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教好小学语文

2016-11-07杨珍妮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科课文

杨珍妮

摘要: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启迪智慧,是为了创造新知;语文教学在这方面的要求尤为重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师的重任。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原因就在于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怎样挖掘学生们的潜力,提升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怎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怎样唤起学生的兴趣,其难度很大。作为一名多年教学的小学教师兼班主任,我积累了以下浅见,以期同行共同商榷。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123-02

1.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带动学生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从小语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崔峦同志说过:强调学生的"学"不是说教师的"教"可有可无。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要以学生学习为重,但是如果教师的指导不得力,学生的学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肯能使学生走弯路。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功能是非常重要而又必须的。

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于课堂教学者的综合素质和方法。课文只是个例子,充其量只是个典型的例子。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应用性和教育性特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要以课文为例子,以小见大,是学生根据一篇小小的文章,学到大的知识。例如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在起到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讲究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既要立足于课本,又要放眼课外,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课外生活紧密结合。

2.引导学生做学习主人

课堂是活跃学生学习气氛的场地,引导学生做学习主人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排意图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首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爱劳动爱人民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远大抱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原动力。其次是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激趣激思、动手动口的问题,推动他们自己看书、查资料、讨论、做实验、观察、思考,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对其引导、鼓励、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只要自己认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就能成功"的自我评价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只要教师教学中能坚持正面教育为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铺路搭桥,就会逐步形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学生不会再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产生越来越带劲的主动学习氛围。

3.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语文教学方式变革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堂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还可以让其他学科的教师参与进来。

利用多媒体营造的情境氛围能突破时空造成的教学上的难点,迅速有效地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课文中一些抽象的知识就成了教学的难点,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难为易。

4.跨学科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语文来自生活,语文教学中的许多东西单凭语文教师一人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如可把相关学科的教师请到语文课堂上来,结合自然、社会等学科的知识来加深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这会让学生及时搞懂搞透知识,也能增加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同时,在这过程中,学生也学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并且在有的课程中,要求学生动手实践来学习,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在新课程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要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得开心,老师要付出很多。每一篇课文,要求老师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还要批改很多作业,确实很累。不过当我看见学生每天茁壮成长,心里是甜滋滋的。而教师在这过程中也一步一步学习课堂教学新技艺,不断实践课堂教学质量也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的同时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得以进步,可谓"教学相长"。

5.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学科课文
【学科新书导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背课文的小偷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超学科”来啦
背课文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