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复人要乐生,以身体健康为第一要义

2016-10-25苏少壬

福建人 2016年3期
关键词:要义严复须知

苏少壬

严复人要乐生,以身体健康为第一要义

苏少壬

严复是清末民初中外闻名、影响甚广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毛泽东说他和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人一样,“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1912年,严复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当时他以其翻译著作《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号召人们与天争胜、废除八股、变法改革、救亡图存,为改革近代中国提供理论基础。

严复曾参加科举4次,皆以失败告终,于是不再追逐仕途,只求思想被人认同。晚年他主要以译著为生,还手书了一副对联,悬挂于书房中:“有王者兴,必来取法;虽圣人出,不易吾言。”

1919年,严复65岁,健康状况并不太好。这年元旦,他从北平辗转上海回到故乡福州阳歧老家,操办三子严叔夏的婚事。过分的劳碌让他病倒了。

因为每次从西郊阳歧进城看病,要跑几十里路,福建督军李厚基为了让严复治病方便些,便把市区闹中取静的郎官巷里一座土木结构的住房给了他。看病的条件好了,但病却一时没法治好。到了春末,严复不得不到上海治病,住进了上海红十字医院。病虽治愈,但体力大不如前。第二年10月,他再次返乡,定居于郎官巷休养。

病痛时去时来,1921年秋,严复卧床不起。他自觉沉疴严重,于10月3日苦支病体,呻吟着给子孙手书遗嘱,内列“六须”:

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

须知人要乐生,以身体健康为第一要义。

须勤于所业,知光阴时日机会之不复更来。

须勤思,而加条理。

须学问,增知能,知做人分量,不易圆满。

事遇群己对待之时,须念己轻群重,更切毋造孽。

严复(1854—1921),侯官(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等著作。

痛苦与日俱增,严复病急乱服药,曾服用鸦片止痛。10月27日,67岁的他驾鹤西去,只有次女守伺身旁。

严复死后,葬于福州仓山阳歧鳌头山他于1909年为亡妻营造的墓地。墓碑上刻“清侯官严几道先生之寿域”,墓台前横屏刻“惟适之安”,均是他本人手书,墓志铭则是陈宝琛撰写的。他的墓和郎官巷、阳歧故居,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歧村内的严氏宗祠,经修缮后,辟为“严复纪念馆”对外开放。

猜你喜欢

要义严复须知
来稿须知
来稿须知
落到实处是第一要义
来稿须知
来稿须知
严复的遗嘱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三个“要义”
儿童运动的要义在于养成习惯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