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HSK词汇大纲(1级-3级)中的多音字归纳及教学建议*

2016-10-27

高教学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多音字大纲读音

郭 芃

(天津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天津 300074)

新HSK词汇大纲(1级-3级)中的多音字归纳及教学建议*

郭 芃

(天津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天津 300074)

文章将新HSK词汇大纲(1级-3级)中出现的多音字进行了统计与归纳,并根据该阶段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及心理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多音字教学建议,期望为对外汉语教师日后的多音字教学及初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的多音字学习提供帮助。

新HSK词汇大纲;多音字;对外汉语教学

多音字,即一个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在字义、用法、词性等方面往往有所不同,因此,多音字也被称为多音多义字。王海芩(2015)曾统计过《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所收的3500个常用字中,多音字占13.65%,个别字的读音有四五个之多。这充分说明了多音字不仅使用广泛,而且很重要。因此,学习和掌握多音字的读音及用法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多音字教学应该引起广大对外汉语教师的重视。

作者对目前国内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使用较为广泛的几部教材进行了分析,发现课文及生词中多音字的出现频率并不高。为使多音字教学更有针对性,作者对新汉语水平考试词汇大纲(以下简称新HSK词汇大纲)一级至三级的全部词汇(共600词)进行了分析,将其中出现的所有多音字进行了统计与归纳。希望为面向初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的对外汉语教师在日后开展教学时提供帮助,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表1 新HSK一级词汇大纲中出现的多音字

一、新HSK词汇大纲(1级-3级)中出现的多音字

表2 新HSK二级词汇大纲中出现的多音字

2015年,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对2009版HSK大纲进行了修订,对词汇大纲也进行了调整。新版词汇大纲新增了三个部分,分别为“附表1:重组默认词”、“附表2:减字默认词”和“附表3:特例词”。由于3个附表中的词语均是由该级别词汇大纲中的词语减字或重新组合而来,其中的多音字与词汇大纲已列出词语中出现的多音字重复率较高,因此,作者下文所列出的新HSK词汇大纲(1级-3级)中出现的多音字表格未将词汇大纲附表内容统计在内。

表3 新HSK三级词汇大纲中出现的多音字

二、对新HSK词汇大纲(1级-3级)中多音字出现频次的统计

新HSK词汇大纲中出现的词汇基本涵盖了该水平汉语学习者在日常交际、课堂学习及参加考试所需要掌握及熟练运用的所有词汇。不可避免的是,在学习者参加新汉语水平考试(HSK)时会遇到一些超纲词,但由于超纲词的出现并无规律可循,因此,文章只针对新HSK词汇大纲(1级-3级)中出现的词汇做统计分析,不涉及对超纲词的分析。

为更直观地表现多音字在词汇大纲中出现的频率之高,作者采用了如下统计方法:在新HSK词汇大纲(1级-3级)中每出现一个多音字,计1字次。例如:如果一个词语由两字构成,其中一字为多音字,计1字次;如果一个词语由两字构成,且两字均为多音字,计2字次。按照以上方法,经过作者的归纳及统计,多音字及包含多音字的词语在新HSK词汇大纲(1级-3级)中出现的次数如表4所示。

由于每个级别的词汇大纲仅列出相较于上一级别新增的词汇,因此,具备该级别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应该实际掌握的词汇总数为该级别词汇数与上一级别词汇数的总和。例如,具备新HSK二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应掌握的词汇总数并不仅限于新HSK二级词汇大纲所列出的150词,而应该是新HSK二级词汇大纲(共150词)与一级词汇大纲(共150词)的词汇总和,即300词。根据汉语学习者应掌握的词汇总量,作者计算了包含多音字的词语在词汇大纲中所占比例,如表5所示。

由此可见,包含多音字的词语在新HSK一级至三级每个级别所需掌握的词汇总数中所占比例均超过了20%,其中,三级甚至高达24.33%。因此,针对初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开展多音字教学非常重要。

三、针对新HSK词汇大纲(1级-3级)中多音字的具体分析

作者将新HSK词汇大纲(1级-3级)中出现多音字进行了更细致地归纳,统计数据如下:

新HSK一级词汇大纲中共出现多音字36字次,全部多音字均在该级别词汇大纲中仅出现了一种读音。

新HSK二级词汇大纲中共出现多音字36字次。其中,仅出现了一种读音的有33字次,出现了两种读音的有3字次,均为同一个字“上”。统计发现,有9字次在一级词汇大纲中已经出现过,分别为“打、大、车、好、上、说、什、么”这8个字。除了在“早上”和“晚上”这两个词语中,“上(shang)”的读音与一级词汇大纲中不同,其余几个重复出现多音字的读音均与一级词汇大纲中相同。

新HSK三级词汇大纲中共出现多音字88字次。其中,仅出现了一种读音的有64字次,出现了两种读音的有24字次,分别为“了、地、发、还、为、相、行、要”这8个字。另外,有23字次在一级或二级词汇大纲中已经出现过,且读音相同,分别为“了(le)、打(dǎ)、么(me)、分(fēn)、兴(xìng)、系(xì)、还(hái)、得(de)、见(jiàn)、上(shàng)、为(wèi)、间(jiān)、要(yào)、中(zhōng)、车(chē)”这15个字。还有18字次多音字在一级或二级词汇大纲中虽然也已出现过,但与三级词汇大纲中出现的读音不同,分别为“好(hào)、便(biàn)、过(guò)、还(huán)、几(jī)、教(jiāo)、了(liǎo)、长(zhǎng)、乐(yuè)、着(zháo)、只(zhǐ)”这11个字。

表4

表5

四、面向初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的多音字教学建议

(一)先易后难原则

备考新汉语水平考试一级至三级的学生均处于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因此,学习者学过的汉字及词汇数量都比较有限。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对日后的汉语学习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多音字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先易后难”的教学原则,先将多音字在课本中出现的读音及意义教给学生,先将多音字常用的读音教给学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再教该字的其他读音及意义。例如,某些多音字在课本中仅出现了一种读音,为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在对该字进行首次教学时不要把其他读音一起教给学生,但可以告诉学生该字是多音字,还有其他的读音。这样既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该字为多音字,又能使学生日后学习该字的其他读音时更易于接受。

(二)循序渐进原则

汉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多音字的学习更是如此。作者认为,广大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多音字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遇到一个多音字,就学习一个;出现了一种读音,就先教一种读音。而不应该每遇到一个多音字就把该字的全部读音及意义一起教授给学生。学生不仅难以通过一次学习就掌握该字的全部读音及意义,而且容易对该字的不同读音产生混淆,岂不事倍功半。尤其是在该级别的词汇大纲中只出现了一种读音的多音字,既然大纲中只出现了一种读音,就说明处于该学习阶段的学生只需要掌握一种读音,其他读音可以等到学生学习汉语时间更长,汉语水平更高时,再进行学习。针对大纲中已出现了两种读音,但还有第三种甚至第四种读音的多音字,教师也可以采用这一教学原则。

(三)及时重复原则

通过对新HSK词汇大纲(1级-3级)中出现多音字的统计与归纳,作者发现,一些多音字不仅在一个级别的词汇大纲中出现,还在上一级别的大纲中出现过。遇到这类多音字时,教师应该在教学时遵循及时重复的原则,在教授学生新词的同时,带领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词语。尤其是第二次出现但与首次学习时读音不同的多音字,教师更应该在教授新读音的同时,带领学生及时复习以前学过的读音及词义,做到“温故而知新”。及时重复原则还应运用于生词朗读环节中,教师在讲授完词语的意义之后,可以带领学生大声朗读2-3遍,或者采用分组朗读、依次朗读等方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多次重复,以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

(四)选择性教学原则

选择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多音字教学过程中,应该有选择地教授多音字的一种(或两种)读音及意义,而不是一味地只以课本出现的读音及意义作为教学依据,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某些多音字除了课本中出现的读音外,仅有另外一种读音,并且只出现在特定的一个或几个词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上课时的学习热情等因素综合考虑,将另一读音作为补充知识简要介绍给学生。又如,某些多音字在作为姓氏时有其他读音,教师可以在该字的教学过程中将这种读音作为文化点来介绍,既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

相反,有一些多音字除了课本中已出现的读音外,还有其他读音,但这种读音仅出现在某些特定的地名或一些生僻词中。基于初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现有的知识储备及可交际的话题范围,他们可能在短时间内并不会用到这些地名及生僻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便无需特意强调该字为多音字,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五)趣味性教学原则

多音字教学属于词汇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在备课阶段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或文化知识设计教学游戏。在学生掌握了多音字的第二种读音之后,教师还可以将区分多音字不同读音的技巧教给学生,如:按照词性或词义区分读音。另外,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一个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和用法集中到一起,编写成便于记忆的口诀或有故事性的句子,不但有趣还便于学生记忆。以上几例只是作者的建议,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其他创新性教学方法,在增强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五、结束语尽管多音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但只要对外汉语教师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就能找到既适合教学对象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及与学生交谈时,教师的吐字发音都应该正确、清晰。如果连教师自身都经常出现误读的情况,那么学生读错也就不可避免了。

因此,身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尤其是普通话水平,还要时刻关注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完善自身知识储备,提高教学质量,为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做出贡献。

[1]王海芩.多音字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5(11).

[2]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HSK考试大纲(一级)[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3]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HSK考试大纲(二级)[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4]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HSK考试大纲(三级)[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商务印书馆,2012.

This paper makes statistical induction to polyphone in the new HSK vocabulary syllabus(1-3 level).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leve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earners in this stag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polyphone teaching,hoping to offer help to the teaching of polyphone for Chinese teachers and learning of polyphone for Chinese learners.

HSK vocabulary syllabus;polyphone;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G642

A

2096-000X(2016)20-0101-04

此项研究得到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基金项目“针对留学生的汉语多音字教学策略研究”(编号:52WT1515)的资助。

猜你喜欢

多音字大纲读音
50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份“学习大纲”帮您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
认识多音字
认识多音字
“那”与“哪”的读音
字词篇
你会读多音字吗?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多音字也能出糗
我是小字典
“箪食”之“食”读音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