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2016-11-02和夫英冯雯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

和夫英 冯雯

摘 要:本文从银行、中小企业自身及中介三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并且从我国资源禀赋结构与银行组织结构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中小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

2015年3月2日,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上引用数据称,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了65%,税收贡献占到了50%以上,出口超过了68%,吸收了75%以上的就业。可见中小企业在国计民生中的战略性重要性。2015年全国两会专题中,《民建中央关于标本兼治切实缓解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提案》指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90%的资金来自于小贷公司和民间借贷,融资成本约为25%,应急式的过桥贷款成本可达40%。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

银行方面: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率高,大企业运作费占贷款总额的0.3%-0.5%,而小企业却达2.6%-2.7%。金融机构成本限制与区域限制,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高而收益低造成了金融机构“亲大远小”信用歧视。目前,在金融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大银行金融机构,存在不管中小企业付多高的利率,也贷不到款的“信贷配给”制度。

自身方面:规模小、资产少、信誉等级低、管理者素质偏低、抗市场波动能力弱、倒闭率和歇业率高、财务制度不健全、报表披露不实。研究表明,有30%中小企业会于两年之内退出市场,有60%的中小企业会于4年-5年内消失。中小企业间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消除信息不利,银行会按自己拥有的平均信息设定贷款条件,而不是按风险程度。这样就不利于低风险借款者,低风险借款者不会去借款,而高风险贷款者也往往是贷款积极分子,一直重复下去,就使得借款人素质整体下降。这种逆向选择可能带来信贷风险,造成贷款者“惜贷”。

另外,中介服务质量不高,中介的作用发挥的十分有限,中小企业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得不到有效缓解。我国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门槛较高及过高的佣金成本和投资回报,使中小企业几乎不能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发行证券融资。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融资困境有限。

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小企业始终较多的依赖于债务融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二、要素禀赋结构与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的国情,国家间经济发展与生产方式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即资本、劳动、自然资源间的比例。从生产成本方面分析,应按要素禀赋结构安排生产,资本多、劳动少的经济应选择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相反,劳动多、资本少的经济应选择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这样才能最大的降低成本,创造更多的剩余。只有选择了适合经济基础的生产方式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

在发达国家,资源禀赋特点是资金多,人力少,竞争使得银行有动力去获得中小企业的“软”信息,发展关系型信贷;而在我国资金少、人多的资源禀赋下,大银行缺少动力,没有足够的激励去花费成本以获得中小企业的信息。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大银行为主导的,大银行专注于大企业大项目,势必造成中小企业信贷资金得不到满足。

张梨花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原因是我国目前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就业压力大,市场需求较高。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主要取决于经营者个人的素质和经营能力,中小企业带有更多的软信息。根据交易成本理论,专用性越高,转换成本越高,交易越倾向于长期关系进行。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能用财务报表、抵押担保、信用评分来有效缓解。搜集由长期关系所产生的各种中小企业软信息,不仅对财务数据类的“硬”信息具有替代性,而且还有助于弥补信贷缺口。

三、银行组织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

因“软”信息不像“硬”信息那样易于书面传递,它的传递成本高,根据企业组织理论,对于有价值的信息应与决策权相配。对于易传递与转换的信息(如财务报表),应将信息传递给有决策权的人,而对于“软”信息则应将相关决策权下放给拥有信息的人。而决策权的每一次下放都会产生相应的代理成本,最优决策就是在信息成本与分割决策权所产生的代理成本间的权衡。大银行与小银行在处理信息的成本上是有差异的。

总成本L=代理成本L+信息成本L

总成本S=代理成本S+信息成本S

L代表大银行,S代表小银行。在代理成本方面,因大银行组织机构复杂层次多,代理层次也多,大银行的代理成本也较高,所以代理成本L>代理成本S。在搜集信息成本方面,大银行与小银行花费的代价是一样的,只不过因代理成本,大银行难以把决策权分到像小银行那样扁平结构的低层级上,而低层级信贷人员所掌握的“软”信息又难以向上级传递,因此大银行的信息成本较高;越是基层距中小企业越近,对“软”信息的掌握就越真,决策时耗用的信息成本就越小,所以信息成本S<信息成本L。故总成本S<总成本L,大银行因科层结构复杂,贷款决策层会向上移,大银行更倾向于标准化的交易性信贷;而小银行的层级少,会在处理主观的、难以传递的“软”信息方面产生组织经济性,更倾向于关系型信贷。

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与金融机构规模间有正向关系。第一,在银行信贷方面,银行的贷款处理成本与贷款规模呈反比,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存在着规模不经济。第二,大金融分支机构间的人员流动,使对中小企业了解程度更低,信息的低透明度也会降低。分支机构人员也难以向上级解释中小企业经营信息。而中小金融机构经过长期合作关系,会对中小企业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林毅夫等人认为非正规金融拥有的信息产生了正外部性,改进了信贷配置效率,会使整个信贷市场可以达到最优的市场均衡,并指出金融抑制越严重,非正规金融存在的范围也会更大。

在理论上,小银行与中小企业间存在着很好的匹配性,但已有的中小金融机构并没能很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其原因就是资金所有者与使用者间仍存在较高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再加上监管不严,贷款质量就差。另外,国有商业银行对贷款份额的高度垄断,使中小企业获得的金融资源有限,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题。

四、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1.鉴于我国的资源禀赋特点,建立以中小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改革应服务于经济发展,应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利用效率。我国经济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动力,中小企业与小银行间的优良匹配性决定了我国的金融格局,应以中小银行为主。所以应改变大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加强竞争,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2.鼓励中小企业与小银行建立长期业务联系,实现共赢。小银行应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减少贷款手续,对客户进行个性化管理。根据我国资源禀赋结构,选择与开发客户,消除信贷歧视,使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3.建立信用评估体系,经过信用评价机构搜集、处理分散的个人与企业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有偿使用,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时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另外,应创新融资方式,建立中小企业有效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3-02/7093443.shtml.

[2]姬会英.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特区经济,2011(2):219-221.

[3]刘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财经界,2015(15).

[4]张梨花.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及其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5,08:143.

[5]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07:35-44.

作者简介:和夫英(1978- ),女,河北邢台人,高级会计师,河南理工大学财务处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
小额贷款:中小企业融资的新路径
信息不对称下企业投机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基于P2P模式的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研究
基于P2P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管控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融资约束:文献综述与启示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