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网络冲击及其对策探究

2016-11-08黄亮

教师·中 2016年5期

黄亮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对于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还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在全社会范围的推广。当前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这对我们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首先介绍了在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随后又结合当前逐渐兴起的各种网络信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冲击,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之策,希冀能够为高职院校管理单位和相关理论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冲击;对策创新与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92-02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在各项工作中居于统帅、核心地位,其对高职院校院校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全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塑造都大有裨益,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思想政治素质是新时期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也是大学生塑造正确“三观”的重要依据。新时期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道德素质,更应该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而坚定政治立场的塑造与形成的关键恰恰得益于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这一层面上来讲,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确实是大有裨益的。在校期间大学生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正盛,校园教育和社会环境都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能够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不仅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而且对其以后的成长和生活很有帮助,就这一点而言,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有着更为长远的意义。

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开展全面、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辨别能力,有助于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新时期以来,尤其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取一些网络资源,但与此同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一些域外糟粕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对青少年自身价值观的塑造和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都产生了极其明显的负面冲击。通过在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我们的大学生不仅增强了应对各类文化糟粕、文化垃圾的“免疫力”,同时也相应净化了社会环境,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网络冲击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两面性,同样,网络也不例外——机遇与挑战并存。当我们充分享受到网络文化、海量信息、丰富应用等这些网络资源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应该头脑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新生事物给我们的高校教学,尤其是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带来的巨大冲击。唯有运用这种全面、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这一新生事物,我们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全面的应对措施。具体来讲,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冲击。

(1)网络自身具有的全球化、开放化的特点使得大学生面临着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和策反。近年来,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日渐强盛和国际地位的蒸蒸日上,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放缓的西方国家妒心日盛,他们巧舌如簧地借助中西之间意识形态的不同来为自己倾颓的经济态势开脱,试图将自身经济的衰败转嫁给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并企图借此打压中国而从中获利。为此,他们借助互联网精心策划并发布了一系列抹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反动言论和新闻,借此来诋毁新时期中国取得的各种成就,并借题发挥来向青少年宣扬资本主义的思潮和意识形态,企图通过这种逐渐渗透的方式来瓦解莘莘学子的社会主义立场,甚至是想以此来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2]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多种文化互相交融、不同观点激荡碰撞,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2)网络时代下,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舆论导向进行控制的难度加大。传统媒体时代,我们的高校有一套完整成熟、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舆论控制体系,无论发生何种情况,可以借助一整套体系来始终将舆论大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以此占得舆论制高点,从而可以为之后的一系列活动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而面对网络这一新生事物,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成了媒体——借助手中的平台来对外发布各种消息,并且传播速度极快、波及面较广,这无形之中就为我们的监督和管控增加了难度和压力。[3]

(3)网络中夹杂的大量垃圾信息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我们的接收量却是有限的,因此面对浩瀚的资源和海量的信息,我们必须学会选择和放弃。但网络具有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隐蔽性强等特征,不仅给我们的学生识别带来了难度,同时也对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相关的科技防范增加了难度和阻力。

(4)网络自身所具有的虚拟性的特点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在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属于间接交往,很多青少年沉溺于这种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而忽略了在现实世界中的交往和沟通。长此以往,各种各样的“宅男”“宅女”很容易在现实交往中遇到挫折,更有严重者会产生交际障碍,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

三、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网络冲击的措施 凡事有利必有弊。上述我们提及了网络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各种冲击,但这其中也蕴含着无限生机与机遇,我们若想在新时期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应该分清利弊、扬长避短,针对网络时代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视中西双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不同,结合我国国情,因势利导地引导大学生认可、接受、拥护社会主义中国的意识形态。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兼容并蓄、包容开放的大“熔炉”,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发展模式都有其立足之地,那些诋毁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都是站不住脚的,让我们的学生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所取得的成效,相信会让学生自身做出一个公正、科学、合理的评判。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明辨是非、自觉抵御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入侵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觉化身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拥护者和社会主义历史形态的弘扬者,从长远来看对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治久安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4]

第二,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增强创新意识和变革观念,在坚持传统宣传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特点和优越性。传统上,高职院校中大多采用念文件、读报刊、上大课这一类较为单一的教育方式,而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后就为我们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与此同时,这也给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要求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除了能熟练掌握和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教学的各项技能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具备一定的前瞻力和洞悉力,能够在第一时间全面透彻地了解世事变化,并根据世情的发展演变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地教学。

第三,相关部门要适时出台健全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和监控,尽力营造一个舒心、洁净的网络氛围。健全的法制体系是保障网络文化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相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网络资源的管控,并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网络在相关引导舆论、监控信息动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网络信息管理部门应加强关于网上新闻发布的制度建设,对管辖范围内的重要网站,尤其是有重大影响力的门户网站要加强监控和引导,并逐渐培育健康有序的新闻发布机制和网站自律精神。除此之外,还应着手净化高校周边网络环境,为大学生的校外上网营造良好的氛围。[5]

加强“线上”法律体系建设,提升网络管理法制化进程。法制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强制性、规约性作用,而且也对人们的日常网络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有鉴于此,我们应针对自身国情和互联网发展特点,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的法制化进程,确保网络资源安全的同时也要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相关部门应联起手来加强网络环境净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量大、立场坚定的优秀中文网站,为传播优秀的思想文化打下坚实基础。现如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日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多的文化开始变得多元化,但与此同时国外的一些极端势力和别有用心者也借助网络这一有效推手来加强对国内青少年尤其是高学历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和渗透,以求得腐蚀甚至颠覆社会主义的目的。有鉴于此,我们应该在加强思想警惕的同时,利用优秀中文网站来开展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建设立足于保护本国民族文化的网络文化这样一种超越国家和民族界限的广域文化,已成为各国的重要战略目标。针对一些国内外敌对势力运用互联网散发反马克思主义言论的现状及信息垃圾泛滥的现实,我们通过采取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加强管理是完全必要的,但若想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永葆生机与活力,其根本的出路乃是尽快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大力拓展我国网络信息的辐射空间,传播我们的主流文化,使广大青年学子在内心认同、接受并自觉维护社会主义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陈志兵.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2]刘晨.网络文化对公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6).

[3]王淑芳,王洪欣.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4]白洁.浅析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

[5]陈晋文,万伟伟.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三观”建构的影响分析与对策思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