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锣师黄成余敲敲打打36年,练就一锤定音

2016-10-24陈建辉王金淼

福建人 2016年9期
关键词:铜锣泉州技艺

陈建辉 王金淼

制锣师黄成余敲敲打打36年,练就一锤定音

陈建辉王金淼

图左_往锣心敲下最后一锤,黄成余低头倾听,决定这是好锣还是废锣

图右_制好的铜锣(左)与铜钟(右)

千百次锤打铜锣,成败全在最后一锤。制锣,也因此被戏称为‘一锤子买卖’。”泉州“十音铜锣”锻制技艺的第十四代传承人黄成余说。

一面铜锣的好坏,取决于锣心的最后一锤,也就是定音。定音很难学,黄成余摸索了10多年,才慢慢找到一些门道,然而似乎又说不出个具体,磨炼和经验能帮助他精准找到定音的位置和手感。他的做法是,从铜坯的边缘一圈一圈向锣心轻敲调音,往圆心调高音,往边沿调低音。每一锤的轻重间隔要恰到好处,定音没定好,敲出来的声音会分叉、嘶哑,甚至几乎不发声,也几乎无法补救。

锣,也叫铜响器。铜响器中,泉州“十音铜锣”因配合南音“下四管”,其声铿锵、其韵柔和,而流传于世。目前,仍保持传统手工打造铜锣技艺的,仅剩洛江罗溪镇双溪村铜寮的黄成余和其叔父两家。

每天一大早,黄成余就和妻子、儿子钻进作坊里。当太阳爬上树梢,作坊里的温度已逼近40℃,原地站几分钟,就满头大汗,而黄成余必须身穿长衣长袖,否则,熔炉里跳跃着的火舌、锤打时迸出的火星,都可能在他裸露的皮肤上烫出几个狰狞的伤疤。

将铜、锡按比例混合,高温熔化成铜水,铸成铜坯。铜坯要煅烧烤红、轻敲锤打、泡水冷却、再煅烧烤红,来回数次回炉才行。熔炉里的温度要控制在1100℃左右,火候掌握要精准,烤久了容易裂,烤不足锤打效果就差。

作坊里,“叮叮当当”的声响此起彼伏。经反复锤打后,铜锣雏形尽显,等待着恰到好处的最后一锤。“千锤百炼要力气,一锤定音靠智慧。”黄成余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制锣是个苦活,以前要三个壮汉抡大锤轮流锤打,因此需要有充沛体力,一般干到50来岁就要“退居二线”,只专注于最后一锤。17岁那年初中毕业,黄成余开始跟随父亲黄平水学制锣,36年来整天敲敲打打,到如今练就了“一锤定音”的本事。

黄成余的制锣手艺,可追溯到明朝。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罗溪人黄瑞台被拐到广东潮州一户人家,养父是打铜能手,便将技艺传给了他。成年后,他巧遇时任两广按察司佥事的老乡黄士藻,经后者帮忙,得以重返故里,并将制锣技艺带到罗溪。后来,他根据南音对乐器的特殊需求,自创“十音铜锣”。

400多年来,除了改用空气锤锤打压制造型外,“十音铜锣”的其余工序仍保持祖传的纯手工工艺。黄成余在2006年至2008年间主力申报的“泉州十音铜锣锻制技艺(泉州)”,接连被列入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制锣就像是人生,最重要的往往正是那最后关头的断然一击。”黄成余说,从原料配比到高温煅烧、轻敲锤打、铸砣、调音、定音,制锣过程苦累、难学、成才慢,现在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学。眼下,黄成余最愁的还是传承人。

实际上,在过去的400多年里,这一技艺一直严守“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祖训。如今,黄成余愿意敞开大门免费收徒。

(摘自《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猜你喜欢

铜锣泉州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10分钟搞定铜锣烧
贺红安县铜锣诗社成立三十周年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