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素质培育路径研究

2016-10-24于陶

考试周刊 2016年81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大学生

于陶

摘 要: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高校将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本文在分析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并基于此模型从高校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素质模型 培育路径

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对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为目的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素质培育,是新形势下国家对高校提出的要求,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的路径,也是高校当前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必要性

首先,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是高校适应社会需求、深化改革、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必然之举。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如何与时俱进,改变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青年人才的有效培养是高校面临的严峻现实问题。当前,创新创业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新兴内容,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建立在诸多学科交叉基础上的一门综合应用型社会科学。高校如何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既是高校改革的目标与任务,又是其改革的有力推手。

其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可有效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的人数节节攀升。大学生就业不再是高校毕业工作的一部分,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是一个社会问题。高校科学有序地开展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可以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行为,积极开展自主创业活动,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而且可以带动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

此外,凭借高校优质的资源和师资力量,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推进高校的产学研[1]。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构建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构成要素很多,本文将其分解为两类:创新素质和创业素质。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点和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可行性,结合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如下表所示。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路径分析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路径的研究很多,不难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培育路径可以选择。本文选择从高校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开展素质培育路径的研究。

首先,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高校教育要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彰显个性,将创新创业素质培育视作同专业知识教育一样重要[2]。高校首先自身要有这个思想上的转变,拓宽学生的学习平台,方能引导学生摒弃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萌发创新意识,保持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创业的能力。

其次,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素质培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我国的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起步较晚,长期以来,高校没有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面的专业老师,有些学校是由就业指导教师完成授课的。由于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业实践经验,给学生授课时,多数是纸上谈兵,教与学的效果都不佳。高校应尽快充实创新创业素质培育的师资队伍,加大投入力度,不仅要强化对现有授课教师的培训,而且要聘请创业者、企业家、企业高管、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作为特聘教师,给学生授课。

最后,高校要努力完善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实践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不能脱离课堂教学,但绝对不能仅仅依靠课堂。请创业者授课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强校企联合,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实践基地,建立并完善创新创业项目与资金的互动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孵化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建,从文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路径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38-40.

[2]陈玉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医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有效培养路径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文化的作用及培育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