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独立学院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

2016-10-25胡顺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院财务管理院校

胡顺华

论独立学院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

胡顺华

2016年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重要的一年,广东高考将进行二本A类及B类录取批次合并、使用全国卷等改革,这些改革为独立学院的招生带来了巨大压力。作者作为一名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从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部分行之有效的办法,希望能为本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自1997年7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以来,独立学院作为公办高校教育资源外延性扩张的一种特殊形式,开始了其势不可挡的发展势头。截止2015年5月21日,独立学院已发展到275所。而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以来,财务管理专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在275所独立学院中,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学校有158所(这其中不包括部分开设了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方向的学校),占比高达58%。然而与高比率的开设专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定位和课程体系却并不完善,还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本文将通过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从财务管理专业被各独立学院青睐的原因出发,分析财务管理专业在各学院的开设现状,提出完善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财务管理专业被各独立学院青睐的原因

作者在统计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的财经类学校都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同时部分理工类大学(如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海洋类学院(如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民族类学院(如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等都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大部分独立学院都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了?

1.财务管理专业本身的魅力

财务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能够在财务管理领域胜任专业工作,高素质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财务管理专业本身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它既具有管理类学科的特色,又具有会计类学科的特色,同时兼有金融类学科的特色,有些独立学院甚至将它等同于工程管理来看待。可见财务管理专业本身涉及的行业非常广泛。

2.出于招生行情良好的原因

因财务管理专业涉及行业广,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各行各业都有较大的需求。而很多高考生及考生家长就看重了该专业的就业能力强,就业前景好(岗位内容、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等),因而选择该专业。问卷调查结果(见图1)显示,65.63%的学生是因为将来方便就业而报考的财务管理专业,53.13%的学生是因为将来工作稳定而报考的财务管理专业。从这里可以看出,该专业的将来的就业率,恰恰促使了该专业的高报考率。而作为招生行情严峻的独立学院,早早的就看到了这一点,因而也就成就了财务管理专业被各独立学院青睐的原因。

二、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许多独立学院愿意开设财务管理专业,各院校也根据自身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考虑到自身的办学优势、办学理念,建立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但由于各种原因,部分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对该专业的目标定位却不是很明晰,对整个专业的课程建设体系也都没有个统一标准,甚至部分学院根本没有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一)各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百花齐放,无统一标准

现下各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各有自身特点,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分析。第一类是从学科偏向来看,有些学院偏向会计学专业,该类院校的特点是所开设的课程基本与会计类的课程一致,缺少财务专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等课程;有些学院偏向金融学专业,该类院校开设的课程主要以财务管理课程加入部分金融工具等课程为主;有些学院是会计学专业与金融学专业的综合;有些理工类学院甚至偏向于理工类理工科,该类院校开设了一些财务人员非必须的难度较高的计算机类、管理类课程,如运筹学,而财务专业的重要知识如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绩效评价、金融工具等课程没有开设。第二类是从重理论还是重实践去分析,有些学院偏向于重理论,有些学院偏向于重实践,即应用型教学,当然也有些学院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现象使得各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百花齐放,无统一标准。

(二)教师知识结构参差不齐

作者通过对同城院校进行实地走访,对异地院校进行网络调研,以及参考智联招聘、英才网和中国人才网等招聘网络上的人才需求要求,发现目前我国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师资人员选拨不够系统,大部分独立学院招收财务管理教师的要求是研究生学历,专业要求是会计或财务管理。实际中作者访问的10所学校中,6所财经类的、1所理工类的独立学院中从教财务管理专业的老师是会计或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而3所其他理工类的从教财务管理专业的老师是理科毕业的,包括统计学、工程管理等专业。而且这些从教人员大多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应届生或者海外留学后刚回国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实践工作经验。这势必会导致教师缺乏实务中的分工、制约程序等实际操作能力,导致学生毕业走上岗位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进入角色。

(三)教学培养方式重理论教育而轻实践教育

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应当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办学。然而,当前我国绝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办学都受到资金的限制,无法创建专业的实验室,而且教学的老师也受自身没有实践经验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目前我国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培养方式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与学生的互动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建议

(一)严抓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现下各独立学院为了吸引学生报考本校,都将各专业往独特方面发展,而财务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个概念广泛的专业,其多样性更是层出不穷,这使得当前各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显得杂而乱。本文作者不反对这种多样性,但建议当前教育部门找出本学科的共性,建立一部分统一标准,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再发展多样性。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将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教育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理财、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因此,个人认为各院校在制定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时,应将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为综合性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大大的区分与会计或者金融的专业性人才。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是偏向于金融或者会计或者其他任何一个专业方面。

(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综合性管理人才这一结论,作者建议将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由现在的理论教学改为具有启发性的案例教学。教育部门规定的财务管理学科目标是培养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理财、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这个目标和当前的MBA的培养目标接近,但本科专业的学生起点却别MBA的起点低。为此,我建议财务管理专业减少部分理论教学的难度,而增设基础知识的广度。现行绝大部分独立学院开始的财务管理专业都开设了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我觉得财务管理专业类学生对会计的了解达到财务会计就够了,高级财务会计就可以不用开设了,同时可以增加部分金融类的基础课程,增加部分法律类的基础课程等,目的是达到知识的综合性。

财务管理专业应开展多元式的教学方式,方式之一即为案例教学法,引用当前财务方面的典型案列,让学生参与分析和评判,增强学生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判断能力;方式之二即为实验教学,ERP软件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企业经营模拟沙盘等实验操非常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动手能力;方式三即为校企合作,如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企业人力资源不匹配的问题。

(三)配用高素质的教师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综合性人才,需要聘请一些具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教师加以引导,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管理高端人才来校进行案例讲座的开课方式,或者选派部分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地学习,增强实践经验。

课题名称:

本论文受广东省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经费支持。

[1]李泽红,刘东.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改进.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19期.

[2]刘玉凤.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文献综述.财会通讯,2015年第4期.

[3]张新民,祝继高.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突围之路.会计研究,2015年08期.

[4]吕融融,周智智,连莹,朱方典,龚笑怡.国内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查报告.财会研究,2014年16期.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猜你喜欢

学院财务管理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财务管理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医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