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汉语文学习能力

2016-11-07扎西曲宗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

扎西曲宗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78-0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摸索、自求解决。"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贯穿于教学活中。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会学",既要培养兴趣又要教会方法,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呢?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内在动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首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很大程度寄托在老师身上,老师的素养可以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教师要熟练掌握利用各种媒介获得信息的技能,养成不断接收新信息的良好习惯,努力在小学生心目中树立学识渊博的形象。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这是一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课文,要抓住中心,帮助学生从这个感人的故事中了解英雄们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在教学时,最后我利用多媒体放了一段录像,学生情绪高涨,充满了对英雄的敬佩之情。通过恰当地运用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直观地感悟了知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了重要保证。

然而,在一节课内,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能持久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有增强满足的感觉,"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层次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为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并及时肯定学生的成功,比如完整准确地回答出问题时,大胆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时,积极思考并发现好的学习方法时等等,教师都要适时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标要求"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关键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知道怎样读书。语文课上不能吝啬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须让学生入字入句入情地读,最高的境界当是陶醉于其中。朗读的基本要求是读通读懂,读熟读精,大部分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需要一个过程。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的读法:对读、齐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比赛读、引读、范读等,让学生读进去,悟出来。

读书的方法很重要。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具体的文章,选择合理的读法:尝试性地读、思考性地读、展示式地读、表演式地读、配乐式地读、想象性地读、探究性地读、欣赏性地读、创造性地读……让学生在读中展示自己的个性,释放心灵的情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课堂上反复诵读优美的诗句、精彩的语段,从中品味语言,体会语感,陶冶情操,启迪思想,获得审美的乐趣。文章记得多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学生在语文课中得法于一时,受用于一生。如果每堂课都能读到位,做到边读边想,把这样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学生积累的语言就会很丰富了,也就夯实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自学就是在没有老师指导下,自己独立学习。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需要经过教师的培养才能慢慢形成自学习惯。然而现在的学生过惯了"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这种不良的习惯导致了学习上的依赖性,学习上遇到困难,便等老师或家长去帮助解决。从一年级开始养成了这种习惯,教师要负很大的责任。因为作为教师的你忽视这些不良的小细节,等孩子长大以后更会导致他们对一切事物的依赖性,从而变得没有主见,没有动力!这样等到孩子上了更高的年级便很难纠正过来。因为那时孩子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如果教师过多的去批评他,指责他,让他改正的话,会在孩子的自尊心上受到伤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入手变"依赖"为"自主",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从交给学生借助拼音,部首识字方法开始,到学习每篇课文前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己扫除字词障碍。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解决困难。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对学习的兴趣。

4.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4.1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为此,教师应注意:①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微笑可以征服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思想走神、思绪信马由缰时,充满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答问受挫时,满怀鼓励和依赖的微笑,能使学生心安智生。教师亲切的教态、爱抚的目光和鼓励的言语,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合作气氛,使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心态。②把成功带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如在课堂作业的配置与处理上,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并通过当堂批改或讲评,及时满足学生急于知道作业正确与否的迫切心理需求,开阔学生思路,使那些解题中"别出心裁"的学生得到赞誉。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4.2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

5.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小学语文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课程。在学生心中比较抽象模糊,难以理解运用,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学生感到枯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堂效率难以提高。而有效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挖掘学生的潜能。大家都知道,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成果。教学目标实施的程度取决于教学过程中个要素活动的质量及其互相作用的结果。手段服务于目的。当今多媒体教学正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在媒体组合使用时,从优化教学效果出发,将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能动地结合起来,相互改革,相互开放,择优选用,取长补短。

总之,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我们在小语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效果,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