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与探索

2016-10-21李建群

决策探索 2016年6期
关键词:理工科国学人文

李建群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称,是整理中国过去的历史文化,研究其共同特点和规律的学问。而国学教育则是指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为核心内容,以培养人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人文精神、民族意识以及健全的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对目前高校理工科学生来讲,除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花费时间最多的是对外语的学习,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则完全忽略不计,从而出现连最基本的文言文都看不懂,甚至一篇书信中语法不通、错字连篇的现象。因此,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亟待加强。

一、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

加强广大理工科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广大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弘扬民族文化精髓,是在大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国学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由于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当代中国教育的文化功能被严重削弱,而急功近利思想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日趋低下。实践证明,无论是著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还是取得重大成就的自然科学家都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才能保证潜力的“源头活水”。而作为传统文化学术总和的国学,其经典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优美意境、和谐音韵、优雅情趣则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教材,若能适时在大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使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则势必会丰富其人文底蕴,提高其人文素养,更好地催生其科学精神和迸发创造之花。

(二)开展国学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人格修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其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影响广泛,这种不良影响对于价值观尚未成型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渗透力,极易造成其道德的滑坡、人性的扭曲,而国学中所包含的注重道德、注重人格等积极内容可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待人、处世的指导,教导其明礼知行、知荣明耻,是道德教育难得的资料。如《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人格理想,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帮助人们打开人道主义的心智;“仁、义、礼、智、信”的教义,让人以健康的心态来适应社会变迁中的不确定因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器与豪迈更是能够端正大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树立远大的志向。

(三)开展国学教育能够传承民族文化

任何一个有较长历史的民族,其文化都会有自己的根基,而孕育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统国学更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传统、没有文化的民族如何能够存在和发展下去。被誉为中国最基本典籍的“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中《乐经》的失传使我们只能对其内容进行猜测,还有中国佛学派别中密宗、唯识宗唐代后在国内的失传而在日本的盛行使得我们研究其时只能从国外从新归传。很难想象随着时间的流逝,几十年上百年后我们的传统国学只能在历史教科书中找到只言片语时,我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悲哀。

(四)开展国学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民族定力

所谓民族定力,即一个民族对于国人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著名学者杨叔子曾说过:“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概念而非遗传基因的概念。基因只能决定是什么种族,不能决定是什么民族,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就没有这个民族。”作为传承中华文化价值的国学,则正是涵养民族意识之根基、维系民族精神命脉之源泉,可以使我们的精神有归依的家园、使我们的人格有自信的能力,只有那些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基本理念、基本价值真正理解,有感情、有强烈认同感的人,才能在面对多元社会中纷繁复杂的思想文化时有强烈的文化定力和鉴别能力,才能在面对世界上各种潮流冲击时岿然不动。

二、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的探索

在大学生特别是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在当前形势下是当务之急。鉴于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借鉴英语学习常用的“听、说、读、写”四项要求为国学学习的四种方法,同时,为了增加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我们又增加了“赛、展”两种方法作为促进,以“立德思辨,修身明理”为学习宗旨,利用第二课堂时间采取“一周一次活动,一月一个主题,一年一场展演”的安排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通过长期的积累和积淀,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以听的形式举办“国学讲堂”

举办“国学讲堂”,即经过认真筛选和甄别,每个月选定一个主题,并围绕相应主题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为学生作报告或播放相关内容的名人名家国学教育录像,通过不同学者的解说和阐释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理解国学典籍,探寻其中奥秘,接受文化熏陶。

(二)以说的形式实施“国学论坛”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不至于单纯地处在被动角色,使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其中的互动,可以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结合学习体会和自身实际,以所学内容为参考依据,以先贤的思维方式和行事准则去衡量自己、剖析自己,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使每个小组成为不同思想相互碰撞产生新思想的舞台,这样既能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又能促进其相互学习、互相提高。

(三)以读的形式开展“品读国学”

国学的学习不但要心知其意还要口能言之,而诵读和背诵则是学习国学经典必不可少的手段,只有熟读才能强记,才能内化为自己的底蕴,才能在需要时脱口而出,所以,对国学的学习,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吟诵、品读、背诵则显得尤为重要。

(四)以写的方式撰写“国学心得”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国学的学习上更是如此,而让学习者撰写学习心得则是学而思的最佳途径,通过国学学习心得的撰写,使大学生在学习中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思考、进行内化,从而达到“审问之、慎思之”。

(五)以赛的形式举行“国学知识竞赛”

以班级为单位推荐或随机在班级中抽点人员参加,通过设定国学常识、名言佳句等国学知识试题,在学生中开展国学知识竞赛,同时在比赛方式和比赛过程中加入趣味性和竞争性,以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用的目的。

(六)以展的方式举办“国学主题展示”

定期以节日文化、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金石玉器、楹联赏析等不同内容设定主题,通过舞台表演、主题板报、新媒体等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同专题进行系统介绍、案例赏析,使广大学生直观、系统地学习了解国学知识。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缀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充分认识到在大学生特别是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结合本院校自身实际,通过不同方式方法在学生中加以实施,以使现代大学生从中华传统文化养分中汲取养分,促进其思想道德水准的不断提高、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逐步养成。

另外,在国学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取其精华、舍其糟粕,既要注重对经典的传承,又要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既要做到融会贯通地学,更要做到求真务实地用,只有这样,才能在浩如烟海的国学知識中真正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将国学的内蕴要求与自身的日常行为相结合、将文句诵读与精神移植相结合、将常规教育和养成教育相结合,在“铭言、知理”的基础上不断“塑形、矫行”,从而塑造出既具有传统精神的国人,又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型公民。

(作者系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

猜你喜欢

理工科国学人文
人文
“垂”改成“掉”,好不好?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人文绍兴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