低系统的功耗,适用于多种轻型平台;其次,以量子态作为接收对象,利用量子态特性,可丰富目标的探测手段,提高对低可见目标的探测性能。例如,利用量子态具有的高阶相关性,可通过量子态关联抑制杂波干扰,同时在现阶段复杂电磁环境下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保密性。总之,利用量子态所具有的特性,可以解决传统雷达在低可见目标检测、电子战条件下生存、平台载荷限制等诸多方面的瓶颈问题,从而全面提升雷达的各项性能指标。

目前,中国电科十四所已建立了基本的量子雷达研究环境,初步具备了量子雷达系统设计、系统研制及实验验证能力,为进一步研制微波量子雷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由表5可知,回归模型的F值为1012.456,大于F0.01(2, 2)。因此,可认为在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情况下,Y对X1和X2的线性关系显著,模型可通过显著性检验。将式(3)和式(4)带入式(5)中,即可得到关于Y与x1~x5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式(6)所示:

(机经)

海克斯康公司发布全新光学扫描仪

英国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公司发布全新BLAZE 600M蓝光拍照式测量系统。该系统是一套应用广泛的手动操作平台,基于海克斯康公司经过验证的白光扫描技术,提供了增强的技术和性能,能够实现三维数据的快速采集,并可随时随地提供信息。

BLAZE 600M采用全合一光学扫描系统,包括高分辨率数字图像系统,并配备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照明,提供了可靠、灵活和高度便携性的精确检测方案,能够放置在一个箱子里,可提供各种视场尺寸设置,即使在更大的测量范围内也能够保持高精度,可在确保效率最大化的同时,保证测量品质。在金属、塑料和复合材料工件的测量方面,BLAZE 600M无需表面处理,采集速度快且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BLAZE 600M提供2种投影模式,用户能够直接切换不同的表面数据获取模式,并使每项特定的任务都获得最佳的结果。

(W.YQ)

彩虹集团两款平板显示玻璃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彩虹集团公司彩虹平板显示玻璃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北京发布两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其中,国内首条G8.5液晶玻璃基板精细加工生产线产品成功下线并通过用户认证;溢流法高铝盖板玻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G8.5液晶玻璃基板产品是国内首块高端显示用G8.5超薄液晶玻璃基板,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应变点更高、热膨胀系数和热收缩率更低等特点,可满足高分辨率显示技术应用的需求,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溢流法高铝盖板玻璃产品具有超洁净的表面质量、优异的抗刮擦性能、高离子交换深度、高透过率等特点,目前已与国内多家用户签订购销协议,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广阔。两款产品均由彩虹集团公司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对优化我国液晶显示产业链、保障产业战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日经)

可高速连续运转的HSR系列水平多关节机器人推出

日本电装WAVE公司推出了可高速连续运转的HSR系列水平多关节机器人。该系列机器人的起动速度和连续动作速度大幅提高,停止精度也有所提升,由此,其CPM(每分钟周期数)也大幅提高。

该系列机器人改进了电机配置,使机械臂前端实现了轻量化,提高了散热性,可高速连续运转;通过将机械臂的状态动态反映到控制系统中,抑制了机械臂前端的残留振动,缩短了减振耗费的时间。其采用高刚性机械臂和旋转轴,可搬运重量达8kg。其根据机械臂长度分为480mm的HSR048、550mm 的HSR055、650mm的HSR065等3种机型。

(佳工)

欧盟研发新型快速化学品检测仪

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支持的MIRPHAB项目成功研发出一款新型化学品检测仪,可在30m的距离内检测出爆炸物或毒品,检测速度达到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的6倍。

据悉,这种极其灵敏、实时反馈的化学品检测仪通过读取光与液体或气体相遇时发射出的特有频率电磁波来检测危险化学品,可配置在机场入口处扫描人员和行李,在可疑物品进入机场之前就予以发现。

该新型检测仪采用了新的光子学技术,利用波长为3μm~12μm的中红外线作业,由于化学品极易吸收这种电磁波,从而能够被准确地检测出来。该新型检测仪在1h内可作业1200次,是普通检测仪的6倍,且携带方便,体积大小与手机相当。

该新型检测仪不仅可用于机场安检,还可广泛应用于其它领域,如检查疾病、扫描冰箱中的细菌、检测酒精含量,甚至检测二氧化碳排放量等。

(W.KJ)

斯大精密推出大直径部件加工用自动车床SR-32JII

日本斯大精密株式会社面向汽车及油压、空压设备等大直径部件的加工用途,开发出了主轴移动型自动车床“SR-32JII”。其基于原“SR-32J”机型开发,采用模块化制造方式,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

SR-32JII车床的梳齿型刀塔采用了倾斜型滑动导面构造,提高了刚性。这种构造使机床底座和刀塔倾斜,并将两者间的滑动部加工成燕尾槽(梯形形状)来实现相互滑动。滑动部之间以面接触,因此,机械刚性得到提高。

此外,该车床还改进了滚珠丝杠中心与切削点接近的构造,能够使切削阻力造成的扭曲方向的负荷减小。这样,即使在长时间的连续加工中,也可确保稳定的精度。

由于采用可在有导套与无导套之间切换的方式,因此,一台SR-32JII车床就能满足多种加工需求。在加工电机旋转轴等较长部件时,选用有导套方式可在加工时抑制工件挠曲;而在加工螺母等较短部件时,选用无导套方式可减少废料。其无导套方式采用根据主轴台主轴套筒部分的外径尺寸加工滑动面的套筒滑动导面构造,利用滑动导面支撑切削力,确保主轴台刚性。其主主轴和副主轴配备内置电机,提高了计算精度。

SR-32JII车床包括A型和B型两款产品。其中,A型主要用于背面加工,配备6轴组件,直线控制轴为5轴,通过与选配件组合,可在所有工位安装旋转刀具组件。B型具备带Y2轴控制的8轴型组件,直线控制轴为6轴,标配旋转刀具组件。另外,为确保及内作业空间,其采用弹起式机床门。

(日经)

无人机搭载智能气体探测仪用于气体泄漏检测

江苏省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在对一项危险气体泄漏事故展开调查时,使用了无人机搭载智能气体探测仪进行联合测试。

此次联合测试所使用的智能气体探测仪能够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现场快速检测,也可对事故现场的温度、气压进行实时侦测。其还集成了全球定位系统(GPS),能够准确判断和定位危险气体泄漏的位置,并利用无线电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将详细数据回传至地面站,使应急指挥人员能够随时了解有害气体的扩散范围和强度。在气体探测仪工作的同时,无人机配备的高分辨率相机在事故现场上空进行图像、视频的拍摄,并将所拍摄的画面实时、稳定地传输至地面站,帮助应急指挥人员在现场或远程指挥中心实时了解事故现场情况。

此次联合测试成功验证了该气体探测仪在事故现场进行高空探测时的稳定性,以及无人机的载重、航拍等能力,将推动无人机搭载气体探测仪技术在环保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中仪)

日本开发出可用于1000℃高温区的高精度温度计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与CHINO株式会社的研究人员合作,成功研发出了能够在1000℃附近高温区准确测定温度的电阻温度计。

以往,在半导体制造等需要对温度进行准确测定的领域,通常采用以铂丝为传感器的铂电阻温度计。然而,在1000℃附近的高温区,铂的电阻率并不稳定,且铂丝自身会产生热扭曲,难以实现高精度测量。

研究人员对市场上销售的铂电阻温度计进行分析研究后,对其传感器进行了适当的热处理,再利用日本国家标准的水三相点装置和银凝固点装置反复进行热循环试验,分析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经过热处理后,铂温度传感器在1000℃附近的电阻变化实现了最小化,温度计性能更加稳定。此外,通过对铂丝的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其热扭曲程度大幅减小。

该铂电阻温度计在银凝固点961.78℃的测量值变动范围为±0.001℃(以前为0.01℃);在水三相点0.01℃的测量值变动范围稳定在±0.0005℃以内,测量精度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W.KJ)

猜你喜欢

机器人检测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几何图形”检测题
“角”检测题
机器人,让未来走近你
小波变换在PCB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