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党动员,发挥优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民革中央参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2016-11-10魏国良

团结 2016年4期
关键词:民革中央纳雍县民革

◎魏国良

全党动员,发挥优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民革中央参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魏国良

2016年5月,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看望慰问民革在河北省涞源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白石山镇白石山村贫困户董忠志。

民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扶贫方针指引下,始终把参与扶贫开发事业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予以高度重视。新世纪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民革中央发动和组织全党的智慧和力量,用好参政建言、人才智力和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贡献力量。

一、集中力量,动员全党,深入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和开展定点扶贫

贵州省毕节地区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实践基地。1991年,民革中央选择了毕节地区最贫困的纳雍县作为定点扶贫联系县,发出了“纳雍不脱贫民革不脱钩,纳雍脱了贫民革也不断线”的庄重誓言。民革中央历任主席李沛瑶、何鲁丽、周铁农、万鄂湘先后多次踏上纳雍的土地,带领民革全党积极开展人才教育、医疗卫生、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科技示范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为促进纳雍县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奠定发展基础。

新世纪之初,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输”等重大战略引导下,民革中央协调帮助促成两个大型火电厂落户纳雍,静态投资达100多亿元。电厂成功并网发电后,纳雍县以电煤生产为主的工业经济获得飞速发展,也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13年8月,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率队赴毕节市和纳雍县进行扶贫工作考察,访贫问苦,勉励干部,针对贫困地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重要意见。为响应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的号召,民革中央积极联系国家有关部委,帮助纳雍县争取瑞杭、厦蓉两条高速公路、纳雍至水城铁路和金蟾水库等有关重大项目,得到交通部、铁道部、水利部的重视和支持。到2015年末,贯穿纳雍县的夏蓉、杭瑞高速公路,织纳铁路和金蟾水库等重大项目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为纳雍县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整合力量,发挥优势,大力开展人才培训工作。

民革中央长期关注和支持纳雍县人才和教育工作,从全国动员和组织区域规划、农业经济、创业就业、畜牧果树等方面的专家,深入基层开展规划指导和技术培训,促进提高科学发展水平,培养技术管理人才,帮助当地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技术技能、增强发展能力。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以来,民革共组织各地专家学者400多人次,累计开展各类培训班114期,培训干部教师、科技人员和致富带头人等各类人员9975人次。民革先后在纳雍县建立了“志远助学基金”、“新纪元助学基金”“沪纳助学基金”、“粤纳助学基金”和“赣纳助学基金”,累计投入助学和助教资金达2000多万元。上海、浙江、广东、江西等省级组织,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和山东、安徽、福建等地民革党员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900多人次、山区教师150人次。

(三)扶持生态农业,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民革中央把发展生态富民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主攻方向,使农民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培养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探索从“输血”到“造血”的扶贫方式转变。民革中央组织蔬菜和茶叶专家指导产业整合和技术提升,使纳雍县蔬菜和茶叶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开启了纳雍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篇章。2013年8月民革河北省委会与纳雍县签订为期三年的茶产业智力帮扶协议,提出从品质提升、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开展茶产业帮扶指导工作。此后连续多年举办“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和“乌蒙茶韵人文讲坛”讲座,帮助当地企业提升素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同时组织专家力量挖掘和整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和茶资源。在民革专家的指导下,纳雍县整合28家茶企组建贵州平远茶叶公司,合力打造出“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品牌,并与北京、山东、浙江等地茶叶企业开展合作对接。通过努力,纳雍在河北石家庄市设立了华北地区旗舰店,历史上首次将纳雍茶推向了省外市场。民革中央还选择年人均收入不足600元,苗、彝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87%的核桃寨村作为重点扶贫联系村,帮助该村解决脱贫问题,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文明富裕小山村的发展模式。通过帮助制定参与式扶贫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小额信贷基金和发展生态农业等多种措施,帮助提升村寨发展能力,使农民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获得大幅提高,贫困村民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大为改观。

(四)建立联手帮扶机制,推进民生改善投入力度。

2011年民革中央建立东部十省市联手帮扶纳雍县工作机制,动员和整合东部发达地区民革组织的扶贫资源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实施一批以智力支持、民生改善、助推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博爱工程”。2012年民革中央动员民革张家港市委会和民革上海市委会先后在偏远农村援建两所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建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此后民革北京市委会、天津市委会和广东省委会共捐资150万元援建3所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革中央还协调民革河北、江苏、上海等省市组织、天津药业集团等向纳雍县捐赠价值200多万元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帮助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2014年,民革北京市委会组织北京知名医院的党员医生赴纳雍县开展医疗义诊和培训工作,并针对纳雍县农村社区卫生建设、医卫人才培养、医院特色化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农村卫生服务中心项目缓解了偏远地区农民缺医少药的困难,为探索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今年5月,民革中央组织14个东中部省级组织赴毕节纳雍县开展精准扶贫项目对接活动,在医疗、教育、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2016年4月13-14日,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带队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贫困问题赴河北承德调研。图为齐续春(左)在涞水县与贫困户交谈。

此外,民革中央将纳雍县作为机关干部学习培训和挂职锻炼基地,形成帮扶共建新机制。民革中央机关每年组织机关干部和职工赴纳雍县进行学习考察,深入农村,奉献爱心。同时每年选派一名机关干部到纳雍县挂职。2010年至今已先后选派七名优秀干部赴纳雍县挂职锻炼。通过这一形式密切与定点扶贫县的联系,拓展了扶贫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在中共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纳雍县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下,纳雍县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的跨越,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飞跃,人口数量从高速增长到增速明显下降的转变,经济社会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二、整合力量,发挥优势,做好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工作

贵州省黔西南州是在科技部和国家民委支持下,由中共中央统战部牵头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共同参与建设的“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近年来,联合推动组帮助当地建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基地暨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施30万亩金银花种植项目、草地畜牧业、新农村建设等示范工程,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恢复生态推动贫困地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并在全国进行推广。民革中央坚持以智力帮扶为重点,以科技扶贫为主线,在重大项目呼吁、生态产业扶持、人才培训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促进黔西南试验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5年4月,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率队并邀请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民革专家开展了“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促进黔西南喀斯特国家公园建设”的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提出黔西南要抓住喀斯特地形地貌这一独特优势,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国家公园产业的重要建议。今年6月,民革中央在黔西南州举办“开发特色农业产业,助推山地旅游扶贫”研讨会,邀请农业和规划专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研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策略、方法和路径,为黔西南精准扶贫和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民革中央还连续在北京、四川举办乡村旅游和创业培训班,帮助培养专业人才,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同时多次组织党员企业家到黔西南州考察对接帮扶合作项目,促进东西协作交流,从而增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会议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要求全党全国全社会动员起来,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在贵州毕节召开“统一战线聚力脱贫攻坚暨多党合作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对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凝聚了力量智慧,掀起了全面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高潮。民革中央在总结过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人才智力优势,把握好角色定位,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深入调研想办法,广泛动员聚力量,定点扶贫惠民生,民主监督促落实,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

民革中央成立了由万鄂湘主席任组长的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并先后召开全党参与扶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定点帮扶纳雍县工作研讨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贫困问题座谈会,对民革全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提出目标任务,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扎实做好毕节试验区、黔西南试验区和探索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贫困问题的工作。

今年4月以来,万鄂湘、齐续春、何丕洁、郑建邦、田惠光等中央领导分别率队赴河北涞源、隆化和张北等贫困县开展扶贫调研,组织民革党员专家、企业家对接精准扶贫项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民革中央向中共中央提交了《关于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贫困问题的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今年6月21日,各民主党派中央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正式在京启动。对脱贫攻坚开展民主监督,是中共中央历史上第一次就专项工作开展民主监督作出具体部署,是中共中央赋予各民主党派的一项全新的政治任务,是各民主党派拓展民主监督渠道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各民主党派协助中共地方党委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形式,体现了中共中央对各民主党派的高度信任。

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帮助党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要求,民革全党要深入落实中共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认真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民革中央成立以万鄂湘为组长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领导小组,并制定《民革中央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方案》,从工作原则、组织领导、工作重点内容、工作形式等方面对相关工作作出规范。

在民革中央组织号召下,民革30个省级组织和很多地市级组织都成立了各自的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点扶贫联系的长效工作机制,并将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目前,民革共确定53个对口帮扶联系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引导扶持、文化教育发展、科技医疗下乡等领域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精准扶贫工作,形成了全党参与、突出重点、聚焦精准扶贫的良好局面。

四、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更大作用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民革要充分总结多年来的宝贵工作经验,进一步发挥好参政党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发挥好四个方面的作用,助力党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发挥建言献策作用。直接参与社会实践和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是民主党派提出意见建议履行职能的两个重要来源。在参与脱贫攻坚过程中,对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和各项举措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意见,对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调研报告或通过“直通车”等形式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这是民主党派职责所在,也是民主党派的独特优势。民革将把参与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实践基地,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落实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组织专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问题,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党和政府进行脱贫攻坚的相关决策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二)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一项基本职能。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是各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助力党和政府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形式,是发挥自身民主监督功能对扶贫攻坚所做出的一大工作创举和力量贡献。开展民主监督工作的六个重点领域包括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情况、精准脱贫情况、贫困县摘帽情况、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情况、重大政策措施执行情况、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使用情况等,监督就是要在这些领域中去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民主党派自身的人才、智力等优势,提出切实的方案和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助力精准扶贫攻坚战强力推进、决战决胜。

(三)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部署,民革将进一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做好示范点的脱贫工作,通过合理配置智力、资金、信息技术和政策等有限的资源,结合客观条件精心实施示范项目,做出成效,探索出成功经验和模式,为更多贫困地区脱贫发展作出示范和榜样。通过示范项目平台总结出好的经验和模式,从而放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发挥整体合力作用。民革组织还要继续发挥参政党的整体优势和整体作用,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企业市场等多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精准施策,集中发力,抓出实效。同时,不断完善东部发达地区联手帮扶机制,加大东西部地区在科技、教育、文化、经贸等方面交流合作,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民生事业的支持,引导发达地区组织和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之,要通过“社会总动员”来凝聚各方共识,举全党和社会各方之力合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魏国良,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经济处副处长/责编张栋)

猜你喜欢

民革中央纳雍县民革
江苏民革助力贵州省纳雍县猪场乡脱贫出列
永留一片丹心在 好为人民服务来——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钱昌照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的决定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第一批民革示范支部的决定
纳雍县委离退局认真学习贯彻全市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
纳雍县委离退局开展“三爱一践行”主题教育宣讲活动
凝聚政治共识 汇聚改革力量
《民革北辰区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