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苑简讯

2016-11-07

学苑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南疆工作坊创客

学苑简讯

江西:万所农村学校旧貌换新颜

水源小学是江西省上栗县一所与湖南省交界的村小,有一段时间生源流失严重,全校300多学生就流失了100多人。2016年9月开学,流失的学生又都回来了。“是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让我们这所乡村小学起死回生。”水源小学王校长高兴地对记者说。

为全面改善农村最基层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2013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财力,统筹整合50亿元资金,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对1万余所农村学校和教学点进行改造。

江西省教育厅出台管理办法,制定下发了《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管理办法》,对工程建设内容、建设程序、资金管理和项目监督等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对市、县工程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并认真组织各地摸清家底,科学测算实际需求。

江西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安排有关处室分别对全省11个设区市进行定点对口联系,加强信息沟通,定期开展督导检查。2014年起,将工程实施纳入各市、县政府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开展了省、市、县三级验收考评。

截至2016年9月,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共新建、改扩建农村学校(含村小、教学点)1.1万余所,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在江西省人大组织的绩效评价中,群众对项目建设整体满意度达92%,江西省人大代表对该项目实施情况的评议结果为良好。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标志着江西省教育扶贫和教育公平迈出了坚实步伐。“十三五”时期,江西省将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加强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内涵建设,推动城乡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范围将扩至所有国贫县

记者获悉,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范围实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的意见》,提出2016年启动扩大地方试点工作,2017年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

《意见》要求,有关省(区)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详细工作方案。要全面了解学生状况、学校食堂状况、寄宿生在校膳食状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发放和管理情况、学生校外住宿情况、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学生等情况。综合考虑学校食堂现状、饮食习惯、物产资源特点、交通运输条件、供餐单位等因素,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分县(市)制定具体试点方案的基础上,汇总形成本省(区)实施方案。

《意见》强调,要抓好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地方资金、改善供餐条件、严格食品安全管理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对学生营养餐生产、加工、配送等全过程监管,确保不出食品安全事故。

河北:全省范围内开展中小学结对帮扶工作

河北省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工作,要求全省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原则上全部参与,更好地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

河北规定,全省学前教育要在县域内建立“县—乡”和“乡—村”两层结对帮扶关系;义务教育建立“市—县”“县—乡”和“乡—村”三层结对帮扶关系;高中教育建立“市—县”结对帮扶关系;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区域内优质特殊教育学校结对帮扶薄弱特殊教育学校。各级帮扶学校要确保帮扶到校(园)、帮扶到师、帮扶到生,通过开展管理帮扶、教师发展帮扶、办学条件帮扶、教育教学帮扶、困境学生帮扶等工作,使各被帮扶学校(幼儿园)在管理水平、校园文化、师资建设、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深度共享。

河北要求,全省要将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作为实施教育脱贫行动重要抓手,合理确定市、县(市、区)帮扶学校(幼儿园)和被帮扶学校(幼儿园),制定具体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组织实施。

甘肃:全面改薄实现义务教育学校一人一桌一椅

记者从甘肃省教育厅获悉,“全面改薄”实施以来,该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面消除了义务教育学校“大通铺”现象和D级危房,做到了一人一桌一椅,实现了“班班通”全覆盖。

据介绍,甘肃省三年累计投入全面改薄资金145.3亿元,实施土建项目14086个、设备购置项目45588个。截至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增加1.34平方米,78%的学校生均校舍面积达标;1925所寄宿制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全面消除“大通铺”现象;更新学生课桌椅131.7万套,实现了一人一桌一椅的目标;配置“班班通”设备4.76万套,实现了设备全覆盖。已实施项目惠及全省11254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252万名学生,分别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13549所和学生数271万人的83%和93%。

此外,为提高项目实施成效,甘肃省建立了网络系统实时监管、第三方专家团队独立评估、行政管理部门实证监管的“三位一体”全方位项目监管机制,目前全面改薄项目校舍竣工率、设备采购完成率均超过五年规划的50%,提前完成了全面改薄阶段性任务目标。

广西:895万在校中小学生投保校园方责任保险

记者从广西教育厅获悉,广西开展校园方责任保险工作6年来,学生投保人数由2010年的599万增加到2015年的895万,中小学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经过六年探索和实践,广西将校园方责任保险和完善校园安全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工作相结合,实行统一投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广西进一步扩大投保范畴,提高赔付标准。将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幼儿园等纳入到统保范畴;在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幼儿园在保费每生每年5元不变的情况下,将保额由原来的30万元提高到40万元;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保费每生每年8元,保额60万元。

河南郑州:3年内打造100所创客教育示范学校

新学期伊始,随着河南省郑州市首批创客教育基地的揭牌,该市出台《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切实推进中小学创客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全市将确定50所创客教育试点学校;2017—2018年,将重点打造100所具有一定规模和鲜明特色的创客教育示范校。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该市要求,创客课程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课程,也要有满足不同学生群体需求的提高型课程。要让每一个学生拥有一门属于自己的课程,争取用3~5年时间,让大多数学校的创客教育课程融合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今年,郑州所辖各县(市、区)和学校都将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创客空间;郑州市教育局将统一聘请知名创客教育专家组建创客教育专家库,定期开展学校创客教育集中培训,针对创客教育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支持学校聘请院校及高科技产业优秀科研人员到学校兼职,联合开展中小学生创新教育实践。

湖南:“十三五”期间拟建4400个教师研修工作坊

记者获悉,“十三五”期间,湖南计划建设4400个左右各级各类教师工作坊,以引领全省50多万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开展常态化研修,基本实现全学段、全学科(领域)、全员覆盖。

借助教师工作坊,广大教师可制订个人研修计划、参加常规研修、融入学习共同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及主持人可实现对所有教师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全程关注。湖南将建设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教师工作坊。其中,省级示范性名师工作坊150个左右,为市州、县市区培养各学科(领域)教师工作坊主持人1.5万名;市州高中教师工作坊250个左右,带动5.6万名高中教师进行工作坊研修;县市区乡村教师工作坊4000个左右,带动45万名左右乡村和城镇教师进行工作坊研修。

山东:出台财政支持措施保障随迁子女教育平等

记者获悉,根据山东省政府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意见,山东将采取财政支持等系列措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

山东要求适应城镇化进程中学生流动性加大的新情况,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从2016年起,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两免一补”资金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技师教育等各类涉及学生政策的转移支付,省级财政全部按照在校学生数及相关标准测算分配到市县,支持将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全部纳入接收地财政保障范围,保障其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全面实施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奖补政策,资金分配要向接收农民工子弟较多的学校倾斜,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山东青岛:建校园伤害纠纷联动调解机制

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青岛市关工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青岛市校园伤害纠纷联动调解机制的实施意见》,并成立“青岛市校园伤害纠纷调解委员会”,标志着全市处理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意外伤害纠纷有了新途径。调解机制的建立有利于畅通利益诉求,依法、及时、有效预防和化解校园矛盾纠纷,建设和谐、友善、稳定的校园安全环境,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社会的安全稳定。

该实施意见明确,调解范围是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内或者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纠纷;中小学校、幼儿园在教学与实践活动中发生的与相关团体或自然人之间的矛盾纷争或其他偶发、突发事件。青岛市教育局在总结多年处理校园伤害事件的经验基础上,邀请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关工委共同建立校园伤害纠纷联动调解机制,邀请一批熟知校园伤害事件的老法官、老教育工作者、优秀律师、仲裁员等参与调解工作。

新疆:发布行动计划破解南疆双语教师短缺难题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南疆双语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6~2020年)》正式对外发布,为破解双语教师短缺问题找到了“钥匙”。据悉,未来5年,新疆60%特岗教师计划将用于补充南疆一线。

根据自治区确定的目标,到2020年,南疆学前3年双语教育将基本普及;双语幼儿园建设和设施设备基本满足需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双语教师短缺问题基本解决;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80%左右。

为缓解南疆双语教师短缺难题,新疆出台了系列举措。未来5年,新疆将充分发挥“特岗计划”在教师补充中的主渠道作用,60%的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将用于补充南疆中小学和幼儿园。同时,实施普通高中教师招聘工作,优先满足南疆高中教师补充需求。为此,新疆将通过放宽招聘对象户籍、年龄、专业限制及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应届毕业生报考条件限制,进一步解决南疆教师岗位“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同时,用好顶岗支教政策,切实缓解南疆农村教师短缺矛盾。

据了解,新疆将坚持在南疆因地制宜推进双语教育,不断加大对南疆双语教育的投入力度。实施“自治区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计划”,5年为南疆下达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1.1万人,力争5年内实现南疆乡村教师全员轮训。教师职称(职务)评聘重点向教学一线、农村边远学校、双语教育岗位教师倾斜;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不作外语成绩、发表论文等刚性要求;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定高级职称(职务)时,要有1年以上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实施南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

福建安溪蓬莱:“圆梦班”助力福建安溪贫困学子

来自福建安溪蓬莱的林娜湄成为安溪一中“圆梦班”的一员,由江苏中远助学帮老基金会捐资设立的“圆梦班”启动仪式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第一中学举行。据悉,基金会向安溪一中“圆梦班”捐助资金120万元,用于学生学习、生活资助及教师奖励。安溪一中校长傅鸿彬表示,学校将免除“圆梦班”50名学生高中3年的学杂费,并给予每名寄宿生每月300元的生活补贴。

重庆江津区将“柴米油盐”写进治校“基本法”

“红烧排骨、青椒肉丝、炒土豆丝、鸡蛋汤……”,记者在重庆市江津区三口中学食堂门口,看到醒目位置张贴着本周食谱。“两荤一素,三菜一汤,每天变换,爸妈来吃过都觉得很满意。”学生陈佳源说,学校菜品营养丰富,父母可以放心外出打工了。

据悉,2016年重庆市江津区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工程将投入2600余万元,预计1.1万名义务教育阶段低保类、建卡贫困类、孤儿和优抚对象学生,每人每天可享受3元“爱心午餐”补助,7.8万名小学生每天可免费喝一盒“学生奶”。

江津区各校也以开放姿态管理学校、服务师生。三口中学成立“家长膳食管理委员会”,赋予家长更多话语权;江津区实验小学实行“师生同餐”制,让教职工承担起守护学生“舌尖上安全”的责任;马宗小学坚持做好“学生奶”发放登记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学生奶”质量。

江津区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区建成28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全面配齐各类生活设施,极大改善了师生就餐和住宿环境。今年,全区又在“软件”上做文章,持续推进学校章程制度体系建设,将食堂的“柴米油盐”写进学校治校的“基本法”。

三口中学负责人杨小林告诉记者,“家长膳食管理委员会”被纳入该校章程,得到学校“基本法”的保障。有了这一保障,学校完善了食堂管理工作制度和实施细则,家长委员会会议制度、营养配餐制、家长意见反映渠道、处理和反馈办法等都写得一清二楚。

猜你喜欢

南疆工作坊创客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南疆木棉红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论双导师讨论式工作坊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的应用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筑梦南疆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