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2016-10-31吴冬月

成才之路 2016年30期
关键词:教学误区青年教师对策

吴冬月

摘 要:高校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处于摸索的入门阶段,因此会出现种种教学误区,限制或阻碍教学的良性推进。文章探讨课程意识的内涵,分析青年教师缺失课程意识的表现,论证课程意识对高校青年教师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青年教师;课程意识;教学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24-01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的生力军,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经验的缺乏,有时往往会陷入种种教学误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其中,课程意识的缺失是较为严重的一个误区,对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带来不利。因此,青年教师要对课程意识这一概念形成清楚的认识。下面,教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课程意识的缺失与对策进行研究。

一、课程意识的内涵

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它包括对课程本质、功能、价值、目标、结构、内容、评价以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核心理念。课程意识意味着“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动态构建者、课程的生成者。课程意识本质上就是教师教育行为中隐含的“课程哲学”,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程观与方法论。

二、高校青年教师缺乏课程意识的表现

高校青年教师初次承担课程的教学,往往对所授课程缺乏有系统的思考,包括课程的目标与意图、课程的体系与结构、课程的内容与设计以及课程的实施等方面。换言之,青年教师缺乏“显性”的课程意识,不能自发自觉地建构课程观,而课程观的缺失必然会使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遭遇挫折与困惑。

1. 囿于教材,照本宣科

有的高校青年教师缺乏课程意识,站不到能够对课程全面把握的高度,眼界就会受到局限;在课程资源一块就会困囿于教材,意识不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文本载体,是可以选择、变更、整合甚至超越的。他们无法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更不能拓展教材之外的各类资源补充和辅助课程的教学;通常只会按照教材编写的章节或单元体系亦步亦趋地进行教学,陷入照本宣科的泥沼,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 受牵被动,丧失主导

高校青年教师的一个鲜明的特征是他们渴望在教学上得到大学生的肯定,由此坚定自身的职业自信,收获职业精进的鼓舞和动力。在这种情况下,青年教师倘若缺乏清醒的课程意识,一旦收到大学生的负面教学反馈,往往就会方寸大乱,陷入自我怀疑的困扰,甚至会盲目听从大学生的意见,任由大学生的意志主宰课程的教学,为了讨好大学生而彻底丧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理应发挥的主导作用。从长远上看这不仅会将青年教师引入职业发展的歧途,而且会带来误人子弟的恶果。

三、课程意识对高校青年教师的重大意义

高校青年教师由于课程意识的缺乏,在教学实践中会遭遇种种挫折和困惑。因此,要解决问题,还应追本溯源重新认识课程意识,充分了解它对青年教师的重大意义。

1. 课程意识是高校青年教师发挥教学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

青年教师拥有清楚的课程意识,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就有了主心骨,能够高屋建瓴地从教学的内容、目标、方式、节奏、层次等方面把握教学的脉搏,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引导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向预设的教学目标进发。这样的青年教师即使面对大学生的负面反馈意见,也不会全盘否认自己,更不会任由大学生的意志主宰课堂的教学;他们会牢牢守住主导的地位,客观地甄别和判断大学生的意见,吸纳有益的,忽略无益或有害的,使课程教学更上一层楼。

2. 课程意识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必备要素

高校青年教师以课程为中心,致力于课程的系列问题的探索,就能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各个环节创造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学的效果不断检验和改进课程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最终推动课程建设的稳步进行。另外,青年教师保持课程教学的创新劲头,可以避免陷入日复一复毫无新意的教学带来的职业倦怠,切实体会到教学的挑战和乐趣,认识到教学的道路永无止境。这种认识必将激励青年教师不断磨炼教学的功夫,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在职业专业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四、结束语

总之,高校青年教师在高校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处于摸索的入门阶段,会出现种种的教学误区,限制或阻碍教学的良性推进。青年教师初入职场,遭遇挫折和困惑并不奇怪也不可怕,关键是要能够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对症下药。课程意识的缺乏是一种普遍的症结,会导致青年教师无法形成创新、系统、主导的课程意识。因此,青年教师必须要自发自觉地研究课程,形成清晰的课程观,并以此作为指导思想落实到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细节,真正保证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在创新性的长期教学实践中推动课程建设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华聪.从课程意识到教学行为:教师成长的方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2).

[2]王长江,王恩军,李新乡.课程意识的含义、价值与生成[J].现代教育论丛,2007(02).

[3]吴刚平.课程意识及其向课程行为的转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7).

[4]宋建军.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课程意识的建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04).

猜你喜欢

教学误区青年教师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开卷考试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对策研究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