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地方形象对外传播的创新路径

2016-11-03张芸

对外传播 2016年10期
关键词:河北河北省京津冀

张芸

随着我国积极外交战略的实施和大国地位的崛起,全面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在世界范围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良好的地方形象,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这既是国家文化、外交和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是河北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本文在全面分析“美丽河北”对外传播的现状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结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河北对外传播带来的重要机遇,探讨实现“美丽河北”对外传播优势效应的思路和对策。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条件

河北省风光秀美,地形地貌丰富,是全国唯一拥有平原、山地、丘陵、盆地、湖泊、海滨等各种地貌的省份,享有“中国地形地貌缩影”的美誉。同时,河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的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集中体现了燕赵文化的底蕴风貌。此外,河北省还有很多可以直接用于对外传播开发的文化资源。比如中医药文化资源。河北省是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医名家辈出,除了中医鼻祖扁鹊,还有金元四大家的刘元素和李东垣,金代提倡循经取穴法的针灸学家窦汉卿,宋元名医王好古……历史记载有超过180位具有杰出贡献的名医,均出自河北。河北武术资源也很丰富,全国现在可以统计的拳种门派大概有129种,而河北就有59种之多。河北体育人才辈出,目前已从河北走出16位世界冠军、22位亚洲冠军,是名副其实的体育资源大省。

在加强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河北省也积极探索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全省已经有一些品牌性的对外传播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比如河北文化周。从2007年开始,河北省已经在韩国、俄罗斯、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成功举办了多次河北文化周活动,通过民乐、杂技、武术等文艺演出和图片、影视、图书等展示河北文化、表现河北风貌。

河北省联合全国知名网络媒体开展的“网络媒体河北行”已连续举办了13届,成为展示河北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2014年,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京津冀三地建立了京津冀重点新闻网站协同报道机制,为扩大河北对外传播的影响力提供了保障。

二、冬奥会带来的机遇

北京与张家口联合承办2022年冬奥会,将为河北赢来世界关注的目光,也为河北对外传播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1.冬奥会为传播河北地域文化搭建了重要平台

冬奥会作为世界体育盛会,既是世界各国加深了解与沟通的载体,也是一种以建立在体育运动基础之上的社会文化现象。利用承办奥运会的机会将本国文化嵌入奥林匹克文化,是扩大文化影响力的良好契机。北京和张家口联合承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促进传统优秀文化、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与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这对于河北特色地域文化的传播也是难得的机遇。

2.冬奥会是展示“美丽河北”形象的重要窗口

冬奥会使河北张家口从一个塞外小城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像一束聚光灯,照亮了河北这个相对闭塞的中部省份。冬奥会筹备和举办期间,河北将会迎来大批体育爱好者、国外游客和商贸团体,也会受到众多国内媒体和国外媒体的关注,这是向世界展示河北独特的文化风貌、社会风情、经济生态的重要窗口。

3.冬奥会是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加速器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三地在产业融合、优势承接、交通一体化等方面已经迈出了实质步伐。北京和张家口联合承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为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新的捷径。奥运会筹备中数千亿元的资金投入,将带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物流、旅游、交通等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北京和河北都已将举办冬奥会植入到整体的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分工协作等战略布局中,通过冬奥会推动京、冀两地的常态化合作和深度融合,进而带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4.冬奥会将全面提升河北的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

冬奥会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世界体育盛事,除了体育运动本身,还会给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联动影响。仅就冰雪运动而言,据测算,冬奥会将会带动冰雪运动从东北辐射到华北、西北,形成一个将近3亿人口的冰雪运动带。由此带来的旅游业、会展业、休闲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会不可限量。而且,据国家统计局预计,奥运经济的后续影响会延续10-15 年。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河北的开放度。

三、面临的问题

虽然河北省对外传播具有良好基础和潜在优势,但是,相对于提高对外传播力的战略任务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要求,河北省对外形象传播还存在诸多不适应。

1.燕赵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有待深化,文化传播尚未形成特色与品牌

燕赵文化内容丰富,其中有很多富有大众娱乐性、表现力强、适宜对外传播的文化资源,比如河北梆子、井陉拉花、吴桥杂技等民间曲艺,耿村故事、邯郸历史典故等。目前,这些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在国内和国际上的传播渠道较少,影响力弱。从近3年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重要门户网站等媒体刊播的河北文化题材影视剧、专题片和文化宣传报道等方面来看,存在数量少、亮点少、反响小、持续性差等问题,明显落后于河南、山东、山西等周边省份。

2.对外传播平台尚不完善,对外发声的渠道不够畅通

渠道是对外传播的基础。目前,河北省对外传播的渠道主要是常规外宣活动、配合重大政治经贸活动举办的主题外宣,以及借力中央媒体、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等,自有渠道较少,尤其缺乏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渗透力的传播渠道。

河北省属于传媒业欠发达省份,媒体“走出去”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近年来,由于传统主流媒体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媒体“走出去”面临人力、财力、政策等多重束缚,加上文化差异的限制,“走出去”难,“走进去”更难。目前,河北省级主流媒体中只有河北电台有一档对外传播节目,河北长城网开办有多语种的对外传播频道。主流媒体的对外传播任重道远。

3.对外传播资源整合度低,尚未形成集约化传播优势

河北省虽然拥有历史、文化、体育、旅游等众多对外传播资源,但是整合利用率低,还有很多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比如中医药文化、佛教文化,丰富的侨务、商务和留学生资源,分布广泛的国际友城资源,等等。这些资源是对外传播的潜在优势,但目前仍处于零星分布、分散作战的状态,没能形成集约化的传播优势。

四、借力冬奥会,实现优势效应

冬奥会为整合河北文化资源,实现集约化、精准化、全方位的对外形象传播提供了机遇。但是,在对外传播格局依然西强我弱、地方对外传播能力落后、现代化的对外传播体系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河北省如何利用冬奥会契机,塑造“美丽河北”形象,加强软实力建设,仍是一个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的重大课题。

1.充分放大冬奥会效应,实施“美丽河北”对外传播重大工程

冬奥会为“美丽河北”对外形象传播创造了诸多优势,河北省要借机盘活各类传播资源,增强传播效果。具体而言,要重点开发实施以下对外传播工程:

一是“美丽河北”亮点工程。在深入研究、全面梳理河北对外传播优质资源的基础上,确立“美丽河北”对外形象传播的主要内涵和代表物,全力打造具有河北特色,能够集中反映河北文化底蕴、时代特色、人文风情的标志性对外传播工程。

二是张家口对外传播提升工程。张家口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承办地之一,是奥运光环效应的直接受益者。全面提升张家口对外传播能力,对于河北整体的对外传播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张家口是燕赵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其中,泥河湾文化、三祖文化都包含天人合一、以天合天的和谐自然观,这与相互理解、兼收并蓄和公平竞争的奥运精神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提高张家口对外传播与奥运文化的契合度。

三是河北海外文化展示交流中心工程。目前,河北省(包括部分市县)已经与全球5大洲22个国家的60多个城市(地区)缔结为友好城市。利用这些分布广泛的友城资源,建设海外文化展示交流中心,加强与友城之间的教育、文化、人才交流,能够推动“美丽河北”对外形象传播落地生根,产生深入持久的国际影响力。

2.整合各类资源,建立对外传播统筹协调机制

在现代传播体系下,优化“美丽河北”对外传播效果,不仅要发挥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作用,而且要充分发挥民间团体和公民个人的作用;不仅要发挥外宣部门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商贸、教育、科研、体育、侨务等各个部门的协同作用。统筹各类社会资源,建设全民参与、立体化网格状的对外传播格局。

探索实施京津冀对外传播一体化战略。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在加速推进。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文化、经济、环境、资源、产业承接等优势,需要通过密集高效的对外传播实现与京津的“无缝对接”。同时,京津冀三地如能统筹利用对外传播资源,合力推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位优势、资源储备、优势产业、优惠政策等,将会产生强大的联动效果,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3.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开展精准化传播

由于对外交往中的文化渊源、地缘亲疏、贸易往来等存在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以及河北的形象认知各不相同。因此,要想使“美丽河北”形象传播取得深入人心的传播效果,必须改变“大一统”的传播格局,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众特点,实施区别化、差异化、精准化的传播策略,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

除了传统的经贸文化活动、图书影视、节庆会展、新闻媒体等传播渠道外,利用人员往来开展人际传播也是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河北省是侨务资源大省,海外华侨、港澳同胞以及归侨侨眷超过100万。由于毗邻京津,留学生资源也很丰富。这些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的人际往来,能够使对外传播更富温情,更有力量。当前,以推特、脸谱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和以微博、微信、QQ为代表的即时社交工具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渠道,也是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方式。这些新兴传播方式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为利用人员往来开展对外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4.多措并举,为对外传播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人才是对外传播的重要保障。随着对外传播生态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人才结构已经很难适应对外传播的发展形势。当前,优化“美丽河北”对外传播效果,应着力培养以下3类人才:

一是精通外语的优秀导游。冬奥会对河北旅游市场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随着大批外国游客的到来,对各类外语导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导游既是景区的代言人,也是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应该加大优秀导游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培养多语种的外语导游,特别是精通小语种的导游,提升河北省旅游服务业水平。

二是跨文化传播人才。对外传播中的文化差异是影响传播效果的最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和各省市的对外传播遇到的最大障碍也是传播的融入性较差,尚不能深入影响国外主流社会。

三是熟悉新媒体运作规律的对外传播人才。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格局,也给国家的对外传播策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西方国家特别重视新媒体在国家对外传播战略中的应用。美国积极开展网络外交、公共外交,以及“微博外交”,并把社交媒体看作是“美国的重要战略资产”。目前,我国利用新媒体开展对外传播还刚刚起步,应该深入研究新媒体对外传播规律,加快培养相关人才。

(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度重点课题“利用冬奥会契机塑造‘美丽河北的对外传播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15TW22)

「参考文献」

1.王永莉,王建红:《申办冬奥会对张家口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2.金兼斌:《新媒体与民间对外传播》,《对外传播》2014年第9期。

3.匡文波,张蕊:《“微”时代的对外传播》,《对外传播》2014年第6期。

4.陈乔第:《重庆用微信作为对外传播新渠道的调查研究》,《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河北河北省京津冀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京津冀协同发展
梁丛
孙婷婷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商务厅原巡视员仲继安涉嫌受贿被逮捕
The Shortage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