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对列宁新经济政策认同的原因探究

2016-11-09白娟娟

2016年30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俄国列宁

白娟娟

二十世纪,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列宁针对俄国的现状国情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为俄国开辟了一条适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978年,邓小平同志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思想,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中国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

一、都根据本国国情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后,在社会主义的过渡和转型路径的选择问题上面,经历了很多的弯路。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很难完全避免弯路,带来的价值比某些正面经验还要宝贵。“直接过渡”的行动受挫之后,为了改变现状,找到适合的道路,苏俄开始采用“迂回过渡”为特征的新经济政策并在1921年的春天开始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业和自由贸易等措施就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事实证明,它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条唯一的正确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初步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基本参照了苏联模式的做法,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有不少失误。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在实行改革开放中所遇到的一些争论和困惑,归根到底就在于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即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没有搞清楚。事实上两个“搞清楚”的探索和解决,正是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关键问题。

二、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在想要在经济和文化都落后的国家建设,不应该是激进的方式,应该允许有一个过渡时期,过渡适应它的国情,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列宁没有拘泥于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综述,也不在延续战时共产主义的机制,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俄国的国情,果断地实施新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的决策。在《怎样组织竞赛?》一文中指出“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为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1]在大胆的探索中总结经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与时俱进。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历史关头,邓小平受俄国“新经济政策”的启发,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发动了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先导的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又不墨守成规。这是贯穿于他的经济改革思想的活的灵魂。他认为党和国家想要前进迸发生机就不能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2]基于这种认识,邓小平把眼光集中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探索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认可学习列宁的思路,从中借鉴并做改进。[3]。

三、都对社会主义的传承因素进行修正

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接受了实践的检验,毅然提出了在走向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保持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货币关系的新经济政策。他认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工农结合的形式,它是长期存在的,是消灭不了的。在无产阶级国家支配生产资料并同农民结成联盟的条件下,通过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合作社就可以取得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一切。可见,列宁结合俄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实际,创造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理论。

邓小平对列宁的思想发展商品经济、总结的经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及时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首先,他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行性。邓小平认为,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8]其次,他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在南方的谈话明确指出,通过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没有区别,有区别,在于不同性质的所有权。再次,他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宏观管理,这是列宁的“国家货币和规范经营理念”的直接继承。不言而喻,市场机制作为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活力和活力的思想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相通的,也是遵循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

四、都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改革的最终目标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一直强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后他说:“无产阶级政权,最基本的需要是增加产品的数量,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没有这个条件,摆脱束缚的整个劳动资本解放将不会成功,社会主义不可能赢。[4]1921年春天,列宁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指出:失败在我们的高级经济政策制定较低的接触,它不会导致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基本是我们提供任何紧急服务平台,特别是余粮的集合,阻碍生产力和主要的原因我们已经遭受了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在1921年的春天。[5]列宁做出调整,实施“新经济政策”,其本质是“最大化生产力和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条件,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全力支持当地的行动,反对官僚主义和延迟”。[6]实现的“新经济政策”,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原则,并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把握的深层次分析,第三届三中全会的党和国家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政治路线的高度。他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反映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高,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7]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词,但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理解,不能正确的决策,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经历了风风雨雨,有成功与失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大的变化,尽管在世界上发生,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帝国主义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也没有改变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以,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维”不是过时了,当代中国的实践仍然具有现实意义。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晚年组成的优秀思想,避免它的缺点,变得更加成熟和科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国和其他贫穷国家长期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供长期指导。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86.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3.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9.

[4]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623.

[5]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576.

[6] 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7.576.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8]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俄国列宁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抉择
人民出版社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
《20世纪俄国史》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