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浅析

2016-11-07雷东艳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课文作文语文

雷东艳

摘要:语文是小学的基础学科。应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明确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受教者;增强学生的朗读意识;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创新练习与检测;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注意读写结合。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105-01

1.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

教学中,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最主要的条件是促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 "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激发其想像力和创造力。那么,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每节课都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重点,精心设置,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气氛。哪怕一幅画,一个小故事……只要有的放矢,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了。如在教学课文《鲸》时,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鲸"字,然后叫学生议论,猜猜教师的用意。学生热烈地讨论着:"老师的大字写得漂亮。"有的说:"鲸字有鱼旁,但鲸不是鱼。"有的说:"因为鲸是最大的动物。"这时学生的兴趣应运而生了。都在猜教师的用意。乘机让学生速读,浏览课文。体会老师的用意。课堂上,要放得开,就得让学生自己提取信息。在学生知道鲸是最大的哺乳动物后,在"鲸"这个大字旁边编上1、2、3、4、5、6、7。然后在"1"的旁边引导学生写上"大",接着,让学生分组各派代表上黑板写上答案。兴趣盎然的环境让学生在愉悦中了解到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在激发兴趣同时,可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找课外书或到网络查找最小的哺乳动物,把最感兴趣的一点写出来。让学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联结起来,开拓知识视野,举一反三,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优良契机,把握好这一契机的 "火候",就为培养学生的"要学"与"会学"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2.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教学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教学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作为基础语言学科,朗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会更有利教学效果的提高,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竿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驰情其中,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 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3..扎扎实实分层读,减少繁琐分析

我们知道,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但我们的老师往往好心办坏事,讲得多,问得多,课文不分析,心里就不踏实,40分钟时间,一半以上时间在喋喋不休地讲、问,尤其是对一读就能懂的课文,教师也要做微言大义的分析。

我们"以读为本"来设计教学流程。

在以上的教学流程中,读有五个层次:第一到三个层次,把课文读通。教师完全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只对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有困难的地方予以点拨引导,成块的时间则让学生静静地、切切实实地读书,在读中学会生字新词的读音,在读中初步理解新词的意思,在读中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第四个层次:把课文读懂。在这一环节,教师把讲解、提问的时间压缩到适当的、最低的限度,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共读与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表达形式、感受作者等情怀整体的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把重点语段的品读与课文的整体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一个层次:把课文读熟。让"读""背"在语文教学中返璞归真,让"讲个不休"淡出课堂。这样,课文规范的语言模块就能整体储藏到学生的头脑,经典的语段就能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积累语言,便能引发他们一生对文化的向往。

4.勤练笔,加强语言实践活动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常常有写阅读批注的教学环节,教师耐心地一点一滴指导着,可以让学生对一句话的理解,也可以是对一个词语的理解,甚至可以是就一个字包含的感情展开想象。

作文教学也是小学中高年级的重点,我觉得可以通过让学生评论他人的作文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一般情况,学生作文上交后,老师都要一篇一篇写评语。我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批改的作文发下去,很多学生草草看一眼就收起来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怎样让学生通过评改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呢?我想到了网络上的论坛:网友发个帖子,天底下谁都可以跟帖评论,很是热闹。我把"跟帖字"搬到了教室,开展了"评论家等级"赛:不同的积分代表不同的等级,由新手到专业评论家设置若干等级,学生通过发帖获得积分。

书是读出来的,文章是写出来的,多读书、多写作,简简单单地学语文,这才是语文学习的永恒魅力。

猜你喜欢

课文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