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攀枝花小河流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浅析

2016-11-02李石桥许俊豪刘磊曹亚廷刘多林计扬叶小林马启科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6年3期
关键词:格达斜坡小河

李石桥,许俊豪,刘磊,曹亚廷,刘多林,计扬,叶小林,马启科

(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十二支队,成都 610036;2.四川冶金地质勘查局601地质大队,攀枝花 617000)



四川攀枝花小河流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浅析

李石桥1,许俊豪2,刘磊1,曹亚廷1,刘多林1,计扬1,叶小林1,马启科1

(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十二支队,成都610036;2.四川冶金地质勘查局601地质大队,攀枝花617000)

小河流域地处四川省攀枝花仁和区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山脉走向近南北,岭谷相间。总体为中-大起伏中山地貌,较复杂的地形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空间,流域内地质灾害的发生一定程度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区内 23处地质灾害点的分析,讨论了流域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及发育、分布规律,为科学合理地评价预测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与可能造成的危害提供参考资料。

地质灾害;主控因素;分布规律;攀枝花小河

近年来,地质灾害多发频发,2009年重庆武隆山体滑坡、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2013年四川省都江堰中心镇三溪村的特大高位滑坡等一系列重大突发灾害事件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经济损失,特别是三溪村滑坡,由高位滑坡转变为泥石流,多种灾害现象并存,说明目前地质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到成灾是一个链式反应过程,常常是上游小滑坡、跨塌、下游泥石流灾害。根据2015年度四川攀枝花大河流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要求,对大河流域内的小河地质灾害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找出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与发育分布规律,科学合理地评价预测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与可能造成的危害,结合以往防灾预案的效果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及建议,为小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地方政府防灾减灾提供参考资料。

1 流域基本情况

小河流域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境内,发源于中坝乡大荞地,由南向北经过大纸房村、学房村、中坝村、团山村、田坝村,再由仁和镇汇入大河。小河全长26.05 km,流域面积115 km2,丰枯季水量变化大,河流呈羽状展布。据初步统计,小河流域地质灾害23处,其中滑坡21处,崩塌1处,泥石流1处(图1,表1)。

图1 小河流域地质灾害分布图

小河流域所在区域总体为中-大起伏中山地貌,海拔高度1 100~2 755 m。调查区内地貌主要受构造和岩性的制约,属侵蚀构造地貌区。区内降雨量有明显的时空差异。一般6月至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0%左右,5、6两个月为区内高温季节。工作区岩石类型较多,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都有。岩石成分为:片麻岩、砂砾岩、泥岩;新生界昔格达半成岩粉砂质泥岩等。岩浆岩主要为晋宁期石英闪长岩。区内地质构造不发育。

表1 小河流域地质灾害汇总表

2 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分析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类型、植被发育情况、降雨、地震、河流侵蚀、人类工程活动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类型等是地质灾害产生的基础条件,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河流侵蚀等是地质灾害形成的诱发因素。本区的地质灾害特征发育如下:

2.1在中起伏中山地貌中地质灾害发育

地形地貌条件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小河流域为金沙江右岸大河流域支流,其地形随小河流域呈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并呈南高北低趋势。沟谷地形坡度一般在20°~50°之间(图2)。高陡的地形条件为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图2 小河流域坡度分级图

区内滑坡发育的地形坡度多介于15°~40°间,以20°~30°为主,自然因素诱发的滑坡发育的地形坡度多介于20°~30°之间,这与本区滑坡主要发育于残坡积堆积体中,第四纪松散堆积物斜坡自然休止角多介于20°~30°间有关。据调查,这些滑坡天然状态下较稳定,大部分由于后期施工开挖坡脚破坏其平衡状态而发生滑坡。区内崩塌发育的地形坡度则大多大于45°。

地质灾害主要发育在中起伏中山地貌中,共发育地质灾害 12处,占流域地质灾害总数的 56%;大起伏中山地貌中发育地质灾害8处,占流域内地质灾害总数的35 %(表2)。

2.2在松散土体和昔格达组地层中发育较多

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岩性的关系密切。区内岩石类型较多,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都有,从元古界第四系均有出露,总体上流域西部以变质岩为主,流域东部主要为岩浆岩。

表2 地貌与地质灾害关系统计表

根据地层岩性工程地质特性和结构特征,将小河流域地层岩性划分为松散土体、昔格达组地层、软硬相间变质岩、坚硬变质岩、岩浆岩等。

区内地质灾害主要发育在松散土体和昔格达组地层中,分别发育14处和5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60.87%和21.74%; 岩浆岩中发育地质灾害4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17.4% (图3,图4,表3)。

图3 砖厂滑坡滑坡体(松散堆积层)

图4 下那灰滑坡滑坡体(昔格达岩组)

滑坡多发育在松散土体和昔格达组地层中,共计19处,占滑坡总数的90%。区内岩石物理风化强烈, 岩体较破碎,为滑坡的发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表3 地质灾害类型与岩土体类型关系统计表

2.3松散结构、层状结构和块状结构斜坡中地质灾害发育

同地貌、岩性一样,斜坡自身的结构特征对岩土体的稳定性也起到决定性的控制作用。根据斜坡的岩性组合和岩体结构特征,将小河流域斜坡结构类型划分为松散结构斜坡、块状结构斜坡和层状结构斜坡3大类。

据统计在松散结构、层状结构和块状结构斜坡中分别发育地质灾害15处、5处、3处,分别占地质灾害总数的65.2%、21.7%、13.0%(表4)。

表4 地质灾害与斜坡类型关系统计表

2.4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区地质灾害发育

人类工程活动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人类工程活动不仅指工程建设(城镇、工厂、公路、水电、水利等),还包括旅游、采矿、采石、建房、耕种、砍伐等生产、生活活动。地质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相互作用,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可能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对人类工程活动又构成危害。

如削坡建房、坡后加载、农业开发、植被破坏、公路建设、矿山开发等人类工程活动区域地质灾害均较其他地区发育(图5,图6)。

图5 矿山露天采矿坑及废石堆

图6因水渠渗漏形成滑坡(红泥田滑坡)

3 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的加强,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势必更加合理,防灾减灾的方法手段更为科学有效,将地质灾害消灭于未发之时。由此可见大河流域的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将有所下降。

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降低并不意味地质灾害再不会发生,相反随着发生频率的降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周期加长,所蓄积的能量也更加巨大,加之小河流域沟谷纵横,地形陡峭,一旦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规模和危害将是难以估计。

4 结语

小河流域主要为中山地形,不利于地质灾害的发生,但区内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发育,昔格达组地层分布较广,为地质灾害的产生提供有利条件。地质灾害集中分布于中起伏中山地貌区,占全区地质灾害总数的56%。大起伏中山区占全区地质灾害总数的35%。小起伏中山则仅占9%。

地层岩性和斜坡结构对地质灾害起明显的控制作用。滑坡多发育在松散土体和变质岩层状结构斜坡中,占滑坡总数的61%。

小河流域内地质灾害虽然存在着发生频率有减少的趋势,但其危害仍然大,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提高人类工程活动的合理性,防微杜渐,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小。

[1]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2]李智毅,杨裕云.工程地质学概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3]王明伟,陈冶,孙永年.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

[4]裴向军,黄润秋,裴钻,等.强震触发崩塌滚石运动特征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19(4):498-505.

[5]庄茂国,商冉,徐维盈.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案例浅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5,26(4);94-98.

[6]裴向军,黄润秋.“4.20”芦山地震地质灾害特征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0(3):257-263.

ANALYSIS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THE PANZHIHUA SMALL RIVER WATERSHED OF SICHUAN PROVINCE

LI Shi-qiao1,XU Jun-hao2,LIU Lei1,CAO Ya-ting1, LIU Duo-lin1,JI Yang1,YE Xiao-lin1,MA Qi-ke1

(1. No.12 Gold Geological Party of CAPF, Chengdu Sichuan610036,China; 2.No.601 Group of The Bureaux of Geology Exploration for Metallurgy in Sichuan Province, Panzhihua, Sichuan617000,China)

The Small River watershed is located in Sichuan Province, Panzhihua Renhe District territory, the terrain North is low, mountains to nearly North-South, ridge and valley.The physiognomy is medium-large undulate of medium mountainous region. the more complex terrain for the landslide, rockfall, debris flow to provide a space, the occurrence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the basin to a certain extent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analysis of area 23 geological hazard of the main control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dstributin,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may cause harm to provide reference data for prediction and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Geological hazards;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distribution law; Panzhihua Small River

1006-4362(2016)03-0045-04

2016-04-06改回日期:2016-05-28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批准号:12120115041901)

X143;X141

A

李石桥(1971-),男,湖南邵东人,学士,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察及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E-mail: lishiqiao@sina.com

猜你喜欢

格达斜坡小河
贪吃的小河马
清澈的小河
男人与马
Evaluation and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patic Injury by Traditional Drugs
格达活佛: 身披袈裟入虎穴 出师未捷身先死
信仰的“斜坡”
梦是长长的斜坡(外一首)
格达活佛
无轨斜坡道在大红山铁矿中的应用
怪轮DIY,轻松爬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