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10-29吴艳香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19期
关键词:乡镇企业针对性城镇化

吴艳香

(宁化县环境监测站,福建 三明 365400)

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吴艳香

(宁化县环境监测站,福建 三明 365400)

增强城镇化建设是我国为了更好的提升乡镇农村生活质量而采取的一项针对性的措施,对于全面的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缩小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差距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直接的影响到城镇化的总体效果,不利于生态友好型国家的构建。本文从当前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分析了导致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增强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0 引言

城镇化建设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但是其带来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的突出,直接的影响到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质量,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全面的实现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的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生态环境保护实际意义。

1 当前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1.1 垃圾污染、生活污水问题较为严重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在较好的达到城镇化发展目标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城市中生活,根据2015年年底全国人口统计数据表明,截至到2015年12月我国城镇居住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7.5亿人,城镇内人口数量超过农村人口。在城镇内人口的大量聚集,给整个城市带来了非常大压力,再加上很多新建的城市内并没有完整的排水系统,严重的污染了农田、土壤及土质等。垃圾处理不够完善,多数城市内并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更别谈无公害处理,大部分的生活垃圾均采用露天堆放、填埋等方式处理,严重的污染了城市的土壤与空气,给城市的形象也带来较大的影响

1.2 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近些年来,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已经成为了水土流失多发的国家之一,治理的力度与范围仍旧需要增强,严重的威胁到我国生态环境。水土流失严重与当前城镇化建设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特别是随着对农村开发力度的不断增加,各种楼房、机场、铁路等大面积的建设,严重的威胁到生态环境的安全,再加上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环保意识较为欠缺,很多植被在受到破坏之后并没有及时的进行补充,地表裸露的面积不断的增加,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城镇化建设毁坏森林的情况,很多固体的建筑废渣等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1.3 养殖场粪便污染较为严重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养殖行业的进步,这对于提升城镇化的效果,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量养殖场的建成,由先前的分散进行养殖转变为了现在的集中养殖,但是其带来的粪便问题也日益的凸显出来,除了小部分被农田吸收之外,多数仍旧暴露在空气中,严重的污染了水源、土壤及空气,给人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同时,因为技术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这些本来可以使用的粪便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使用,出现了资源浪费的情况。

1.4 乡镇企业的污染较为严重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很大一批的企业从农村建成,并成为了支撑当地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但是由于这些乡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总体的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的方式较为粗放,再加上他们受到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的限制,不能购买先进的生产装备,导致在这些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废渣、废气、废水等,同时这些企业的管理人员总体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不能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相关必要的污染处理措施也不够健全,存在不道德排污的情况,导致乡镇企业的污染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效果的重要污染源。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我国乡镇企业的废水排放量每5年增加1倍,其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非常的大。

2 导致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出现问题的原因

2.1 环境保护的意识较为单薄

当前导致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较为单薄有着直接的关系,过多的追求一些短期的利益,并没有长远的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再加上经济利益的诱导,进一步的加剧了这种情况。

2.2 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导致很多已经出现了污染的企业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很多政策文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旧以导向性为主,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没有给出,导致了很对环境保护条例并不能有效的落实。

2.3 技术水平较为落后

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直接的影响到很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力度,而城镇化过程中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情况较为突出,很多乡镇企业的发展过多的追求规模效应,而忽视了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从而导致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3 增强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3.1 增强法制建设,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对于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全面的增强法制建设,能够起到较强的约束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制定出针对城镇化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在各个地区内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生态环境整治活动。全面的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统一规划的原则,落实谁污染谁治理的责任体系,对于出现的各种影响生态环境的行为必须加大处置力度,特别是对于一些已经发生污染的行为,必须针对性的进行打击,提升其违法成本。另外,各地区的政府在进行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全面的平衡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各个地方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大框架内,针对性的出台一些地方性的规章制度,有效的填补国家法律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漏洞,使法律法规可以更好的约束乡镇企业的排污等行为,更好的促进城镇化的良性发展。此外,必须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在具体的实施中,可采用宣传条幅与公益广告相结合的方式,让人们在享受到到城镇化给自己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能够主动的保护生态环境。

3.2 进一步的推行生态农业,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推行生态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人口与城镇化建设、环境与资源等方面的矛盾,还可以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农业为在改善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下,遵循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的规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系统工程的方式,对农业发展模式采用集约化经营,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具体的实施中,地方型政府应当多鼓励人民采用有机肥料,更好的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同时根据当前乡镇企业较为分散、经营方式较为粗放的特点,政府应针对性的对产业的结构进行优化,将城镇化发展与乡镇企业的发展有机的统一起来,构建出具有较强规模的乡镇企业园区。通过集中化经营,可将乡镇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进行统一的处理,提升处理的效果,控制总的排放总量,从根本上实现乡镇企业污染问题。此外,针对性的出台相关的鼓励无污染的产业发展,大力的发展绿色产业,这对于增强城镇化的效果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3 科学规划城镇化

科学规划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的必选道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首先对城镇化中工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进行积极的调整,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以当地的资源承受能力与环境容量相一致,特别是在一些市区应尽量的减少第二产业的数量与规模,对已经出现的企业应进行针对性的治理。同时,工业布局要按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目标去建设。新建的工厂要向城镇规划的工业区集中,工业企业要远离商业区和住宅区,工业区严禁建立在城市上风向、旅游风景区、环境脆弱地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要建立大面积绿化隔离带。

4 结束语

综上分析,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较为突出的,同时导致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原因也是多个方面引起的,不同的地区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亦不同,这就需要各个地区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自身存在的环境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仅要保证自身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还应当提升自身的镇化的质量,全面的实现环境保护。

[1]刘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沈阳市为例[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11)∶46-48.

[2]姚志春.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以甘南州为例[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4(01)∶73-79.

[3]陈璇.把握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的三大契合点——我国生态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91-94.

[4]曾捷.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基于贵州城镇化建设情况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5(17)∶218+221.

[5]顾华详.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兼论加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的若干问题[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1(03)∶6-17.

10.16640/j.cnki.37-1222/t.2016.19.241

猜你喜欢

乡镇企业针对性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加州鲈烂身病因复杂,准确诊断,针对性用药十分重要
新时代乡镇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新形势下乡镇企业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乡镇企业法》废止的理由
乡镇企业成为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新安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调查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