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翠五诀窍之:种

2016-10-26肖永福

藏天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毛料底子质地

文/肖永福

识翠五诀窍之:种

文/肖永福

18K金加钻镶玻璃种翠项链戒指

翡翠的发现和使用,无疑是云南人对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五六百年来,不论是挖玉的也好、玩玉的也好,总是冥思苦想地在这蒙着砂皮、水石皮的翡翠原石上寻找各种通向探清翡翠内部秘密的渠道。在人们认识了翡翠的皮、雾,以及它们与翡翠内部“肉”的关系后,在几百年的失败和成功中,终于总结出了一些关于鉴定和评价翡翠的质地的经验。我这里将其说成是经验,是因为这些知识是老一辈的商家和有识之士一点点总结、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有人说这些经验和表述术语不科学,尽管不科学,但却很有用。直到近几十年,随着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才有一些能人学士详细地研究过翡翠的物质结构、成矿机理和各种翡翠的成色机理,并发表了许多科研论文,这对于一门科学的发展是完全必要的。

在日常生活和经济贸易中,一直到今天还仍然采用我们祖辈传下来的相玉方法,使用着判断翡翠质量好坏的惯用术语。笔者也只能用这些办法向读者介绍如何判断翡翠的质量,最主要的就是种、水、色、工、瑕五个特点,这些特点在应用时,要综合分析、综合利用方能凑效。

翡翠的种

“种”最早先是种子的意思。云南人的先民不辞千辛万苦到了雾露河,最初是在河里捞玉摸玉,而继水石摸光捞完之后,又在河谷阶级逐渐向山上开挖,当看到由于各个场口挖到的翡翠玉石毛料表面颜色不同、砂皮的粗细、硬度不同,切开后玉肉的生法和质地不同,于是便认为玉石也是如同植物的种子、种类一样,不同的种子,在不同的地方长出不同的果子或者块茎一样。笔者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几十年前我在腾冲学习翡翠的知识时,有的老先生就告诉我缅甸的场区有的玉石种不好,出不了好玉;有的场口玉石还没有长老,显得底子嫩、肉头粗……当然,这是在缺乏科学知识的情况下,人们对翡翠认知的经验之谈。而如今“种”这个概念依然存在,但却将其认为是翡翠质地好坏的一种评价术语。

翡翠是在极为苛刻的条件下形成的产物,就其成因至今仍有许多种说法,但最基本的条件是在高压和不太高的温度下,形成钠铝硅酸盐,同时又有诸如超基性岩、铬铁矿等提供了铬、锰、铁等致色离子,这些致色离子的加入使钠铝硅酸盐变成各种带色和不带色的品种。由于翡翠形成的带状分布决定了中心部位逐渐向边缘部位的变化,加之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色素离子的多少等等,促使翡翠的内部也随之变化,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不同质地的翡翠。在漫长的岁月中,翡翠在不断风化、搬运、氧化等外动力作用下,在不同地区堆积起来,某一个时期搬运的大致相同的翡翠堆在一个地方,而当地质环境改变,另一些不同质地的翡翠又被搬运到某地区,被埋藏了起来,造成各不同地区(不同场口)玉石毛料质地变化的差异性。我们学习翡翠的相关知识时,要了解一些普通地质知识,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按现在大家共同的认识,“种”就是指翡翠的质地,而这种质地又是由许多因素来决定的。

1、翡翠的种受生长环境的影响而有不同:处于翡翠中心地带的温度压力均较合适,形成的翡翠颗粒细,多呈显微隐晶结构,且形成的翡翠质地细而透明度高,若有铬元素加入则形成色浓艳而透明之高档翠。在靠近中心地带的翡翠部分呈隐晶结构,颗粒较细,形成的翡翠部分质量较好;而在外围的翡翠,因处于大量钠长石包围之中,压力和温度变化较大,故形成的翡翠其晶体较粗,结构较松,形成诸如粗晶结构的岩石,质量就要差得多,结构粗同样影响翡翠的油润性和透明度,这个带的翡翠有的居然与钠长石(民间称为水沫子)混生在一起,所以经常会出现一块毛料上既有翡翠,又有水沫玉的现象。

狗屎地子料正面

糯冰种毛料在电光下

2、后期的环境对已经形成的翡翠影响也很大:原生的翡翠受外动力(阳光、水、冷、热、水流、搬运、冲刷、搬运中相互撞击而产生裂)的影响不大,但极难开采,在开采中使用爆破会破坏其完美度。而一旦离开母体处于山坡、山坡中凹地、河流冲积沉积的河谷阶地的山料、半山半水料和水料,都是在成千上万年的搬运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其外部发生极大变化,内外接合部的“雾”与雾相接触的一部分肉也由于长期地质作用发生变化,也会影响翡翠“种”的变化。

以上两个条件,一个是本质、一个是外界环境,当然两个条件相互作用才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大大小小的、不同颜色外皮的玉石毛料。

翡翠的种到底有多少,笔者没有做过统计,如果按系列分类的方法和现在仍使用的种的命名方法,大约有这么一些种类:

1、龙石种:这是指一种无色的透明度极高的翡翠,这种翠制作的戒面,用腾冲老话叫“亮火虫”即萤火虫,很巧妙地道出这种料的特点,现代话叫起光,这种翡翠是显微隐晶结构,很润很明亮,硬度可达7度。在翡翠中所占比例极小。

2、玻璃种:玻璃种是指其成品完全通透,基本无杂质、无绵,但玻璃种是个系列,有最好的,也有较差的,在市场购买中一般将差的说成冰种或者冰玻种。

3、冰玻种:也有叫玻冰种,这种翡翠多制作成叶子、豆子、方牌类饰品,其特点是透明度好结晶细,毛料及成品均看不到结晶颗粒,属于隐晶结构,但将物件对着光时,能见到少许绵状和渣状的现象,腾冲话叫化不干净。冰玻种翡翠多数好的放入玻璃种,种差一点的归入冰玻种,这是因为近年来高档翡翠价格猛涨,商业炒作需要才冒出了冰玻种。

4、冰种:冰种翡翠的分子结构也极细密,但在形成之时由于多种环境因素影响,总有一些没有完全化尽的钠质和其它杂质的残留,在直观效果上透过成品或者在强光手电下看这种物件或者毛料时,总给人一种看到有冰渣一样的感觉,用翡翠界商家的行话说叫做化不尽,冰种翡翠的结构属于隐晶质结构,个别部位很通透就可达到冰玻种或者玻璃种的级别。看高档翡翠要从哪一种料占的面积和比例的多少来称呼其名,故在这个行档中,看高一级和看低一级也就不足为奇了。

5、糯冰种:糯冰种翡翠是翡翠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它那温润而似透非透的玉质感,极有内涵,是中国人最为欣赏和喜爱的品种。糯冰种半透明状而质地极为细腻,深受人们的喜爱。糯冰种料属于隐晶质和半隐晶质,经过抛光的翡翠料子非常光滑油润,但属于半透明,是其鉴别特征。

6、糯化种:糯化种与糯冰种相比,油润度、透明度都要差,部分糯化种还有明显的夹棉,夹杂色或者底子发灰的现象,而且,糯化种是一包容性较广的种类,凡是达不到高级种而有一定透明度、结晶较为细的都统称糯化种。这种翡翠料制作的物件很多,档次相差也较大,许多成品或多或少在物件平面上,尤其在未抛光的物件表面,在斜照光的反射中,能看到极细小的结晶体闪光,俗称苍蝇翅膀。能看到细小晶体面,说明这种料已经属显晶质翡翠了。

玻璃种手镯

随着翡翠原石中钠铝辉石结晶从显微隐晶到显晶质变化,翡翠的质地也越来越差,形成的种就属于市场常见的大路货玉料,这就是常见的油青种、芋头种、石灰种等中低档玉料,这些玉料晶体粗,切面上有明显的俗称的苍蝇翅膀。由于质地差、常出现裂、绺、棉及许多杂质。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档次越高,质地越好,种好的翡翠自然价格也不菲。

7、豆种:在众多种类的玉石中,不得不单独将豆种翡翠另列出来,原因在于中国人或者说腾冲人最早公认翡翠的颜色是像雨后刚发芽的小树嫩绿叶子的绿色;也像刚插下的秧苗返青时嫩绿中略带黄色秧苗绿;更像长到尺长的小葱叶嫩白到嫩绿的葱绿色。从雾露河中或河两岸采到的玉石毛料就有这么一种色,而这种绿色在翡翠毛料中,由于护卫在旁边无色部分白色的质地不同,而有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过程又恰恰宛如蚕豆的豆荚,从刚长成到干老的变化一样,即:嫩绿、绿、干绿、白绿、无色到白色。不论何种质地,从极细的糯白豆种到极干的无色白干豆种,统称为“豆种”。这种玉石毛料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其透明度都不如玻璃种、冰种一样通透。而豆种又与种、水、色相关,因此,认识豆种对了解和鉴定翡翠质地是极其重要的。

究其豆种为何透明度低的原因:

其一是钠铝辉石的晶体结构较粗,大部分呈明显的显晶结构。

其二是在豆种玉石中通常有较多钠长石的成分,当然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对其结构和透度的影响也较大。

玻璃种中最透明最亮的种龙石种

糯冰种琢四季发财豆

玉石毛料的地子和底子:

与翡翠种有关的两个名词还有地子和底子,地子和底子都是相对于翡翠上的色来说的。

所谓的“地”是对应“天”来讲的,老一代玩玉人将翡翠中的绿色比作天,而除天以外的地方就叫地,如果一块料子绿多于其余部分,就叫天大地小,那么会有极好的料子;如果一块毛料上绿少其余部分大,就叫天小地大;如果绿成星点状或一条细线就是一般般的料子。而这里所讲的“地”的质地如何也极大地影响翡翠的质量,在有绿色的情况下,要看绿的周围的“底”的情况,这时,地子又称作底子,即映衬绿色的“地”的质量。常有冰地、玻璃地、糯地、石灰地等(这时“地”也可叫“底”)。如果一块料没有翠色出现,就不能叫地如何,可以叫什么种,或者底子糯化、发灰等叫法,总之这些叫法都是对翡翠质地的不同表现的称呼,只是要应用恰当便好。

SHICUIWUJUEQIAOZHIZHONG

猜你喜欢

毛料底子质地
6月,鸟语蝉鸣绿树成荫
跟踪导练(四)4
TEXTURE ON TEXTURE质地上的纹理
赌石是一场心态的博弈
——访行家林建棋先生
要面子,更要底子
底子和面子
金玉良言
天然印花与飘逸质地抒发海滩度假风的魅力
创意
匀质地下管线大变形的控制微分方程及其近似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