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变式的应用

2016-11-08管细文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30期
关键词:变式教学设计高中化学

管细文

摘 要:本文从变式教学的概念和类型入手,联系实例,分析变式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变式;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在高中化学中采用变式进行教学是一种较为新式的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对教师的执教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进行变式的应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简要分析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变式的应用

1.变式教学概念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变式的应用可以概括为变式探究教学,主要是将高中化学当中的一些题目进行变化,使其成为新题目,同时将探究性的活动加入进来进行教学。其本质上就是以化学题目的变式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以多种互动方式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说这是新课标下的又一产物,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

2.变式类型分析

例1 有70mL、5mol/L的溶液,将其滴加至100mL、1mol/L的溶液中,求双方充分反应后,铝元素存在的两种物质之间的量之比。

在这道题目中,解法并不是单一的,这就是变式类型中的其中一种,一题多解。下面阐述该题的解题方法,主要介绍两种。

解析1:该题目可以利用总方程进行解题。

n(NaOH)=0.35mol,n(AlCl3)=0.1mol

n(NaOH)∶n(AlCl3)=7∶2

以该值为依据,列出方程式:

2Al3++7OH-=xAlO-2+(4-x)Al(OH)3+yH2O

然后依据电荷守恒求出x的值为1,因此可得比值为1∶1。

解析2:以守恒法进行解题。

依据题意,双方充分反应后的物质为NaCl,NaAlO2,根据电荷守恒可得:n(Na+)=n(Cl-)+n(AlO-2),即n(AlO-2)=n(Na+)-n(Cl-)=0.35-0.3=0.05mol

根据铝元素守恒可得出:n(Al3+)=n(AlO12)+nAl(OH)3,即nAl(OH)3=n(Al3+)-n(AlO-2)=0.1-0.05=0.05mol

最后可得出结论:两者比值为1∶1。

例2 在ag足量的H2O中添加bgNa,待充分反应后,求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在这道题目中可以有以下几个变式:

变式1:能否求得浓度?若不能,那么缺少些什么条件?

变式2:求溶液中H2O与Na+微粒的个数比是否可行?

从中可以看出变式类型的另外一种,一题多变式。

3.变式教学注意事项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变式的应用是讲解化学习题的重要部分,即使在新课标下,化学习题也是有着重要的地位。题海战术在化学教学中是屡见不鲜的现象,哪怕新课标执行力度越来越大,各种新式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是题海战术这一现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尤其是变式教学中,很容易出现误区,也就是在度的把握上不够。因此在进行变式教学中,对化学习题变式的应用要注意一个度,否则就是题海战术的一种新类型。所以,在变式教学中要把握以下内容:一方面,教师要深入把握新课标以及教材,另一方面,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配合,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另外,在运用变式时,首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变式的应用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变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把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方法意义重大。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有计划地进行变式的讲解,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教案,以供指导。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设计阶段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把握细节。下面以实例进行阐述:

1.实例题目

在进行变式教学的设计时,要注意题目的选择,既要简单,又要具备足够的扩展内容。

例3 标准情况下,用盛满HCl气体的烧瓶进行喷泉实验,问:水在充满烧瓶后,烧瓶内溶液的盐酸物质浓度是多少。

这一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很简单,同时具备丰富的可扩展内容。在教学时就可以利用该题目进行变式的深入讲解,使之成为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的开始。

2.以问题为导向,设立情境

在选定题目后,还需要对教学步骤进行设计,在此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问题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等。之所以选择这些教学方法,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强调交流互动与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在教学开始时可以建立一套合理的情境,比如利用模拟实验软件进行实验模拟的导入,或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实物实验演示引入教学。同时设定预设问题,并将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比如,可以在引入教学时设定如下几个问题:分析烧瓶中充满溶液的原因;如何解答这个题目;若假设V是烧瓶的容积(L),下一步可进行哪些方面的考虑等。这三个问题涉及三个方面的知识点:HCl气体易溶水;量浓度公式c=■;溶液与气体的体积相等。

3.教学方法的采用

进过上文的阐述,引入教学后,此时引入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变式探究,上文提及的问题学习法或者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这里就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然后引入变式,可以将例3进行两种变式。比如,将题目中的条件修改为未装满HCl气体,若水不再进入烧瓶,求浓度;将条件修改为CO2与0.1mol/L的NaOH进行喷泉实验,NaOH充满烧瓶后,求Na2CO3的量浓度。此时,指点学生进行解题关键点分析,有两点:气体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反应前气体同反应后的溶质存在的量的关系。然后交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解题以求得正确答案,从而实现深入讲解知识点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变式讲解,但要注意适度。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变式进行教学首先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掌握适当的教学策略。要以合理的方式由简单到复杂进行题目的分析讲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深化知识点的传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董晓晴.关于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6,21:46-47.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变式教学设计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