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洪报道中的新闻产品创新

2016-10-31张米卡陶圆王书雨

新闻前哨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新

张米卡++陶圆++王书雨

[摘要]当前“H5”“图形可视化”“微视频”等产品被越来越多的作为新媒体报道手段。荆楚网在这次抗洪宣传报道中,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推出“多交互H5”“时空新闻”“动态图形可视化”等形式多样,易于微传播的视觉产品,为整体抗洪传播“添翼”。

[关键词]抗洪报道 新闻产品 创新

视觉设计的兴起从根本上来说是来自人们对视觉作品的需求和欲望。在新媒体形式下,人们的审美观、艺术价值观以及消费观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因此,视觉设计应发挥自身的特性,以特有的信息传递形式,让受众产生“视觉愉悦”,创作更多的视觉新闻产品。在本次防汛抗洪报道中,荆楚网创新表达,通过新闻产品创新,及时发出抗洪救灾好声音,不断凝集起万众一心战胜洪魔的强大正能量,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一、“动词达词”让防汛小知识更具传播价值

“哇!这个词会动,好有意思”,“看了‘防汛特征水位这个动图就知道啥是设防水位,警戒水位,保证水位,真是一目了然”。这是网友看到荆楚网推出的动态图形可视化产品“动词达词”后的感言。那么是什么视觉产品这么吸引网友呢?

“Motion Graphics”——动态图形。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催生出来的设计元素,为迎合人们与日俱增的审美需求,它丰富多彩的动态类别和动态表现形式使得接受信息成为一种愉悦的享受。

“动词达词”栏目就是运用动态图形这种设计元素,使用设计软件将静态的词汇动起来,辅以文字说明,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防汛小知识传播出去。那么如何让动态图形一看就懂,生动有趣,又利于传播呢?

一是将文字的意形变化作为动态图形的动态类别。根据其意思、意义来进行形状、形象上的变化,来进行词语动态的阐述。词汇的意形动态要求我们必须先了解词汇的意义和意思,然后解构词汇字根,运用大小缩放变化,移动,旋转,分割重组等动效,达到讲清楚词汇意思的目的。

二是明确构建方式。采用逻辑构建,将词汇的易读易懂原则放在首位,重点是将抽象逻辑转化为自己明白,读者理解的图形语言,达到读者的共识和认可的目的,将设计动态图形的思维逻辑转换到读者脑中,在起到丰富视觉元素的同时,达到信息传播的作用,且通过这种逻辑秩序使动态图形产生秩序美。

三是统一构建原则,即明快的信息呈现。动态图形可以理解为由多个静态图形按顺序排列,动图时间越长,则说明静态图形越多,动图的体量越大。而体量大的图片是不适合在互联网传播的。所以在制作动态图形时,要考虑用最短的时间,把信息说明清楚,才能保证动图小而精,简洁明快。在信息视觉化的处理上,可以将复杂的内容简化,将凌乱的结构梳理成层次清晰的结构。动态图形可以通过用视觉的方式快速启动网友的记忆、经验和感知系统,从而搜索到相关信息以确认信息的获知。

四是找准表现形式。动态图形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例如镜头组接,融合实拍与动画的组合,数字视频与图形图像的整合等。而这里我们用了最直接的二维纯色图形与二维纯色图形的组合。他们之间通过运动、色彩、形状变化等产生的动态来形成一个有主题、有内容的动态图形。选择这种形式有三大优势,首先是在二维纯色图形上设计,成本较低,制作周期短,时效性好,符合新闻产品规律。其次是制作方法套用性强,利于产品量化生产。再次是利于移动互联网传播,可灵活发布在各平台上,不论是PC端和移动端。发布平台广就意味着传播渠道多,传播就更具价值。

二、多维度,化繁为简,时空新闻横空出世

我们知道,新闻可以从时间和空间等多个维度对其进行描述。新闻事件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地点也随之转移,新闻会重新描述该事件的另一时间和地点的发展状况,从而形成一系列相关报道。

基于防汛报道时间跨度长,地点分散,信息量大等特点,用传统表现形式全局性的将这些信息进行搜集、聚合和表现并非易事。为了解决这种矛盾,荆楚网特别推出“湖北防汛抗洪时空新闻”。该产品创新探索出一种将新闻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相结合的新闻表达方法。在空间上以互联网地图为载体,通过视觉表达,方便网友更加清晰地了解汛情、水情、灾情,“时空新闻”勾画出湖北主要江河、湖泊、水库、枢纽等水利要素的地理位置,带有极强的科普性。在时间上,通过交互式时间轴,动态呈现防汛重大事件、节点事件,并与事件的地理位置形成交互。在创作时空新闻时,我们要始终把握好“六化”:

1.信息结构化。

这里说的信息结构化更确切地指新闻信息结构化。梳理大量抗洪新闻报道,会发现无数的“结构”会跳到你面前:水位、受灾面积、财产损失、受灾人数、安置点数等等。不同于传统报道以故事为中心的观念,时空新闻更注重以结构化数据为中心,也就是说可以将采集的数据切开、分片置入我们规定好的自动格式中,以便后续使用。例如我们每天会让记者提供水情、灾情、汛情的数据,而这三个要素已经在时空新闻的格式中预留好了,那么我们收集到的水情、灾情、汛情的数据就是按时间结构化的数据。我们前期也会告诉记者,我们需要哪些机构化的数据,这样记者的采访目的也会更加明确。

2.维度多元化。

维度指的是独立的时空坐标的数目。而在这里,指的是结构化数据坐标的数目。就像上面所说的,我们将信息结构化后,可以得到很多信息维度,时空新闻正是处理多维度信息的高手,而对于传统报道来说,一篇文章是很难表达多维度信息的,这正是时空新闻的优势。

3.形式简洁化。

相较于传统媒体报道,时空新闻以更简洁的方式呈现信息,没有大篇文字,更多的是逻辑性和具象化。目前,新闻已进入读图时代,而时空新闻中所包含的信息比一般的图片更加丰富,互动性、趣味性也更强。

4.阅读高效化。

时空新闻趋于立体化,这种分层显示不同类别信息、多层信息叠加显示的形式,使用户能够得到更加精细化的阅读体验。同时,面对现在海量信息,受众须要更加高效地接收信息。时空新闻以最直观的形式呈现整体新闻,又能根据用户的指令得到局部详尽信息,杜绝其他信息干扰,带来更高效的阅读体验。

5.视觉扁平化。

在视觉设计上,遵循轻阅读的理念,运用扁平化设计,去除冗余、厚重和繁杂的装饰效果。具体表现在去掉了多余的透视、纹理、渐变以及能做出3D效果的元素,这样可以让“信息”本身重新作为核心被凸显出来。同时在设计元素上,则强调了抽象、极简和符号化。不仅如此,由于图形去除了多余的效果,图像物理大小缩小了,那么在浏览器端打开的速度就更快了,运行效率就更高了。

6.交互简易化。

互联网新闻产品,除了要有新闻性,信息量,还需要有很好的“用户体验”和“可用性”。而交互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这两者。交互设计改变了设计中以物为对象的传统,直接把人类的行为作为设计对象。在制作时空新闻时,我们始终以“简操作,好上手”为努力方向。在不显示任何操作说明的情况下,能让受众一看就知道怎么操作。时空新闻的交互,我们从确定参与者、定位行为动机、规划行为过程、营造场景等角度入手,有目的的研究用户行为和过程,做好视觉牵引,尽可能去掉冗余庞杂的行为干扰,努力将交互简易化。

三、重视觉、强交互,让H5传播爆发“洪荒之力”

Html5,也就是html协议的第五个版本。H5会火,简单来说有三点原因,一是html标准统一,大大降低了学习和开发成本。二是移动端设备迅速普及,html5能很好解决网页兼容性的问题。三是微信等移动端社交媒体的流行,使html5作品可以轻松在朋友圈分享,形成几何级增长传播效应。

2015年至今,H5已经成为新媒体报道最重要手段之一。大批第三方H5制作平台的出现,使得技术不再是问题。以前设计师设计出的效果无法实现的窘境已不在。

那么如何利用好第三方平台,在移动端泛滥的H5中脱颖而出呢?这是抗洪H5产品须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1)重视觉,用震撼的图片和音乐烘托气氛。

读图时代,最重要的就是图片的质量,能打动自己的图片才能打动受众。H5《致敬向险而行的子弟兵!——写给正奋战在抗洪抢险前线的人民子弟兵》是荆楚网抗洪报道中传播力最强的H5之一,点击量破千万。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图片的震撼程度作为重要的标准,配上感人的音乐,让受众在视觉和听觉上得以双重震撼,触发受众情感,引发共鸣。另外,用好第三方平台—“兔展“的分享动态标题的功能。将标题设置为“我是第{几}位向人民子弟兵敬礼的人”,这种标题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感。因敬礼人数多,很多用户因看到标题敬礼人数多而产生从众心理,故点击分享。

(2)强交互,注重场景的应用。

场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发生的行动,或者说因为某种关系构成的一个画面。而对于互联网新闻产品来说,产品已经成为场景下的体验。具体就是场景是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我们制作H5要考虑是谁在什么场景下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是我们给出的解决方案。而交互设计,正是在场景中强化产品功能的,明确解决方法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创作H5《大大叫我来巡堤》时,就融入了场景的概念。我们假设场景在抗洪一线,站在巡堤者的角度,对巡堤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科学归纳和梳理,加入了将防汛工具一个个放到工具包的交互行为,让防汛小知识得到科普,做到“好玩、实用、易记”,对巡堤新手有指导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场景设置,加上原创歌曲,H5的传播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发布当日点击量就突破20万,7月底,点击量突破40万。

参考文献:

[1]唐春燕:《动态图形设计中的视觉信息呈现》,汕头大学 2011年学位论文

[2]辛向阳:《交互设计的哲学思考》,《设计》 2014年5期

[3]朱宇婷、钱琳:《浅谈扁平化设计的构成要素》,《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4年11期 <\\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6-2\BBBB-.TIF>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