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展讯

2016-11-01

画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美术馆艺术家

展讯

国内展讯

重访与再造——武将的动向

地点: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时间:2015.12.31-2016.03.02

就个人经验而言,艺术家武将有着油画、设计、插图、版画的身份背景,但这些都不是他的标识和符号,他总是自由游走于各种艺术语言方式之间而不自束,传统的水墨方式对他而言既代表着一种文脉传承,同时又是新的认知方式。在武将和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开放的、可变的、反概念化的视觉机制和话语逻辑。在他的视域中,形式难以自足,观念也殊难成立。他激活了传统、汲取了观念,从而反哺了自身。因而在这次展览上,展场塑造成了一个可供对话和游历的场所。

Y世代之歌

地点:OCA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 时间:2015.12.06-2016.02.22

这次展览以录像、机械、装置、文献等媒介和语言,展出10位中国新生代媒体艺术家的8组作品。“Y世代之歌”基于策展人张尕在2015年为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划的线上展览项目“电子世界的民谣”并予以扩展。展览将生发于虚拟网络空间中的艺术计划实现在OCAT上海馆的现实空间中。策展人借助“Y世代”的概念,不仅归结了身为互联网一代的媒体艺术家们的创作环境和工作状态,还针对新生代艺术家在当下游走于相悖范畴和观念时所遭遇的共同问题——日新月异的媒体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哺育,或是吞噬。

“水墨国度”中国艺术家年鉴文献展

地点:山水美术馆 北京 时间:2016.01.09-02.26

作为一次画展,“水墨国度”以作品和文献来表达对参与此次画展的艺术家的敬意。这次参展艺术家中的大多数一直参与《中国艺术家年鉴》编委会关于中国画艺术生态学的研究课题,“关注当代,以人为本,同步研究”,是这次中国画艺术生态学课题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可以从地域文化、学科构建以及人本精神的角度去分析,独立地完成关于一个艺术家创作生成的原因的解说,也特别看重人格、学识、人品与画作之间的文化意义和生命价值,力求用真实的史料去完成、去建构。

“极光之舞”图斯·詹斯基个展

地点: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 时间:2016.01.12-06.01

图斯·詹斯基(Toots Zynsky)是美国当代玻璃艺术界炙手可热的人物,是第一位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作品的玻璃艺术家。全球有超过70家著名博物馆收藏了她的创作,包括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巴黎卢浮宫装饰艺术博物馆等,并且创造了现代玻璃艺术拍卖的纪录。该展由中国台湾艺术家杨惠姗力邀,张毅策展,是詹斯基在中国的首个个展。

自我边界——邬一名新年写字

地点:鼎艺会 上海 时间:2016.01.06-02.19

这次活动尝试以“字”入境,将书法字形作为符号,以文字内涵作为分界,是“自我边界”的真正含义。对于被贴上水墨艺术家标签的邬一名来说,书写没有丝毫的沉重感,他的创作一直是丰富而多样的,练字是他20多年来每天必修的功课。在他眼中,创作行为和创作本身就是边界与无界的哲学命题,是他对艺术纯粹的执著与自己平淡处世的生活方式的对比,这也赋予了他别样的创作视角。

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

地点:今日美术馆 北京 时间:2016.01.24-03.13

中国抽象艺术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随着改革开放后留学西方的一批艺术学子学成归国,出现了一批抽象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与国内从事抽象艺术探索与实践的艺术家一起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创作群体。这次展览邀请了中国抽象艺术领域具有代表性的16位艺术家参展,希望能够比较清晰地呈现抽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样貌,以及每位艺术家的个案特征。配合展览,策委会举办了各种学术活动及公共教育讲座,并将整理编辑并出版。

彼得·韦恩·刘易斯暨弗雷德里克·J.布朗

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时间:2016.01.15 - 03.13

这次展览呈现两位非裔美国艺术家彼得·韦恩·刘易斯(Peter Wayne Lewis ,1953年生于牙买加)和弗雷德里克·J.布朗(Frederick J. Brown ,1945-2012年),两位极具表现力的绘画作品源于其各自的文化背景,以及对爵士乐与精神性的痴迷。两位艺术家与北京这座城市的独特关系亦反映在其作品中——1988年,布朗成为第一位在现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个展的美国艺术家;在过去的10年中,刘易斯在北京北郊创作了大部分的作品。他们的绘画作品均具有独树一帜的抽象风格,通过笔触与色彩、节奏与韵律的碰撞进行对话。

语言亭

地点:民生现代美术馆 上海 时间:2016.01.09-03.13

这次展览展出13位/组艺术家的绘画、摄影、影像、装置等多种媒介形式的作品,展览旨在以当代中国艺术家们涉及语言的代表性实践为案例,给人们提供一个可以观察艺术与语言之间可能关系的立足点。在这些艺术作品中,语言在各个因素上被从不同角度激活,从字、词、句子、段落,到字形、字音、字体与字意,再到跨语种关系与跨符号系统关系,语言从日常功用的背景中凸显出来,成为了一种可感的存在。而对于艺术家们来说,语言又是各种研究领域与工作路径的交汇点,这些关于语言的作品即是构建在这些交汇点上的一个个亭子,从中我们几乎可以透视一切。

相信——35路声音美术馆

地点:35路等南京公交巴士+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时间:2015.12.29-2016.04.06

什么是艺术?这是对我们每日生活的本性之事的追问。什么是音乐?这是对你所见所闻之间的暧昧之事的追问。这一项目邀请观众步入南京车轮上的35路移动巴士美术馆,给观众带来声音艺术的体验,它们是对视觉艺术的应和。这一展览始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的零号展厅,但是却延伸到穿梭覆盖这个城市的35路等16条巴士线路上。

“时代的记忆”民生20周年行庆藏品展

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时间:2016.01.19-03.20

这次展览旨在庆祝中国民生银行行庆20周年,从民生美术机构丰富的藏品中筛选出部分精品予以展出。展出15位艺术家的28件作品,作品形式包括架上绘画、纸本手稿、装置等。其中,寓长江万里之魂于一卷的吴冠中的油画名作《长江万里图》是展览的重中之重。此作打破了油画三维空间的创造范畴,以中国传统的手卷形式展开,作品的叙事性和画面的形式感得到完美结合。作品曾创造了吴冠中市场的最高拍卖纪录和华人油画拍卖的世界纪录。

心智与图式——绘画作品展

地点:深圳美术馆 时间:2016.02.03-02.21

这次展览展出沈行工、崔雄、邬烈炎、魏鲁安、金田、孙一瑜、金捷、孙俊、谢中霞、庄重、章文浩、蓝剑、蒯连会、汪莺莺共14位艺术家的近60幅油画作品。以“心智与图式”为主题,艺术家们从现实生活出发,用独特而多样的图式,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幅温润、清雅与明丽的江南画卷。他们从中国传统绘画中吸收营养,在保持油画艺术特质的情况下,不满足于单纯的图式、技法的借鉴,而是顺应时代的潮流,致力于追求一种“诗意性油画”风格,体现了对中国诗性文化的表达与创造。

不在此地,不在别处

地点:元典美术馆 北京 时间:2016.01.12-02.29

从当代艺术在中国,到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进而到现在中外艺术交流的活动变得极其频繁,现实中的出入境变得不再困难,而互联网更加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似乎变得更加自由了,但是我们最初所面临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世界局部战争从未停止,人类的自相谋杀的问题从未解决,信仰的差异和文化的冲突反倒是愈演愈烈。这次展览邀请的艺术家是来自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附设学院的国际学生以及中央美院的中外年轻艺术家,他们来自于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同时接受了当代艺术的教育,最终形成了基于自身文化背景,却又区别于自身文化背景的作品。

再定义——网络时代的复合视野和多重可能

地点:时代美术馆 广州 时间:2015.12.13-2016.01.31

这个展览借用“网络”的概念作为一种策展方式,邀请艺术家、杂志、大学院校共同参与,通过艺术作品的特别定制、研究小组的实地考察、与杂志交换平台、与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分院联合研究、实体出版和网络传播与调研相互推进等方式探索“网络”的可能性,并尝试通过与《艺术界》去年12月刊及“时代美术馆有轨艺术”项目的合作,测试在三个不同平台用三种不同方式展示艺术家西斯塞勒·图拉斯同一构思的作品的效果。这个展览不只是一个艺术作品的呈现,它也是一个研究和探讨的过程,探讨我们能否用一种变化的和多维的思维角度来建构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并在瞬息变幻的现实中,保持清晰的定位,缔造个性化的自我。

生存痕迹

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时间:2016.01.23-03.13

这次展览通过呈现 8 位国内外艺术家在形式、概念上迥异的作品,从艺术本体的角度探索作品的“生存痕迹”,从媒介、材料层面所记录的创作过程本身反映当代艺术的多元化面貌及其“边界”的不稳定状态;亦展现艺术创作者乃至当代人的“生存痕迹”,即其在技术视域下的存在状态。展览的题目源自 1998年1月由冯博一策划、举办于北京东郊的同名展览,不仅试图对当代审美实践中的“生存”论题进行学术性的探索,亦在全球化的境遇下探究跨文化交互的状态与艺术创作的可能性。

想象突围现实 ——龙美术馆藏亚洲艺术作品展

地点:龙美术馆 上海 时间:2015.11.28-2016.02.28

这次展览从龙美术馆馆藏的亚洲艺术家作品中甄选了100 件,分四部分构成, 重点展现了亚洲艺术的多样性与部分特征。第一部分的核心内容是抽象表现的绘画作品。第二部分展示了更加还原本质的、内省的、现象学手法的作品,其核心是被称为“物派”的艺术表现运动。第三部分展示了从现代派绘画直到当今的具象绘画。第四部分是波普艺术,其中包括中国的政治波普和以日本为主的利用流行元素创作的作品。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美术馆艺术家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去美术馆游荡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美术馆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