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镁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6-10-21王猛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5期
关键词:品质水稻产量

王猛

摘要:以空育131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以氮、磷、钾肥为基础研究,研究了寒地水稻施用镁肥后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七水硫酸镁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子,提高水稻品质,实现增产作用,其中亩施用水稻基肥5kg/亩的七水硫酸镁增产效果最好。

关键词:镁肥 水稻 产量 品质

前言:镁对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生理代谢、提高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有关镁素的研究始于60年代,多见于南方红壤地区土壤镁素状况调查和镁肥肥效的研究报道.谢建昌等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大部分植胶地的胶树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镁症状,在生产实践中镁肥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本文即是研究镁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而为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设计

试验于2012年在创业科技园区进行,供试土壤的基本条件碱解氮205.21 mg/kg、有效磷10.26 mg/kg、速效钾110.915mg/kg、有机质29.68g/kg、pH 6.0。供试品种为空育131,主茎11片叶,生育期127天。供试肥料为尿素(N含46%)、磷酸二铵(N含 18%、P2O5含46%)、氯化钾(K2O含60%),七水硫酸镁(MgO含量17.7%)。

1.2 试验设计

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单排单灌,小区面积30m2 (3m×10m)。插秧规格为30cm×12cm。氧化镁(MgO)用量设为0、2.5、5、7.5kg/亩四个水平,供试肥料为七水硫酸镁(MgO含量17.7%)全部用作基肥施用,其他肥料处理间用量水平保持一致。

1.3 技术措施

试验按照水稻旱育稀植“三化一管”栽培技术进行栽培管理。插秧规格30cm×12cm,施肥比例:氮肥按基:蘖:促花:保花肥为4:3:1:2的比例施用;磷肥全部用作基肥施用;钾肥50%用作基肥,50%用作穗肥。施肥时期:基肥在水整地时施用,氮肥用量为投入总量的40%,磷肥全部投入,钾肥投入50%;蘖肥在水稻插秧后7-15天施用,用量为氮肥总量的30%;促花肥施用在7.5叶期,用量为氮肥总量的10%,钾肥总量的50%;保花肥施用在10.1-10.5叶期,用量为氮肥用量的20%。

除草:12%农思它230ml/亩封闭灭草,速克毙防虫。防病:第一次防病多菌灵80g/亩+甲基托布津100g/亩;第二次防病氯溴异氰尿酸50 ml/亩+农用链霉素40g/亩;第三次防病稻艳110ml/亩+加收米90ml/亩+使百克100ml/亩。(三膜覆盖严把秧田管理关)。

1.4 试验调查方法

插秧前进行秧苗素质调查;全程对生育期进行调查;成熟后取样进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调查,收获脱粒后进行水稻品质分析。

2 气候条件

2012年无霜期为157天,活动积温2800.6℃,今年的气候因素见表2,3-4月份的气温较低,5月份中旬气候为15.4℃,比去年中旬气温高,利于机械播种, 5月份降雨量大,利于水稻插秧,6-7月份的温度迅速回升,7月份的降雨量较大,降雨量达到全年中最大量,达到112.3mm,这时水稻正处于抽穗期、齐穗期,不利于水稻生长,8月份温度也处于20℃以上, 9月份温度逐渐下降,降雨量也有所增加,不利于水稻的后期成熟。由于9月份降水频繁,不利于水稻的适时收获。

3 数据处理

利用Excel和DPS进行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插秧前秧苗素质调查

插秧前对秧苗素质进行调查(表3),秧苗各方面素质都表现良好,水稻秧苗长势正常,没有发生水稻立枯病、青枯病、恶苗病病害。

4.2 不同施用量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4分析可知,处理3在返青期、分蘖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均比其他各处理早,说明水稻施用5kg/亩镁肥,能够促使水稻的生育进程提前,进而达到早熟的目的。

4.3 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产量是基因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与内外因素有关,产量构成因素是决定产量的直接要素,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是通过产量构成因素表现出来,水稻产量由平方米穴数、穴粒数、千粒重构成的。水稻田施入镁肥的处理中,株高是处理3最高,从实际产量看,也是处理3最高,平均比对照增产7.31% ,随镁肥施入量的增加,水稻的产量均比对照产量高。由DPS分析可知:处理3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极显著高于处理1,处理1与处理2、处理4差异极显著,处理2与处理4差异不显著。可见施用5kg/亩的氧化镁水稻产量最高。

4.4 不同施用量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水稻品質改良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息息相关。水稻品质的评价主要包括外观品质、碾磨品质、食味品质三个个方面的评价。今年我们对水稻的碾磨品质进行评价,可以看出施入镁肥可以提高水稻出米率、精米率及整精米率。

5 结论与建议

镁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是叶绿素和激素的组成成分,是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化剂,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对光合作用有着重要影响。水稻生产中,在氮、磷、钾肥的施入基础上,适当增加镁肥,在中性或酸性土壤中施入,能促进水稻的生长。施用水稻镁肥对各处理的株高均有一定的影响。根据今年试验数据得出,基施水稻镁肥的株高表现最好的是施用5kg/亩MgO;随着镁肥施入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和品质也得到了提高,其中增产最高的为处理3,平均比对照增产7.31%。建议可以把水稻镁肥按比例分配,分时期施用,验证不同施用方式对提高水稻抗性、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单位:156321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创业农场二区)

猜你喜欢

品质水稻产量
什么是海水稻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一季水稻
水稻花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