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法探讨

2016-11-07陈永莉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评价数学课堂教学

陈永莉

摘要:新课程标准是当前教育教学的各学科教学标准。他体现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摆脱陈旧教学模式的束缚,应用于现代教育手段和最科学的教育方法,极大的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21-01

1.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育家吕叔湘告诉我们:"我们做事情要感到有乐趣,如果不是精神愉快而是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愁眉苦脸地在那儿学,效果就决不会好。"爱因斯坦也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都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激发、利用。兴趣对于我们的学习,能使无效的变为有效的,能化低效的为高效的。由此可见,兴趣的内驱作用是多么神奇。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足于说明兴趣对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懂得激"趣",并能够以趣激"情"。

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时时刻刻隐藏着一种感情色彩。如果是一位新教师,上的又是第一节课,那么学生对这节课一定会有太多太多的心理期待:教师的形象怎么样?教师的谈吐如何?教师的举止怎样?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教学的方式是否受欢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学生对某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喜欢,就喜欢某位教师;对某个学科的教师喜欢,某个学科的内容就学得好;对某一小节的内容喜欢,某一小节的内容就学得好。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爱屋及乌"。事实也正是这样,学生一旦有自己喜欢的教师;一旦有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一旦有自己喜欢并适应的那种能够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都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投入,因而,他们的学习思维就一定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就会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和实践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所以,每一位数学教师要想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自己所教的课程,就应该把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当做一门学问认真细致地研究,以便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我们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2.课堂教学要吸引学生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我们每项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学内容要吸引每一个学生。只有吸引住学生,才能把知识传授给他们。怎样才能吸引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参与呢?

2.1课堂教学要"生活化"。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是为生活服务的,使学生把自己和数学都与生活联系起来。

2.2课堂教学要"活动化"。新时代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即"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于学生,激励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亲自实践,大胆创新。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时,就让学生用折纸的方法折出这三条线。

2.3课堂教学要"情感化"。情感是连接世界上一切心灵的纽带。教师要尊重学生,民主教学,与学生情感共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回答的问题,不管正确与否,都要给予恰当的评价,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3.因材施教要针对学生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针对其特点进行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必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一个优秀的教师,会用一千种方法教育一个学生;一个笨拙的教师,只会用一种方法去教育一千个学生。"确实,一个优秀的老师,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去教导学生。班里的几十个学生是一个差异较大的群体。因此,教师要因人而异,尤其是对后进生。后进生因知识基础较差,他们会自暴自弃,老师要常鼓励他们,使他们对自己增强信心。教育学生时,教师要和蔼可亲、孜孜不倦、循循善诱。

4.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共同学习

在教学中,不应让每个学习者去等待知识的传授,而应让他们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通过告之他A以修正自己的认知经验。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和完成的实践活动,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双向作用过程,要有效地完成教育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丰要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如精心设计导人,安排好教学的层次,糖心挑选训练题进行小结,注意气氛反馈,重视教具的使舟等。但在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客体。而学生是主体,教学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地学。如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抽象得出,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牛析,小结让学生做。要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提出质疑。决定学的结果如何,学生的作用是内困,教师的作用是外因,只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科学的思维和积极的创新,才能使知识内化和升华为个人的质。在教学中,实行民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敢丁提问,允许有不同的答察。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模武。避免学生的思想处于"等待解答"状态,达到"发现——创新"的目的。

5.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教育

数学这门学问是完美而井然有序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并非一开始就是那么完美无缺的,为了创建这个体系很多先哲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历经了千辛万苦,另一方面,在这个进程中也感受到在很多发现和发明中的无穷乐趣,所以在学习数学中,也追踪一下相同的过程,学习数学文化,使我们一开始就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数学是一门趣味性很深的学问。在数学课堂上无目标地灌知识,不会产生学习的激情,而适当地渗透一些数学文化,将使数学课堂不再像嚼沙子一样枯燥无味。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许多尖端的科技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启发,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渗透从自然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的思想。

6.设计开放性试题,采用开放动态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以纸笔考试为主,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过分注重分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忽略了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考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全面启迪学生的隐性智力潜力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与思考,初步采用一种开放动态的数学学习评价新模式。相对于传统评价方法的单一性与组织形式的封闭性,在探索新的评价模式过程中,多尝试采用操作题、口试题、创意设计、课题报告等灵活多样、开放的评价手段与方法,来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状况,具体直观地描述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减轻学生的压力,突显其学习和发展的过程,突显评价的激励作用,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力争全ff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在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习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评价数学课堂教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