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模式探究

2016-11-09何灵飞

地理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考点例题解题

何灵飞

新高考背景下,学生选课后的备考时间由原来的两年缩短到一年至一年半,如何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加试内容复习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而有效开展核心专题复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地理核心专题复习是学生构建核心地理专题知识网络、提升地理方法和技能的过程。如何驱动学生熟读教材知识,以地理要素为研究专题,自主梳理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是专题复习的基础;如何利用经典高考题、模拟题,归纳解题方法、提升解题技能是专题复习的关键。笔者从核心考点入手,结合学生学情,尝试“自主学习——问题解决式”地理专题复习模式,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高考备考途径。

一、新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模式界定

“自主学习——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指教师在预设的前提下,安排学生课前围绕某一专题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演练经典高考题后,教师搜集或问诊学生地理知识和技能问题,针对性地实施课堂教学,优化课后练习,反思课堂收获。其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这种教学模式,因学生的需要组织教学、因学生的疑难设计作业,是增强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新高考备考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新高考地理专题确定

新高考选考科目加试部分仍然以区域地理为背景,呈现新情境或复杂地理情境,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考点分布上,自然灾害与防治4~5分、环境保护4~5分、地球运动4分相对稳定,而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为其余16分的核心考点。根据《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的要求和加试部分的试题特点,在整合必修、选修教材知识体系(如图2)基础上,将地理专题分成知识型(地球运动、地形、气候、河流、自然灾害与防治、农业、工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和方法技能型(等值线判读、比较思维、综合思维、综合题解题策略)两大专题。

三、新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模式运用

“自主学习——问题解决式”地理专题复习模式主要由以下流程组成(如图3)。

1.专题目标呈现和历年高考统计

专题目标主要依据《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中加试要求确定。如与地形专题有关的加试要求有必修Ⅰ第二章“分析世界典型地表形态”、必修Ⅰ第三章“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地形影响其它地理要素)”、必修Ⅲ第一章“归纳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地形特点)”。地形专题的主要考点可确定为了解地形的类型和分布,归纳某区域地形特点,分析某典型地表形态的成因,分析地形对其它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统计与该专题相关的浙江历年高考题考点和分值,以便学生准确把握主干知识和核心考点,做到心中有数。如地形专题历年高考考点统计如表1。

2.专题知识构建和典型例题演练

(1)专题知识构建。专题知识构建是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面对学生答题时无法准确调用地理知识解题这一困难,在专题复习中,首先应从专题主干知识和学情出发,做好专题设计。教师可根据专题主线,绘制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框架,引导学生熟悉教材,理清知识脉络,建立起相对独立的跨单元、跨教材的知识体系。如地形专题,可引导学生从类型和分布、特点、成因、影响等角度进行梳理(如图4,虚线框中是教师预留的需要学生梳理的内容)。为让学生能更好地建立地理空间思维,区别易混淆基本地理概念,将知识点运用于地理时事热点,在知识构建中可增加“图示”、“易混淆的地理概念”和“地理热点”栏目。

(2)典型例题演练。典型例题演练是检测学生解读地理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运用地理技能、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发现学生知识漏洞、技能缺陷的重要途径。典例的选择要根据专题核心考点而定。如地形专题中的地形特点、地形地貌成因和整体性思维是考查的重点,对应考点分别选择一个典型例题。又因地形特点、地形分布特点与地形区分布特点描述存在差异,在该考点分别安排描述地形特点和描述地形区分布特点的例题,以便学生在解题时领悟其中差异,从而提炼出不同的答题角度(案例演练略)。

3.收集或问诊学生地理知识和技能缺陷

通过检查学生自主完成的专题知识框架,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知识薄弱点;通过批改学生的典型例题解答情况,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解题技能缺陷。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抽样问诊,了解学生知识建构的难点和困惑点,把握学生解题习惯和思路的不足。学生课前的预习反馈都是重要的学情资料,是教师进行备课的依据,也是生成高效课堂的关键。

在知识体系构建中,学生很难完成“地形地貌成因分析”答题思路构建,因为教材中相关知识点零碎,这些零碎的知识需要学生在典型例题的训练中理清脉络,形成自己的答题技巧,“地形对其它要素的影响”知识对学生整体性思路和发散性思维要求很高,学生在教材不熟悉、思维没有达到一定厚度的情况下很难完成。

猜你喜欢

考点例题解题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集合考点例祈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