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及相关研究进展

2016-10-24刘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研究进展

刘锁

【摘要】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常见病,蒙医学对该病有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本文从病因、病机、危险因素、治疗等方面进行文献整理分析,阐明对本病的观点及展望。

【关键词】 蒙医学;慢性前列腺炎;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6-0012-02

慢性前列腺炎作为一种男性常见病,发病率为4%~25%[1]。发病人群多为青年男性,本病较为复杂,其伴随的全身症状、男性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困扰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本病的临床疗效报道不一,尚缺乏切实可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笔者将多年临床经验与相关文献总结体会如下。

1 蒙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慢性前列腺炎属西医名词,在蒙医学古籍文献中无对该病名的明确记载。历代蒙医学者把本病归属于蒙医学“尿闭症”和“淋病”的范畴进行诊治[2-3]。其发病原因为巴达干赫依偏盛,寒邪增生,寒胜折火,致下清赫依功能紊乱,或因血、希拉热与粘毒交搏所致。过食油脂辛热之品或高温中、烈日下过劳,局部不洁,淋雨涉水,过用寒凉药物,房事不节等均会诱发本病[4]。笔者认为在本病发病发展过程中赫依是主导因素。蒙医学中赫依分为司命赫依、上行赫依、普行赫依、调火赫依、下清赫依五种。这五种赫依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起到维持生命活动、推进血液运行、呼吸、运送分解食物、输送精华与糟粕,维持五官功能正常及支配肢体活动等。笔者认为与本病发病发展密切相关的主要是下清赫依,因为下清赫依的主要功能为司精液、月经、二便的排泄与控制,以及产妇的分娩等。且其位于肛门,运行于精府、生殖器官、膀胱、尿道、消化道末端等处。诸多蒙医学者认为本病发病与下清赫依功能紊乱所导致,并据此理论调理下清赫依功能紊乱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5-8]。笔者采用蒙医传统尼如哈疗法治疗本病得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相关机制正在梳理当中,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2.1 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可能并不是由单一病因所致,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目前认为以下几种学说与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病原体感染学说[9-11],研究者们发现导致本病的病原体中大肠杆菌占80%,其次为变形杆菌,而克雷伯菌属、假单胞菌属则少见。革兰阳性球菌的致病性尚有争论,多认为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可引起CBP,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类白喉菌、未定类D链球菌则有疑问;免疫学说,本病发病过程中有免疫反应过程,该现象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他们认为全身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感染后,炎症反应往往不明显,但容易形成慢性过程。因此可以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是全身免疫功能低下的表现[12-13];此外遗传易感性学说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者们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与健康男性存在遗传学的差异,而遗传学说也为前列腺炎的基因预防与精准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病因病机相关的学说还有尿液返流学说、氧化应激学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及精神心理因素及神经内分泌学说等诸多学说。以上学说为该病的病因病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本病因研究对象、样本量等诸多因素而有很多争议性的报道,较为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泌尿系统感染、频繁手淫、寒冷气候、前列腺肥大、心理压力、高海拔环境、运动量减少及酗酒等因素有关[11-12]。此外社会心理因素也对本病的发病及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13]。随着对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对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也可为治疗及预防本病带来了更加精准的方案。

2.3 临床治疗进展 慢性前列腺炎发病原因复杂且临床发病机制多样,因此在临床上治疗本病通常采取综合治疗,治疗的主要目标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报道不一,存有较大的争议。主要治疗方法为抗菌药物治疗、α-受体阻断剂、5α 还原酶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植物制剂、M-受体阻断剂及手术治疗等[10]。虽有一定疗效但容易反复,严重困扰着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

3 问题与展望

3.1 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及其原因 蒙医学属于经验医学,是在发蒙古族游牧狩猎生活中不断摸索总结传承下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医学。大多数与本病相关蒙医药临床试验研究的方法和设计本身缺乏科学性。目前检索到的一些临床报道的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数量较少而且质量有待提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某些蒙医学者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特点缺乏蒙医辨证思维的应用,对一些复杂的临床表现,短期内不能深入的了解和提出科学的解释,因此无法进行科学的疗效评价。所有临床学者们对本病的基础研究、综合治疗领域开展循证医学的实践,为将来提供更多更好的临床证据。

3.2 当前临床疗效不甚理想及其原因 尽管不少蒙医药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治疗本病取得了一些进展,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但总的来讲临床疗效还不够理想[5-8]。学者们对临床数据缺乏科学的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缺乏规范的诊治流程,在临床实践中出现疗效不理想的状况,故有必要进一步规范诊治流程。

3.3 精准治疗的发展趋势 精准医学及精准治疗是当下的热点,在蒙医辨证施治的理念中充分体现着精准医学思想。蒙医学治疗疾病从整体理论出发,根据患者发病年龄、发病季节、饮食、起居、发病部位等诸多因素,制定辨证施治的原则。这充分体现了精准医学的精准治疗理念,但蒙医学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及蒙医辨证思维的掌握和传承。应将先进科学仪器,有机地应用于蒙医学相关理论体系中,以促进绿色蒙医蒙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建博,杨文婷.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与治疗进展[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11(28):1363-1365.

[2]阿珉,巴彦满都拉,宝力高,等.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0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27(2):227.

[3]白凤翔.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16例临床体会[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3(3):32.

[4]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2:88.

[5]杨阿敏,吉日嘎拉.蒙药复方姜黄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6(2): 205-207.

[6]余大海,鲍阿珉,乌云毕力格,等. 蒙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6): 690-692.

[7]吴玉春.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1):10.

[8]太平,金花.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3,6:13-14.

[9]李海松,韩亮,王彬, 等.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与思考[J]. 环球中医药,2012, 5(7): 481-484.

[10]严凤花,严兴科,何天有,等.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甘 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 31(3):98-101.

[11]黄永汉,张海滨,刘建华,等.慢性前列腺炎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6, 12(1):23-25.

[12] 蓝天,王养民,陈烨,等. 慢性前列腺炎相关危险因素的多中心联合调查研究[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1):79-82.

[13]邵光峰,张亮, 袁明振,等. 社会心理因素对慢性前列腺炎的影响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2009,49(50):116-117.

(编辑:穆丽华)

猜你喜欢

慢性前列腺炎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中药灌肠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利福平、醋酸泼尼松龙联合利多卡因膀胱灌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护理分析
EVA的阻燃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护理观察
知柏前清汤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子密度及活力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