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语法下时态的入场功能

2016-11-08唐晓蓉

教师·中 2016年5期
关键词:时态

唐晓蓉

摘要: 英语中的时态是英语教学中必然要涉及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语法、系统功能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不一样,兰盖克把语法和人的认知结合起来,从概念形成的角度对时态进行论述,从更加深刻和全新的角度研究英语。本文把兰盖克和其他学者新近完善起来的入场理论运用到时态层面,探究过去时、现在时等时态进入句子的场景的路径以及入场元素的语法性。

关键词:时态;入场理论;入场元素;认识语法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03-02

语法作为语言三要素之一,几个世纪以来,引发了国内外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的局限性,以兰盖克等学者为代表的认知语法学派开创了认知语法。他们认为,语言不是直接反映外部世界,而是由人对世界的认知,更加关注从深层次寻找英语语法结构形成的理据。该理论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探索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经验感受,以此哲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人们不同的认知方式是如何形成英语语法的,以及如何约束语法构造的。[1]接着,越来越多的学者跟随兰盖克的脚步研究和发展各种语法现象,包括泰勒、古特拉登等,入场理论应运而生,并发展成为认知语法中比较完善的核心理论。

英语动词时态是小句(clause)语境定位的重要手段之一,象征了说话者和听话者言语互动的语义交际过程。基于这个情况,本文以入场理论为依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时态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入场路径和入场元素的语法性。

一、入场理论术语的来源

入场理论是认知语法中的一个全新概念,由兰盖克最先在《认知语法理论框架》中提出,随后,泰勒发表了《认知语法》一书,在这本书中,作者用一个章节来解释入场理论。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跟随兰盖克的脚步研究和发展各种语法现象,比如,Frank Brisard, Ostman J, Mirjam F和 Mortelmans T。其中最为突出的是Günter Radden 和 René Dirven,他们于2007年发表了《认知英语语法》一书,使得入场理论发展成为认知语法中比较完善的核心理论,并用于英语语法教学。

在认知语言学中有两种关于ground的说法,第一种称为“背景”,往往与图像(figure)相对应;第二种则是指由兰盖克提出的认知场景,包括言语事件中的所有话段,参与者以及其互动,言语事件和即时物语语境等,亦即言语场景(situation of speech)。[2]兰盖克认为,为了使得名词成为名词短语或者使名词短语进一步发展成为小句,需要最后一步,是认知场景实现语义互动的关键。正是兰盖克提出的“最后一步” 使得语言内容与实际情景联系起来。“最后一步”即入场理论中的入场元素,在英语语法中,具体表现为各种限定词(如冠词、数量词、副词)和动词时态形式等语言成分。 [3]没有这些限定词,或者称为入场元素,交际双方对事件的理解有无数的可能性,很可能造成语义歧义。因此,它有助于帮助交际双方建立心理联系,共同进入认知场景。

二、时态作为入场元素的语法性 入场元素是词语之间以及骨干小句与认知场景相联系的关键因素。一个骨干小句所勾画的关系普遍存在于大量相异的情境中,一个骨干句必须与不同的场景联系起来,才能成为实际话语。比如骨干小句“girl love dog”,这个骨干句有很多的场景。如:

the girl loves dogs,

every girl loves dogs,

a girl will like that dog,

a girl loved that dog,

the girl may love a dog.

交流双方依照自己的认知,对当前语境互动的名词所指做出的判断不同,对所描述的过程做出时间及现实性的评估。在这些句子中,除去骨干句,其余的词都是入场元素。 定冠词the,不定冠词a, 指示代词 that,this,these,those这都是有特定的入场元素,它们所起的作用是建立话语中名词性成分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即名词的入场方式。

名词通过添加限定词补充信息实现入场,对动词而言,需要借助一定语言手段才能实现入场,使得事件与说话者的心理联系起来,泰勒把这种语言手段称为“入场元素”(grounding element),它们能够有助于激活认知背景。兰盖克也指出,通过时态、情态动词、冠词和指示代词等语言成分,可以建立起舞台上的言语事件(即话语中明确表达的部分)与背景之间的关系[4]。他用grounding这个术语来指这种关系的建立。“舞台”是兰盖克在认知语法中引入的一个隐喻。[5]在舞台上,听话者和说话者分别扮演着事件观察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事件参与者在舞台上的表演分为三种情况: 当观察者在舞台上的时候,即说话人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参与话语情景,此刻说话人和听话人均会出现在话语内容中,如“I understand you”这句话中,说话人“I”是在舞台上,“I”和“you”都参与了当前的语境。但有时候,观察者并不会提及或者被隐藏,如表达命令、请求等祈使句,语言表达仅仅会体现几个单个词语,如jump, run, walk, work等; “I”作为言语者被隐藏。当言语者转述某一段情景的时候,观察者在舞台下,也就是说,观察者并不在当时的语境里, 这个时候入场元素就会被大量使用,例如,在“The boy played the guitar”中,定冠词“the”是“boy”的入场元素,表示特指,“-ed”是动词过去式的入场元素,它们共同起着激活背景中某些方面的作用。

传统语法把英语时态分为16种,而认知语法把时态仅仅分为现在时和过去时两种, 现在时又分为两种情况,取决于主语人称,或记为零或加上“-s”。过去时形式一般情况下都加上“-ed”,不规则动词除外。现在时表明话语内容相对于背景是“近”或“远”。现在时的基本作用是表示话语中明白显示的事件发生的时间与说话时间(背景的一个方面)完全一致。很显然,过去时就是把话语中表达的内容和发生的时间置于说话时间之前。在论文中,兰盖克还提到过去时作为背景成分,通过增加一个位于说话时间之前的直接辖域来表示距离的概念,指明话语中明确表示的行为过程的一个完整例示发生在说话时间之前。如“John walked to the store”和“Bob worked in the school”,都指明话语中事件发生在说话时间之前。过去时不仅可以用来明确表示行为过程发生在说话时间之前, “虚拟语气”也需要借助动词“-ed”入场来实现,表示与当前时间发生的事件相反的情况或者表示与心理期待相距甚远的情形。如“If you worked hard, you would pass the exams”,实际情况是包含了“你并没有努力学习”。总之,过去时的作用是无论是在时间距离还是心理与现实的距离,它使话语内容与背景保持距离。

三、动词时态的入场路径

那么时态是如何作为入场元素进入具体语境的呢,是如何与人的心理环境联系起来的呢?具体化(specification)、例示化(instantiation)、数量化(qualification) 和入场是泰勒提到的名词识别机制的四种组成成分。它们互为逻辑关系,一种类型可以被具体化,具体化了的类型可以被挑选出来作为例示,具体化了的类型的示例可以被数量化,被数量化了的示例可以加入入场元素,得到入场实例。[6]

这种层次关系可以表述为:

( 入场( 数量化( 例示化( 具体化( 类型) ) ) ) )。[7]

这种结构不仅适合名词,而且适用于动词。单个动词是表示一种过程的类型,可以通过添加一些细节而成为有实际意义的勾勒出该过程类型的入场路径。例如,我们每天都要走路、睡觉、学习、吃饭,我们分别用walk, sleep, study, eat这几个动词来表示,单个的单词仅仅孤立地表示一个动作,动作的发出者、动作的接受者是谁,动作发生的时间等都有无数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没有被具体化之前,言语双方对该动作有无数种理解,因此,在实际交际中,我们需要根据泰勒提出的入场规则对这些动词补充信息以具体化。如:

He walk on the street.

He sleep in the bedroom.

He study in the school.

He play basketball.

在这四个句子中,还没有加入任何的标记,如时态或者其他人称, 加上人称后便是具体化的表现。再把这四个句子加上数量词(twice, everyday),就是数量化的表现。如:

He studys in the school twice.

He sleeps in the bedroom everyday.

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些例子的理解还是有无数种可能性,因为这两个句子中的动词后面并没有添加任何的语言手段,告知听话者,相对于时间背景的“近”和“远”。如果离时间背景“近”,需要添加“-s”表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如果“远”,则需要添加“-ed”, 表示过去某时间内的动作。因此,为了使上述表达方式成为交际中话语的最后一步就是入场,只有根据时间背景添加最后一步,句子才有活力,才能实现有效的交际,因此我们有必要给它们加上时态标记,构成与实际情景联系的限定句。如:

He stduies in the school.

He played basketball.

这两句话中的“-s ”“-ed”都是指说话人心中的实际的事件过程,是限定分句的具体入场。限定分句即设置了背景的句子,虽然表面上英语中的时态的入场主要是在动词身上添加语言手段,但是入场元素却设置了整个小句的背景。[8]这两个句子的说话者都是在舞台下根据事件内容和发生的时间相对于背景的近和远,采用不同的入场元素激活背景。

四、总结

传统语法、系统功能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等学派关于时态的解释太枯燥、太生硬、单一,没有涉及语言使用者的人的认知机制。与这些语言学派语法规则相比,认知语法认为语法并不是一系列规定性的形式规则集合体,而是语言使用者经过长期的对世界的体验,并将体验的结果——思维进行结构化而用于交流目的的产物。时态作为语法的核心,不再是对其规则的客观性描述,而是作为入场元素判断思维认知的方式。入场理论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根据当前事件背景选择合适的入场元素,把枯燥复杂的语法概念和结构规则简单化,因此,该理论对指导语法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俞建梁,黄和斌.体验·识解·语法——《认知语法概论》评介[J].山东外语教学,2007,(1).

[2][3]Langacker, R.W..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4][6][7][8]Taylor, J.R..Cognitive Grammar[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5]谢应光.认知语法中的时态[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猜你喜欢

时态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过去完成时态的判定依据
动词时态
“一找二看三注意”,妙解动词时态题
动词的时态、语态
过去进行时
现在进行时
易混时态辨析
时态与语态专项练习
动词时态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