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6-11-07张清春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学生精神语文

张清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60-01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因素,其中也不乏有极具个性的文章和人物,对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1.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其实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欲望,表现为对常规的不满,通过自身的努力研究出新方法新思路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一旦具备了这种精神,就会更善于提出新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从大的方面讲,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在笔者看来,小学生具备很强的创新精神,因为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存在极强的好奇心,对于一些他们看起来的"新事物",他们往往都充满了很强的好奇心,总希望弄明白为什么,他们喜欢尝试新的方法,喜欢把这个新事物研究得透透彻彻。因此,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1.1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语文教师要深挖教材,把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来。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具有一定的创新元素,这些创新元素或者存在于谋篇布局中,或者存在于字词句之间,往往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创新精神。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把这些创新元素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孩子们。

1.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课堂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珍惜课上的教学时间。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要不断地改变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运用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吸引小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对于培养活力四射的课堂气氛要有所准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展一定的情境教学,努力为小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或者通过角色扮演,要让小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使小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来。

2.确立创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学任务的确定、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上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它对教师的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所以,确立一个好的创新性质的教学目标就十分重要了,那么如何做呢?

2.1把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分解,找出内容的关键,并把教学过程中要使用的方法进行整理归纳。

2.2在已经找出的课文内容的关键处和教学过程使用的教学方法中,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和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创新。

2.3确立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以重视学生的发展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归纳整理,比如文章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或者是文章的环境描写以及对主旨的侧面烘托,在充分掌握好教学内容的关键后,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讨论,交换意见。

3.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还在发育阶段,自制力是很薄弱的。教师要想法设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果采取传统的严厉方式对待学生,最后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构建一个和谐的、充满趣味的课堂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学家研究过,和谐的环境容易发挥人的创造力,在自由的环境当中,人才会有思维的火花。

一个有趣的、和谐的课堂是引起学生兴趣的关键,而兴趣则是激发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点燃他们的探索欲望。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调控好课堂的节奏,合理控制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化好课堂,做到课堂教学张弛有度,动静结合,把语文的内在精髓通过语文课堂源源不断地传达给学生。教学形式和内容不要一成不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在语文活动实践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并巩固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

4.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更需要创新型的教师

进行创新教学,关键要有创新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榜样,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及创造精神,能为学生的创造行为提供示范,并渗透到一切教学活动中。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

教师创新意识的确立,是一场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涉及到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教学观等诸多方面。创新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教师以自己生命的激情去激发学生生命的激情,使儿童真切地感到生活的温暖和学习的价值。

教师的创新精神,主要是探索、求异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仅以次影响学生,还表现在对教学的艺术境界的永不懈怠的追求。

教师具有创新性人格,不仅是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可靠保证和有力支撑,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影响至深至远,甚至终身不可磨灭。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成为创新型教师,除了具有以上"共性"外,还应研究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尽快使自己成为创新型的小学语文教师。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要结合语言文字训练,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引导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具体可感的"活"的形象,小学生从形象入手,触发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下展开想象,启动思维,开拓创造的空间,发觉创新的精神。儿童在课堂上充满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尽情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如前苏联审美教育专家德米特里耶娃所说:这不是单纯的理解,也不是简单的评价,而是活跃的直接感情,这种感情化成为向往……转化成为创造。

猜你喜欢

小学生精神语文
虎虎生威见精神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我是小学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