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无蔽中安置自己:语用行为的本质

2016-11-08傅莉

教师·中 2016年5期
关键词:语境意义

傅莉

摘要:传统语用学研究认为语用行为的本质是交际双方在语境条件下如何通过语言来实现交际目的,这种观点侧重语言的交际功能,而较少考虑意义和阐释者在语用行为中的地位。本文以诠释学视角为研究进路,分别对语用行为中的语境条件、阐释者和语用意义三个概念进行分析和梳理,试图用遮蔽、揭蔽和无蔽的诠释过程来重新阐释语用行为的本质。

关键词:语用行为;无蔽;遮蔽;揭蔽;真;语境;意义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08-02

语用学被认为是研究自然语境、社会语境、人文语境的语言使用,以洪堡特的语言观、奥斯汀的言语行为观为哲学基础,以意义研究为核心,关注意义产生的语境与语境因素,寻找合理解释语言使用现象途径的一门普通语言学。追溯语用学的发展源头,其基本观点始于实用主义哲学的意义理论;在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语用学创始人的莫里斯的符号学三分说中,语用学是研究符号和使用者的关系的。

一、语境条件之遮蔽过程

在20世纪30年代语言哲学家莫里斯结合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从符号学角度提出了“Pragmatics”(语用学)这一术语,半个多世纪以来语用学家不断探索语言的使用和意义,但一些语用学家认为“迄今为止,语用学所关注的根本问题依然存在,即为什么语言的使用者会根据环境的需要来使用特定的语言符号?他们如何对这些符号及其意义进行理解和解释?”因此语用学所关注的两个基本概念就是语境和意义。

作为语用学研究中所关注的两个基本概念之一,语境是言语理解和表达的环境。而语用学研究离不开语篇分析,语境和语篇密切相关。哈桑和韩礼德曾强调语篇和语境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预测。语篇是语言在某一语境中的具体运用,而语境则是语篇得以产生的环境条件,对语篇起着相应的选择作用,如选择语篇的组织结构、语体风格等。脱离语境也就谈不上话语分析,因为话语分析主要以实际运用的自然语言材料为基础,结合情景语境作超句分析。话语或语篇是交际单位,它和语境之间存在这样的辩证关系:语境决定语篇,语篇体现语境。

语境具体体现为语用行为中的语境条件,语用行为被认为是交际双方在语境条件下通过语言来实现交际目的的行为,因而语境条件是交际双方发生语用行为必不可少的因素。语境条件的概念是通过语用选择发生在话语所有层次上的语言顺应,交际双方中的说话者是通过选择恰当的语境条件在实际交际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意图,而受话者则根据语境因素的提示来判断和领会这种意图,从而完成语用行为和达到语用行为的目的。因此,双方交际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说话者是否选择了恰当的语境条件和受话者能否正确理解这种语境条件,否则会造成失败的语用行为。

从诠释过程来看,为达到交际目的而选择的语境条件实则是一种“遮蔽”, 遮蔽了阐释一方真正的意图,因为它遮蔽了阐释一方的话语中“真”的意义。海德格尔在《论真理的本质》中,这样阐述“遮蔽”这一概念,“存在者——作为自行遮蔽的某种东西,必然事先或同时在其遮蔽中被经验到,对这种东西的基本经验,显然是从中寻求无蔽的东西的首要基础。”海德格尔还提供了来自古代的对于这种“自行遮蔽着的存在者的基本经验”的证据,是古代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存在者喜欢自行遮蔽,保持遮蔽是其真正的、内在的要求,如果它变得无蔽,就要重新返回遮蔽状态”。而以语言为体现的语境条件在语用行为中就成为了这样一种存在者,它自行遮蔽了话语的“真”的意义。

二、阐释双方之揭蔽行为

在传统语用学研究中,作为主体的阐释双方在语用行为中较少被关注,而更为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但我们追溯语用学的发展源头,语用行为中的交际双方、语言的使用者,即阐释者这一概念是不可忽视的。我们知道“语用学”这一术语最早来源于莫里斯,他通过结合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发展了皮尔士的符号学理论,提出了符号学三分说,即语形学研究符号之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和所指之间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语用学最早是这样被定义的。当代美国哲学家塞尔曾把“语言转向”以来的语言哲学发展归结为三条并列的线索,其中第二条是从后期维特根斯坦出发,到奥斯汀和塞尔,甚至包括格雷塞和斯特劳森的发展线索。这一发展线索把语言看成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更多关注语言的使用问题,或者说是语言和语言的使用者的关系问题。而大家熟悉的语用学家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重视言语行为的实施者在语言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强调言语行为的实施者的主体作用。话语之所以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意义,完成不

同的功能,主要是因为有说话人这一主体介入到言语活动中,说话人通过这些话语来传达他的某个特定目的,实现某种特定功能。因此较其他更为科学化的语言学研究来说,语用学思想引入了行为观和整体论观念,更重要的在于它引入了符号的使用者这个因素。

从诠释过程来看,阐释者在语用行为中是一种“揭蔽”行为。在一次成功的语用行为中,语境条件遮蔽了说话者的真正意图和话语的真的含义,具备语境知识的受话者通过对话语或语篇的解析,能够将语境条件的“遮蔽”剥去,理解话语的真正意义,同时“揭蔽”说话者真正的交际意图。

三、语用意义之无蔽状态

语用学的基本观点始于实用主义哲学的意义理论,语用学从本质来说也是研究实际使用中的语言意义的学科,对意义的研究也体现了语用学真正的学术价值。一些语用学家认同语用学这门学科及其研究目标将是描写和预示任何语言的任何可能语篇,通过对动态语境中研究使用的研究,发现干涉语言使用的因素以及语用使用背后的语用意义、语用价值,最终探索语言本质以及语言与民族、人类精神的关系,为建立起对语言使用具有较大解释力的普通语言学作出贡献。纵观语用学的发展历史,语用学的形成与语言学哲学家对符号学的研究密切相关。语用学源于人们对符号与意义的符号学研究,20世纪的语言哲学研究以及对语言形式的功能语言学研究,语用学的早期发展还可以追溯到维特根斯坦的晚期思想以及奥斯汀的“论言有所为”的系列讲座。

从诠释过程的角度看,阐释者找到语句或语篇中的“真”,使被阐释的对象即话语的意义处于无蔽的状态,从而也安置解释者自身,即完成语用行为的过程及目的。实用主义的创始人皮尔士曾研究观念的意义问题,他认为,语言的意义和性质是由语言使用者的主观需要和感觉经验决定的。皮尔士的观点恰好与海德格尔对遮蔽、无蔽的阐释过程相一致,海德尔格提及的“无蔽”就是真理,希腊人认为真理是某种无蔽的东西,而语用意义就是阐释者所要追寻的“真”,被揭蔽后达到“无蔽”的状态,这一语用行为的过程也最终使阐释者在无蔽中安置自己。

四、结语

总之,本文是从诠释学视角来重新阐述语用行为的本质,认为语用行为是从语境条件的遮蔽,到阐释者对说话者真正意图和真的话语意义的揭蔽,最后使话语意义处于无蔽的状态和安置阐释者自己的诠释过程。语用学中对语用行为的传统研究往往停留于语用学自身框架内的研究,诠释学视角与语用学产生的根源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够更为全面地审视语用行为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陈海庆.理解与互动:语篇语用意义阐微[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2]何自然,冉永凭.新编语用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德)海德格尔.论真理的本质——柏拉图的洞喻和《泰阿泰德》讲疏[M].赵卫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语境意义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有意义和无意义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试论当代语境下段维的旧体诗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