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州产业结构演化探究

2016-10-27李亚红

2016年28期
关键词:演化大理州产业结构

李亚红

摘 要: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反映了经济发展的状态的变化。以大理州2005年至2014年相关数据研究大理州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原因,从而为大理州产业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理州;产业结构;演化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其演化过程揭示了经济发展阶段及水平。三次产业分类法及资源密集分类法与国际标准分类是目前主要的产业结构分类法,本文在研究大理州产业结构时,使用的是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产业结构主要目的是了解国民经济产业各个部门间关系,诊断产业发展的趋向,及时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一直以来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国内外学者[1-3]对产业结构演化的研究较为成熟。本文就大理州2005年至2014年三次产业比重变化及产业多元化状况,对大理州产业结构演化进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

以大理州2005年至2014年三次产业产值数据,探究近大理州产业结构的演化状态;以大理州12个县、市2005年及2014年三次产业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出县域产业结构的产业的变化。以大理州12个县、市的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分析各个县、市产业结构多样化程度。

三、产业结构演化过程

(一)整体过程

大理州2005年至1014年(图1),一产产值达到了176.60亿元,是2005年的2.59倍;二产产值到达了343.58亿元,是2005年的4.39倍;三产产值达到了312.15亿元,是2005年的3.52倍。产业结构演化整体过程呈现出一产比重下降,二产波动上升,三产趋于稳定的状态。2005年大理州三次产业比重为29.01:33.30:37.69,2014年比重为21.22:41.28:37.50,三次产业由“三、二、一”转向“二、三、一”结构,较为符合现阶段大理州经济发展特点。

(二)内部过程

总的来看,大理州12个县、市一产比重都呈现降低,二产比重增加,三产比重波动幅度较小的趋势。三次产业比重来看,一产比重变化均为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云龙县,幅度最小的是大理市;二产比重变化均为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鹤庆县,幅度最小的是宾川县;三产比重有下降有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宾川县,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鹤庆县。从各个县、市的产业结构来看,2005年12个县、市中,有5个县为“一、三、二”结构,1个县为“一、二、三”结构,3个县为“二、一、三”结构,2个县为“三、一、二”结构,1个市为“三、二、一”结构。2014年,有2个县为“一、三、二”结构,7个县、市为“二、三、一”结构,2个县为“三、一、二结构”,1个县为“三、二、一”结构。

四、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

从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①来看(表2),12个县、市都呈现出了产业发展多样化、产业结构趋于多元,但整体水平偏低。2005年,大理市是大理州产业多元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宾川县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最低;2014年,大理市是产业多元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且增幅最大,宾川县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最低,增幅最小。大理州2014年多元化系数为4.71,低于全省水平6.44。

五、结论

从大理州产业结构演化的整体过程来看,目前,大理州仍处于区域发展成长阶段中的工业化阶段。由于大理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呈现出一产产值不断攀升,比重大幅下降的形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二产仍旧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因此大理州二产比重出现了波动上升的状态;近些年大理州大力发展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产业,三产产值实现较大增长,三产比重较为稳定。从大理州产业结构演化的内部过程来看,内部差异缩小,各个县、市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这与近些年大理州对产业调整的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例如:宾川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水果产业,进一步推动相关二产、三产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2014年一产产值位居全州第一,达到了36.61亿元。从大理州产业多元化程度看,大理州经济总量小,一产占比重仍较高,产业多元化发展仍有巨大空间。(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注释:

① ESD=∑(P/P,S/P,T/P)其中ESD为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P为第一产业产出,S为第二产业产出,T为第三产业产出。

参考文献:

[1] 乔为国,周卫峰.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特征及解释[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1)

[2] 汪海飞,乔家君.开封市产业结构发展演化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

[3] 杨家威,乔家君.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与机理探究[J].经济地理.2013(9)

猜你喜欢

演化大理州产业结构
大理州湿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与建议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产业结构
推动大理州现代奶业跨越发展的对策建议
大理州试验推广斑点金标免疫渗滤诊断技术
大理州转型升级做强核桃产业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