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稻飞虱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2016-10-21冯平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5期
关键词:稻株白背飞虱飞虱

冯平

稻飞虱,别名稻浮尘子,属同翅目,飞虱科,是重要的迁飞性害虫。主要危害水稻、玉米、小麦、高粱、甘蔗、茭白等。该虫害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南方稻区以褐飞虱为主,其次为灰飞虱和白背飞虱,而东北最为常见的则是灰飞虱与白背飞虱。

一、 危害症状

灰飞虱与白背飞虱除了危害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外,还危害禾本科类杂草。稻飞虱以成虫、若虫用刺吸式口器吸吮水稻汁液,使之造成损伤,同时所分泌出的毒素致水稻中毒枯萎,最后导致水稻死亡。灰飞虱又可传播病毒,从而引发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条纹叶枯病及玉米矮缩病、小麦丛矮病。

由于灰飞虱与白背飞虱均为不完全变态昆虫,所以成虫与若虫都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水稻汁液为危害特征,并大部分聚集在水稻植株的中下部位啃食茎秆与叶片。成株期受害的水稻茎秆,表面会呈现一些长条形状的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整个植株生长缓慢,明显变矮。同时还会造成一部分水稻不完全抽穗,即使抽穗也大部分是白穗,结实率十分低。受害较严重的稻株下部逐渐变黑,结果造成倒伏腐烂枯死。如果虫害发生早,成虫数量大,在稻飞虱产卵时,其产卵器就会划破幼苗叶片和茎秆,造成植株失水,严重时可使稻株幼苗枯萎死亡。

二、 形态特征

稻飞虱为同翅目,飞虱科。灰飞虱与白背飞虱均为不完全变态昆虫,危害虫态为成虫与若虫。

1 灰飛虱若虫 若虫体长约2.7毫米左右,体呈灰黄色或黄褐色,腹部中间颜色较浅,两则颜色较重,在三、四节各有一对“八”字形浅色斑纹。

2 灰飞虱成虫 属长翅型,连同双翅体长3.7毫米左右,体呈黄褐色或黑褐色,头顶突出。雌成虫,小盾片中央呈淡褐色,两头暗褐色,胸及腹部呈黄褐色。雄成虫,小盾片和胸腹部全部为黑褐色。

3 白背飞虱若虫 体长约2.9毫米,呈灰褐色或灰黑色,第三、四腹节背面各有一对乳白色三角形斑纹。

4 白背飞虱成虫 属长翅型,连同双翅体长4毫米左右,体为黄色或淡黄色,头顶明显突出,小盾片中间呈黄白色,两边为黑褐色。雌成虫的小盾片及胸腹部为黄褐色。而雄成虫这些地方为黑褐色。

三、发生规律

1 灰飞虱 我国北方水稻产区一年可发生4至5代,若虫在地埂沟渠及荒地的杂草根际、落叶中或土壤中越冬。等到翌年春季5月份左右开始羽化为成虫,并在有杂草的低洼湿地寻食活动,到5月下旬开始向稻田地集中。从6月上旬开始第一代若虫出现,到7月初羽化成第二代成虫,第三代成虫为8月末,而第四代成虫则为9月中旬左右,此时开始由稻田向地边转移,等到10月上旬左右第五代成虫形成,发育到3~4龄越冬。

在成虫迁飞期,因其趋嫩性,凡是稻田生长茂盛的地块,虫量最多,危害也最重。由于成虫有趋光性,喜欢通风的地方,所以还有趋边的习性,因而田边要比田中数量多。雌成虫大多将卵产在稻株下部的叶鞘内,只有很小一部分将卵产在叶片基部叶肋组织内及周围的杂草上。灰飞虱较耐低温,故而可在东北地区越冬,所以一般是春秋季节危害较重。如果初夏时雨量较频,更有助于虫害的发生。种植密度大的稻 田或排水不畅,都会加重虫害的发生。

2 白背飞虱 白背飞虱属于一种远距离迁飞性害虫,我国北方稻区的飞虱基本都是由南方稻区迁飞而来的,春季由南向北逐步而至,秋季又由北向南回至南方稻区。由于该虫在我国东北地区不能越冬,所以东北的成虫都是从南方迁飞而来的。

成虫白天活动,夜晚羽化,中午前后是活动盛期,主要在稻株茎秆和叶片背部活动取食。雌成虫交配后2~5天开始产卵,且大部分产在接近水面的叶鞘内侧组织内,若虫多数在稻丛下部活动取食,待稻株乳熟后会潜移到剑叶主脉与稻穗上取食。如稻田氮肥施量过多,造成植株徒长,而植株茂盛,叶片浓绿,更有助于害虫的繁殖,并加重危害。

四、 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飞虱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目前国内已培育筛选出很多有利用价值的高产抗虫品种,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2 加强肥水管理 为增强水稻的抗病性,做到合理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进行追肥,但要注意氮肥的施用量,不可过多,以避免稻株徒长、晚熟。掌控氮、磷、钾的合理搭配,做到促控结合。要实施科学灌水,做到灌排自如,浅水勤灌,干湿交替,及时晒田,防治稻田长期积水。

3 环境控制 及时清除稻田内及田边的杂草,能够有效消灭一部分稻飞虱的卵块。加强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不给稻飞虱的繁殖创造的有利的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减轻稻飞虱的危害。

4 药剂防治 主要随时检查田间虫情,一经发现数量过多应立即实施喷药防治。①40%乐果乳油,1125~1500毫升/公顷,兑水喷雾;②50%杀螟硫磷乳油,1125~1500毫升/公顷,兑水喷雾;③40%乐斯本乳油,1200~1800毫升/公顷,兑水喷雾;④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300~400克/公顷,兑水喷雾;⑤90%敌百虫,1500~2250克/公顷,兑水喷雾。

(作者单位:151400黑龙江省安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稻株白背飞虱飞虱
直接多重TaqMan qPCR方法快速鉴定褐飞虱属3种飞虱
广西野生稻Y11抗白背飞虱QTL定位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基于触感引导的小型水田行进底盘自动对行方法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南安市白背飞虱发生的气象条件及虫源地分析*
平铺镇近20年来白背飞虱发生特点、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Analysis of a Peaked Carbon Emission Pathway in China Toward Carbon Neutrality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基于触觉感知的水稻行弯度测量装置设计与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