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堂提问的方法

2016-11-08马健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创新发展

马健

摘 要: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根据提问进行积极思考,为学生创造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条件,通过正确地评价让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得到保护,激发学生发展和创新的活力,给予学生机会去感受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课堂提问;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67-01

一、课堂提问要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

实施素质教育之后,教师接受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一改以往“满堂灌”的教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教师就把课堂提问的数量作为了衡量一堂课学生是否真正参与教学的一个标准。然而,在课堂上由于问题太多,学生穷于应付,看似师生互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实际上由于问题不鲜明突出,学生对这些问题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消化吸收的过程,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知识,更加不可能在课堂上理解整个知识产生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在面对课堂教学时会失去学习的耐心,更加不可能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在课堂提问中要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

二、课堂不光要重提问,更要重视提问后学生的反馈

有些时候上课之前也是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当课堂提问学生回答时,却经常把其他学生晾在一边,没有营造好同学们一起思考的氛围。有时学生刚刚回答,老师就接住学生的回答,一讲到底。这样,实际上是按照提前的教学设计,去完成教学内容的讲解罢啦。长此以往,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和对教师自问自答的依赖性。

数学教学过程应当将学生主体摆在突出的位置。教师对一些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且慢说破,留下“更美的风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欣赏,使其在探索、思考问题的体验中提升思维和激发兴趣。例如在双曲线概念的教学中,当得出双曲线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时,提出问题: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当学生得出||PF1|-|PF2||=常数(小于|F1F2|)后,可以将条件进行如下改变让学生思考,将小于改为等于或大于,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对于上述问题在椭圆的概念中已经研究过了,学生自然会产生联想,从而更加能深刻理解和记住椭圆、双曲线的概念以及二者的区别了。

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是体现在“先知于学生、胜学生一筹”上,而是体现在“与学生同步”甚至“落后于学生”。“说破”的火候掌握在教师的手里,但取决于学生的需要,所谓“教不越位,学要到位”就是这个道理。

三、课堂提问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太难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无法使学生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有经验的老师提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提出的问题恰当、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必将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例如在讲解《一次函数模型》一节中一次函数y=kx+b(k≠0)与正比例函数y=kx(k≠0)图像关系的时候,首先预设一个问题,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y=x、y=x+3、y=x-2的图像,比较它们之间有何异同?帮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描点作图法,通过同学们一起作图、练习,启发同学们数形结合思考问题,让同学们去发现、比较、探究,表述出它们图像的异同点,再共同归纳,得出“都是直线,倾斜程度相同,互相平行,但与坐标轴交点不同”,进而师生共同求出三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样处理后,再跳一跳,回到原问题,学生就容易理解y=kx+b与y=kx图像关系了,也更容易掌握求出一次函数图像与坐标轴交点坐标的方法了。

四、课堂提问要注意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在课堂设计问题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作合适的设计,并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的问题情境。如果教师选择合适的角度,往往很容易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到问题情景,结合现实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学生会很容易理解整个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之只会让学生一头雾水。如我在讲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创设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中,让同学们观察教室内上房梁的任何一条线和地面上的任何一条线的位置关系,因为学生都身在其中,所以他们每个人都会去看、去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到底谁的答案正确,这时再进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兴趣增强了,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假如直接让学生凭空想象,学生就会感觉很困难。在这样合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会很快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去,老师能很顺利地完成教学目的,最终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都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根据提问进行积极思考,为学生创造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条件,通过正确地评价让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得到保护,激发学生发展和创新的活力,给予学生机会去感受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创新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