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展讯

2016-11-01

画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陈飞当代艺术艺术家

展讯

国内展讯

不确定——钟山和他的分离视界

地点:红专厂艺术区E9展馆 广州 时间:2016.04.09-06.18

钟山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其创作道路经历了超现实主义风格和具有行为色彩的艺术实践。这次展览展出的是艺术家近五年来创作的具有独特艺术表达方式的绘画作品。艺术家采取丝绢和油画颜料的特殊组合,以前后叠加的双层绘画方式将图像空间化,在光线的糅合下,使得画面元素的虚实、明暗、前后、正反等关系充满变数,使观者心有所戚却又难以名状。集体记忆、地标建筑、悬浮人体、森林汪洋、天空山脉……看似碎片化的呈现,实则是艺术家对时代变迁和心灵游弋的观念表达。

间歇性——梁玥个展

地点:香格纳画廊北京空间 时间:2016.03.05-04.07

这次展览展出艺术家梁玥最新创作的13部录像和3组摄影作品。梁玥的录像作品,影像语言极其节制,试图用不断的“减”来简化和提炼艺术创作。在展览中,梁玥貌似安静的影像与摄影作品展现着对于生命物或具有生命感画面的敏感,捕捉着生命与能量的运动。黄昏时分大树周围的飞虫、春天波光粼粼的河水中的鱼卵、在不动声色中痛苦而又华丽地绽放的昙花等等,这些都显示了梁玥影像与摄影中独特的美学:貌似静止的画面中总是蕴含着勃勃生机。

洗牌——2016·青年艺术项目

地点:玉衡艺术中心 上海 时间:2016.03.05-04.15

玉衡艺术中心于今年起正式启动“青年艺术项目”,将“洗牌”作为首展主题,也意在指示出展览在内容、结构等方面的重组、创新,透露出机构新的动向与理念。亦如游戏一般,乐趣与刺激并存,是探索而非未知;亦有挑战,更在乎坚持,而无关输赢。展览集合了李军、林于思、李娜、程保忠、蒋昭昆五位基于水墨创作的艺术家与吴海洲、吴笛笛、许宏翔、周铭、林耿森五位以油画为创作核心的共十位当代青年艺术家。十位艺术家风貌迥异,代表十张不同的“牌”。展览试图模糊由创作媒介不同而可能引发的观众对于主题的界定,将每位艺术家作为不同个体所表达的独特感知、生存体验及绘画语言重新整合,有意打破展示的限制并使其相互碰撞、融合,激发出新的视觉与情绪的促动。

刘鼎新作——李建国生于1952年

地点:天线空间 北京 时间:2016.03.18-04.25

展览题目中的人物名称借用了北京摇滚乐队“鲍家街43号”于1997年发行的一首歌曲《李建国》。歌曲中的主角李建国是上个世纪90年代步入中青年的整整一代中国人的肖像:有一份好工作,一个好生活,有老婆孩子亲戚朋友却很失落。刘鼎在展览中通过一连串“轶事”来描述塑造并界定了新中国建国以后出生的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复杂的意识形态特征和历史构造。正如歌中唱道:“你一定在那儿见过他,他的名字叫李建国。 如果你问他是谁,他就是我们每个人。”

事件的地貌

地点:OCAT深圳馆 时间:2016.03.20-06.26

这次展览呈现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与土地相关的作品,展现并分析它们和西方主导的美术史中“传统”大地艺术之间的差异,叩问作为文化和行政概念的“土地”在艺术实践中的可能性。中国社会在过去30年中经历了激烈转型,土地的社会学和行政概念也经历了巨大变化,中国当代艺术对“大地”概念的探索与发展亦有着多样的呈现。“事件的地貌”的展出作品时间跨度从1994年至今,勾勒“土地”概念隐藏的嬗变轨迹。这类艺术创作并不明刀明枪地冲击建制,而是顺水推舟地揭露土地的认识论架构,在土地中开辟出外在于其自身的新场域。

现实中的不现实——日常生活的精神维度

地点: 盒子艺术空间 深圳 时间:2016.04.02-05.20

这次展览有28位艺术家参展,作品涉及架上绘画、装置、摄影、录像、当代水墨等广泛媒介。展览项目一方面展示行进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尤其是部分年轻一代艺术家的现状;另一方面试图探讨当代艺术在现实语境中的交融或者背离的微妙关系,观察艺术介入日常生活的宽度与深度的可能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次展览项目既是艺术家日常创作中精神维度的呈现,也是对于大众日常生活中精神维度的考察过程。这个过程显然是双向的、互动的,形成一种相互构建和生成的关系。

M+希克藏品——中国当代艺术40年

地点:M+博物馆 香港 时间:2016.02.23-04.05

M+希克藏品是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克博士(Dr Uli Sigg)中国当代艺术藏品的精华所在,也是目前规模最大、展示中国当代艺术历程最全面的系列藏品。展览以研究为基础,首次采取编年时序的策展手法,精要阐述过去40年以来当代艺术在中国的萌芽发展。展出逾80件艺术作品,涵盖了油画、水墨、雕塑、摄影、录像和装置等不同媒介,风格多样,充分反映社会时代的变迁:从“文革”后期自发组织的艺术群体如“无名画会”及“星星画会”等的边缘个性、90年代西方消费主义冲击下“玩世现实主义”及“政治波普”艺术家的激进实验,直到奥运时代艺术家对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等二元关系及社会介入等理念的反思,这些作品堪称是中国当代艺术史的经典之作及理解现今中国蓬勃的艺坛之范本。

蜂巢·生成 第十七回 移动的图像——刘国强个展

地点: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时间:2016.03.17-04.17

1988年出生的刘国强,在创作中显示出理性冷静的视觉表征,以及对物理规律与辩证逻辑的关注,在同龄艺术家身上极为少见。刘国强的创作包括装置、录像、绘画、摄影以至表演和跨媒材等多种形式,而在视觉上则呈现出简洁、平静、节制的特征:剥离了情感以及装饰性的视觉编排,仅留下能够精确呈现物本身的图像——它们极简干脆、黑白分明。依靠自己的高度敏感,他在生活中探测到日常经验的盲区和对日常事物的认知空白,这些“日常经验”和“一般规律”的图像提供了似是而非的观念,指向了时间、运动、物理维度中的悖论关系以及由此指涉的人的知觉的局限性和荒诞性,这也是刘国强所关注的主题。

桑园——庄弘醒绘画作品展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时间:2016.03.25-03.31

庄弘醒先生出生于1940年,其祖籍浙江南浔,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后一直从事水彩画创作。值庄先生从艺60年之际,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集中展示了先生精心挑选的64幅代表作。庄先生的绘画拓宽了水彩画的表现力,其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面貌,作品背后散发出的浓烈情感与东方诗情,对当代创作具有极高的镜鉴价值。

陈飞——来日方长

地点:麦勒画廊 北京 时间:2016.03.12-04.30

陈飞的创作媒介主要是绘画。在明快而华丽的色调、干净近乎机械的线条所生成的简洁视觉的掩饰下,因为其一贯的浓烈的叙事性特征,令人不安的情绪泄露出来。陈飞的画关注的并非多么宏大的题材,他擅长的是场景的编排。那些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场景因为繁琐的细节和角色的设定,往往能激发出紧凑的张力和出其不意的戏剧感。陈飞对细节有着近乎偏执的苛刻,墙纸上铺满的盛开的鲜花、繁茂而芜杂的丛林、浓密的毛发……陈飞不吝笔墨、不厌其烦甚至是机械地勾勒每一根线条、每一个细微之处,也正因如此,才为作品注入了强烈的写实感和剧照感。观者立于画布前,往往会因为不安而退后,却又不由自主地被“绑架”着去揣度画布里的叙事和角色的心理。

猜你喜欢

陈飞当代艺术艺术家
温暖的输液瓶子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经济全球化、贫富分化与社会保障
ENERGY-SAVING MATCHING STRATEGY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PUMPING SYSTEM FOR TRUCK-MOUNTED CONCRETE P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