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计算背景下的我国信息服务业转型方向

2016-10-31尹丽英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服务业背景信息

魏 明,王 杏,尹丽英

(西安邮电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1)



云计算背景下的我国信息服务业转型方向

魏明,王杏,尹丽英

(西安邮电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1)

基于信息服务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和信息生态系统理论,通过对中国信息服务业的现状及云计算背景下信息服务业转型的必要性分析,构建了云计算背景下的信息服务业信息生态系统,进而从信息环境、信息提供、信息人等方面,提出中国信息服务业向信息环境更加优越、信息提供更加符合需求以及信息人更加专业化等转型方向。

信息服务业;云计算;信息生态系统;转型

信息服务业是以信息资源为基础,运用信息加工机器,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研究、存储、传递、提供和生产,并将结果提供给用户,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经济行为[1]。国家统计局在经济新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1)中提到,信息服务业主要包括了信息传输业、软件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目前学术界对信息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业集群网络特征[2]与集群发展模式[3]、信息服务业创新模式[4]及其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研究[5]。本文拟运用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拟构建云计算背景下信息服务业生态系统并对信息服务业的转型方向进行分析。

1 云计算背景下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剖析云计算背景下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是提出其转型方向的基础。

1.1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

信息服务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发展活跃、增值效益高的产业之一。当前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从行业发展规模数据可知:2010年至2013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行业增加值分别为8 950.8亿元、10 181.5亿元、11 799.5亿元以及13 549.4亿元;以行业从业人员以及法人单位数为例,至2014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就业人数到达336.3万人,其中非国有企业以及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为298.0万人,法人单位数达289 162个[6]。总体而言,我国信息服务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1.2云计算背景介绍

云计算是不同于分布式计算、网络计算以及对等计算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式,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具有资源租赁、应用以及服务外包等优势[7]。云计算服务能够提供更廉价资源,灵活性强,在环保、用户成本节约方面有优势,降低了硬件资源闲置和利用率较低的风险[8]。

1.3云计算背景下我国信息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云计算背景下,我国信息服务业在信息环境发展、信息需求及信息人素质方面尚存有问题。

1.3.1信息环境发展不够完善

从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外部环境看,一方面,技术环境变化快,云计算的产生是信息技术史上一次划时代的进程,对信息服务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目前我国信息服务业未能充分利用新技术,存在重复建设问题[9],不同云服务供应商不能实现数据合作共享;另一方面,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国致力于将信息服务与各行业融合,纷纷制定了信息化战略,如美国提出建立“智慧地球”战略[10],德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强国”战略[11],日本政府提出“i-Japan2015” 中长期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等[12]。可见,信息服务业是各国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内部看,信息服务产业资金投入力度虽然不断加大、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但还存在明显问题,例如我国信息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规模不大,融资力度较弱,创新性较低;由于信息服务提供商与信息消费者关系的扭曲,导致信息消费者视信息服务提供商为垄断者,每个行业尚未形成自己的云系统[13]。

1.3.2信息需求发生改变

云计算背景下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不断变化,例如,用户在消费信息更加注重信息的及时性、在不确定的时间内进行信息消费、要求获取信息更便捷、同种信息也会被不同类型的用户需要等[14]。因此,面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往信息统一定制,信息滞后等问题需要解决,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信息服务提供商与信息消费者的关系不协调,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被视为政府控制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三网相互独立、各网均有独立的监管体系[9],这种服务关系不能满足用户对信息的要求,未能充分发挥云计算的公共性资源优势,降低企业的碳足迹[15]。

1.3.3信息人素质有待提高

信息人是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进行良性循环的根本,其素质决定了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质量。由于我国信息服务业起步较晚,导致不同信息人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信息生产者数量大,囊括了各个行业、个人以及机构,但其素质参差不齐[3];二是我国信息管理者主要为各个信息服务企业,企业内部人才布局不合理,缺乏高素质人才。公司制度、薪酬不够合理,人员流动和流失情况严重,导致我国信息管理滞后[9];三是信息分解者从业人数数量较少、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导致虚假、过时的信息无法及时删除[3]。因此,由于信息消费者数量大,追求个性化信息消费,导致信息获取渠道复杂,无法有效甄别。

2 构建云计算背景下信息服务业生态系统

依据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云计算背景下信息服务业生态系统,对我国信息服务业转型方向提供理论支撑。

2.1信息生态系统理论

信息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信息人、信息分别是信息服务业生态系统的主体与客体;信息环境是信息服务业存在的基本条件;信息生态系统如同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具备生态系统的诸多特征[16],是相互作用的多元素复合体。信息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以及管理者,同时具有信息链、信息网、营养级等特征,需要输入、传递与消费信息,信息生态系统不断追求一段时间内的动态平衡。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不同个体组成一个种群,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群落与群落之间都存在竞争或协同作用。

2.2云计算服务模式

云计算的发展为信息服务业转型提供了技术平台,能够突破地域阻碍、高能耗、无法精细化发展等瓶颈。借助云计算供应商提供的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典型服务形态,可以构建协同创新驱动的云计算服务模式[3]。从图1可看出,云计算服务能提供通用的通过浏览器访问的在线商业应用,软件和数据可存储在数据中心,或使用远程服务器来存储数据和软件。

图1 云计算的数据访问与应用

2.3云计算背景下信息服务业生态系统构建

云计算背景下信息服务业生态系统由3个要素组成,作为主体的信息人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消费者、信息分解者和信息管理者等;良好的信息环境是我国信息服务业生态系统进行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当信息环境有利于信息服务业发展时,该系统才能实现发展→平衡→再发展的良性循环。

云计算背景下信息服务业生态系统中的个体与种群,可以是信息生产者、信息管理者、信息消费者或信息分解者。个体与个体之间,种群与种群之间相互协调、相互竞争。多个信息个体可形成信息种群,多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之成为信息群落,多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信息生态系统(如图2所示)。信息生产者将生产信息上传到云平台后,有用信息由信息管理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虚假无用的信息会直接被信息分解者删除或屏蔽。信息管理者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由信息消费者进行使用;同时,信息管理者和信息消费者产生的垃圾信息被信息分解者所删除。多个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群落可以组成一个行业信息服务生态系统,所有行业的大小生态系统构成全国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地域对于信息服务业的影响逐渐减弱。目前开始建立以行业为准的云服务,如电子商务云,教育云、政务云等,各种云服务业构成了一个大的云服务。云计算信息生态系统具有互利共生、自我调节、开放性等特点,适合我国信息服务业的未来发展。

图2 云计算背景下信息服务业生态系统

3 云计算背景下我国信息服务业的转型方向

依据构建的系统,分别从其构成要素给出我国信息服务业的转型方向。

3.1向信息环境更加优越转型

从信息环境来看,云计算为信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信息技术环境。由于云计算具有海量数据,便于存取,异构数据共生等特点,可实现数据实时存放和读取,每个行业对于信息服务业的需求将更加专业化和差异化,这就需要信息服务内容更具体,要满足每个用户对于信息服务的个性需求。在信息服务业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信息服务业在云计算平台上逐渐形成一个平衡稳定的信息生态系统(如图3所示)。

图3 云计算下信息服务业内容优化流程

3.1.1信息服务数据合作共享

信息服务业生态环境是一个不同云服务供应商在不同客户间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动态平衡环境。云服务供应商间相互合作、资源交叉共享、互帮互助以及共同创新可以实现云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有效开发利用。信息服务业生态系统为信息流动建立了最佳平台,使供应商和客户获得准确信息;同时也给信息服务环境带来信息再利用的机会。各个行业的客户将数据信息输入到不同的云服务供应商,由于不同云服务供应商进行合作共享,实现数据交换共享,不管客户使用哪种云服务,都会享受到全面的信息服务,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也会更加稳定。

3.1.2信息服务与各行业深度融合

随着信息基础建设不断加强、云计算环境不断优化,我国信息服务能力将不断加强,信息化服务于工业化,促进工业化水平提升,工业化的大规模发展能促使信息化建设[17]。云计算不断成熟,提供了快捷、全面的技术平台,信息服务业加快了不同地域的同一产业的信息交流,对我国信息化的实现具有重大作用,有利于信息化与各行业融合的良性循环。

3.1.3信息服务内容多样化

云计算按照行业应用分类颇为广泛,教育云、医疗云、政务云是典型构成,近年增加了金融云、工业云、电子商务云等新的行业云[18],但各种云还处于概念阶段。我国信息服务内容应更加多样化,未来每个行业会形成自己的云信息生态系统,每个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特点[13]。信息服务内容的多样化,能够优化各子信息生态系统的内部环境,使子信息生态系统内部环境更加适合有效信息的传递与利用。

3.2向信息提供更加符合需求转型

信息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信息产品的服务特性,我国信息服务业在云计算背景下能够对信息产品服务进行调整和改进。

3.2.1信息服务个性化

我国信息服务需求呈现上升趋势,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达2.2万亿;2014年信息消费额2.8万亿[19];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将超3.2万亿[20]。在信息服务业生态系统中,用户随时进行信息消费,庞大的消费群体具有庞大的数据量和数据类型的需求,每个人对信息的要求不同,这就需要信息服务业必须具有多样性,从而提供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服务,差异化地为用户服务。

3.2.2信息服务低碳化

关于环境与能源的研究结果表明,将企业应用程序迁移到云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碳足迹达90%[15]。由于云计算是一种公共性资源,可使企业用户降低能耗、降低硬件要求、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赖,也可限制资源冗余。可见,云计算的内资源利用率将会远远大于传统的资源利用率。信息服务业生态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良性循环、及时消除冗余数据,对信息数据进行更新、删除与修改,实现信息服务的低碳化。

3.3向信息人更加专业化转型

由于信息服务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必定会淘汰低素质的信息人,例如信息生产者更加注重生产高质量、高水平的信息,信息传递者也会对信息进行择优传递,信息管理者更能有效甄别虚假、过时以及冗余等垃圾信息,信息消费者能够加强自身对有效信息的使用效率以及对垃圾信息的排除机制[21]。信息人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缓慢过程,云计算背景下信息服务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信息人的优化过程,使各类信息人素质、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4 结语

运用信息生态系统理论,对我国信息服务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构建云计算背景下的信息服务业生态系统,提出信息环境更加优越,信息提供更加符合需求、信息人更加专业化等转型方向,从而促使我国信息服务业能够更加平衡、快速发展。

[1]李南南,孙秋碧.信息服务业的概念及范围初探[J/OL].现代情报,2007,27(12):69-70,74[2016-05-02].http://dx.chinadoi.cn/10.3969/j.issn.1008-0821.2007.12.025.

[2]胡平,石娟,焦阳,等.长三角信息服务业集群网络特征及其动态发展[J/OL].科研管理, 2016,37(2):55-62[2016-05-04].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kygl201602007.

[3]滕雪宏,吴应良,李成安,等.基于信息生态视角的现代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J/OL].科技管理研究,2015,15 (15) :165-171[2016-05-01]. http://dx.chinadoi.cn/10.3969/j.issn.1000-7695.2015.15.032.

[4]姚伟,张榕榕,刘丽敏,等.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创新模式研究[J/OL].图书情报工作, 2015,59(17):47-55[2016-05-05].http://dx.chinadoi.cn/10.13266/j.issn.0252-3116.2015.17.007.

[5]周志丹.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研究[J/OL].浙江社会科学, 2012,2(2):34-38,57[2015-05-08].http://dx.chinadoi.cn/10.3969/j.issn.1004-2253.2012.02.005.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M/OL].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2016-5-20].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5/indexch.htm.

[7]林闯,苏文博,孟坤,等. 云计算安全:架构、机制与模型评价[J/OL]. 计算机学报,2013,36(09):1765-1784[2016-05-02]. http://dx.chinadoi.cn/10.3724/SP.J.1016.2013.01765.

[8]钱文静,邓仲华.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J/OL].图书与情报,2009,4(4):47-52[2016-05-18].http://dx.chinadoi.cn/10.3969/j.issn.1003-6938.2009.04.011.

[9]卢小宾,高欢.三网融合中的信息生态问题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6):30-35,49.

[10]梅方权.智慧地球与感知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分析[J/OL].农业网络信息,2009,12(12):5-7,21[2016-05-18].http://dx.chinadoi.cn/10.3969/j.issn.1672-6251.2009.12.001.

[11]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德国《数字议程(2014—2017)》解读 打造未来数字强国. [P/OL].2014-11-26[2016-04-20].http://gongkong.ofweek.com/2014-11/ART-310045-8420-28906625.html.

[12]于凤霞.i-Japan战略2015[J/OL].中国信息化,2014,237(13):13-23[2016-5-19].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xxh201413006.

[13]杨世信.知识转移视角下企业间组织结构转移案例研究[J/OL].科研管理,2013,34(11):78-86[2016-05-18].http://dx.chinadoi.cn/10.3969/j.issn.1000-2995.2013.11.010.

[14]李玉海,汪银霞.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消费需求探析[J/OL].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 4(4):43-46[2016-05-15].http://dx.chinadoi.cn/10.3969/j.issn.1005-8214.2015.04.012.

[15]GOCN. 云计算让企业变得更绿色. [EB/OL]. 2013-02-21 [2016-05-22]. http://www.jifang360.com/news/2013221/n147445341.html.

[16]Bertalanffy von. General System Theory[M]. NewYork: George Breziller,1973:33.

[17]魏明,李星辰,邱钰茹.两化融合评价体系比较分析[J/OL].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4,19(1):103-110[2016-05-19].http://dx.chinadoi.cn/10.13682/j.jssn.2095-6533.2014.01.022.

[18]余江,万劲波,张越. 推动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J/OL].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30(2):181-186 [2016-05-20]. http://dx.chinadoi.cn/10.16418/j.issn.1000-3045.2015.02.006.

[19]米瑞. 信息消费产业迎爆发式增长 2015年将超3.2万亿元. [EB/OL]. 2015-08-06 [2016-04-22]. http://news.sina.com.cn/o/2015-08-06/162232179298.shtml.

[20]黄欢.刘江.外媒:中国2015年信息消费额达3.2万亿元. [EB/OL]. 2016-03-28[2016-04-22] http://news.163.com/16/0328/11/BJ872CF400014AEE.html.

[21]张旭.网络信息生态链形成机理及管理策略研究[D/OL].长春:吉林大学,2011. [2016-04-21] http://d.wanfangdata.com.cn/Thesis/J0050646.

[责任编辑:汪湘]

On the transition direc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loud computing

WEI Ming,WANG Xing,YIN Liy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Xi’an 710121,China)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ecology system, and that information services industry will meet a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under the cloud background are analyzed, and an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ecosystem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cloud computing. Then, some suggestions on transi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which a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persons, such as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more superior, information satisfying more demand, and information personnel more specializ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cloud computing, information ecology system, transition

10.13682/j.issn.2095-6533.2016.05.018

2016-06-11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2015D043);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6KRM036);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W2015-04)

魏明(1971-),女,博士,教授,从事产业组织绩效评价研究。E-mail: shyly@xupt.edu.cn

王杏(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经济。E-mail: 245240281@qq.com

F279.23

A

2095-6533(2016)05-0095-05

猜你喜欢

服务业背景信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