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庭院与园林的和谐之美

2016-10-21毕烁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古建筑艺术

毕烁

摘 要:整体均衡对称的布局,严谨的等级秩序排列,体现了南阳府衙的建筑特点,同时也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衙署建筑的艺术。南阳府衙的建筑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循山林的思想,将用于政余休憩娱乐、会友处所的庭院和园林,建造成为富于自然野趣的自由式布局形式。在府衙组群建筑中一系列敞、闭相间的空间,通过过厅、甬道、回廊将其连接,组成一个富有变化又具有内在统一感的空间序列,使徜徉其中的人,可以感受到建筑空间的韵律美与节奏美,从而使建筑的空间具有了艺术品味与趣味,这些充分体现了南阳府衙建筑中庭院与园林的和谐之美。

关键词:古建筑;艺术;南阳府衙

建筑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学科,既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又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建筑艺术作为建筑最为重要的属性之一,无疑是属于建筑之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艺术,主要包括建筑造型艺术和建筑空间艺术两个方面。建筑的造型艺术和建筑的空间艺术,各有其独立的艺术规律,又都与各自不同的人文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南阳府衙整体的建筑轴线均衡对称,“左尊右卑”“前堂后寝”的布局庄重严谨,无不体现着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建筑思想。而建筑群整体艺术美感、独特的地域建筑结构风格体现的是建筑自然科学和建筑艺术。

一、南阳府衙建筑群的整体艺术美感

对称结构是艺术的宠儿,建筑也不例外。对称建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左右对称的,如同人的面部或身体的左右对称结构;另一种是中心对称,也就是以一根居于中心的线为对称轴,环绕这根轴线的左右与前后均呈对称的布置。南阳府衙的整个建筑在平面上是组群、庭院和园林相兼的布局,组群建筑布局是以轴线为中心左右均衡对称,即主体建筑分置于中轴线上,两侧建筑相辅助,布局排列有序,尊卑有别。整个府衙建筑既有追求儒家君臣父子社会秩序,按照等级秩序严格排列,位于中轴线上用对称布置体现严谨规整效果的建筑:照壁、大门及两侧的八字墙;仪门及两侧生死门;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大堂及两侧耳房、厢房;寅恭门及官宅厢房;二堂及两侧耳房、配房、厢房;内宅大门、三堂耳房、配房、厢房。又有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遁山林思想,富于自然野趣的自由式均衡布局形式的四合院式的花厅院落:附属的桃李馆、桂香室、师竹轩、对月轩、爱莲堂、槐荫静舍、后花园等政余休憩之所。南阳府衙的大门、仪门、寅恭门、内宅门,重门复道布局设置,给人以空间序列感和等级森严的权威感,反映了府衙整体建筑无处不在的封建礼仪规范。整个建筑组群既体现出一种庄重与严肃的气氛,又有一种富于变化的平衡美。

(一)南阳府衙组群建筑的艺术特征

建筑设计者根据府衙组群建筑的性质与规模的大小,进行了不同建筑效果的层次布局,整个组群建筑是在空间序列的围合与开敞既组合与铺展中,显示其内在的艺术特质。设计者将大门区域、大堂院落、园林式的后花园布置成较为开敞的形式,二堂、三堂院落、四合院式花厅院落、甬道及过厅、回廊呈现较为狭促封闭的围和形式,这些形式又呈现较为规则的敞闭变化。

整个组群建筑将中轴线上居于中央部分的建筑物体量作突出处理,让依附于轴线的辅线建筑物体量处于从属关系构成,使之产生统一与变化的艺术形式。按照唐宋时代的才分制度与明清时代的斗口制度,位于中心有重要地位的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建筑,采用较高等级的才分和斗口作为基本模数单位,来显示出较大的体量,组群建筑中的配房、厢房等其他建筑,各按其地位,适用相应的才分和斗口,将其建筑体量、造型于其身份相适应,同时符合人们心目中这种建筑比例的一个定式。由此,而形成以中轴线为主的一个大的建筑群。

组群建筑的大堂、二堂、三堂、东西三科的六部房及单体建筑中的爱莲堂、槐荫静舍、桃李馆、桂香室、对月轩等各自建筑的柱间距、窗间距、室内跨距均有重复的效果,并具有韵律的感觉。体量上轴线建筑位于中心的主房向配房、耳房、厢房……作递减渐变韵律处理,呈现出一种韵律美。整个组群建筑中有给人威严、震慑的大门区域、大堂、二堂建筑;有予人宁静、平和的三堂、花厅院落、师竹轩、爱莲堂、槐荫静舍等建筑;还有使人身心愉悦、精神放松的园林式后花园。

纵览整个南阳府衙建筑平面艺术,使人感受到其中蕴含一种庭院与园林的和谐之美,追求的是人文场所与自然空间合为一体的体验。呈现出中国绘画理论所说的“可望”“可游”“可居”等实用的观念情调[1]。建筑群与亭阁山水沟通融合起来,形成一个自由、开阔的整体美,使人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厅堂院落、山水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逸和对环境的主宰。

(二)南阳府衙组群建筑屋顶的美感神韵

屋顶瓦坡是整个建筑群的制高点,南阳府衙建筑的屋顶瓦坡采用“举架法”,使斜度依着梁架叠层加高。举架是按定例简单的叠次将梁架上爪柱增高,特别让脊爪柱特别高,使檐沿作仰翻形成曲度,从而使屋顶斜度越来越峻峭,越下越和缓,同时屋顶坡的全部曲线和轮廓,形成的上部巍然高举,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如同异常沉重往下压的大帽的屋顶部,反而随着线的曲折,显示出向上挺举的飞动轻快,从而一跃成为整个建筑的美丽冠冕。屋顶脊瓦是连接两坡脊缝的一种镶边结构部分,府衙组群建筑的屋顶脊瓦上的脊吻均为龙头形“正吻”。“正吻”古时称“鸱尾”,脊吻最初也是结构上的装饰部分,略作鸟形,后来演变成鸱鸟之尾,是取鸱鸟能吐水可制火灾的象征意义。屋顶上的这些装饰构件就像在整个建筑美丽冠冕上镶嵌的明珠,给整座建筑的美观增添了神韵。

二、大堂建筑构造体现了建筑美的特征

建筑本身常常是时代环境的写照,任何建筑皆不能脱离产生它的时代和环境来讲。建筑里一定不可避免地会反映着各时代的知识、技能、思想、制度、习惯和各地方的地理气候[2]。南阳府衙的建筑虽然沿袭了中国传统建筑坐北面南、中轴对称的布局特点,也代表了明清时代官式建筑的模式,即“左文右武”“左尊右卑”“前衙后邸”的建筑特征,但是其建筑布局并不拘泥于此,从大门至三堂各单座建筑用材多采用自然材质,建筑造型及装饰构件不过多地进行修饰和艺术加工,只是在建筑的结构方面进行雕饰和简单的艺术处理(角梁,挑檐桁),从而达到整体建筑的朴实无华。大堂的建筑風格尤以充分体现:大堂的建筑面阔五间无前墙呈开敞式,采用巨大的形体,建在高于地面的台基上,赋予一种雄伟壮丽、气势非凡的感觉;大堂的前檐结构没有华丽的重檐重斗,只有简易的前檐一斗二升,柱头平板枋上放座斗,梁头直接放在座斗上,前檐加装替木给以装饰,而斗拱没有任何雕刻纹饰,所加装的替木也只有简单的夔龙雕刻图案,这样的装饰结构庄重恰当,又合于审美的最真纯条件; 大堂内浑圆粗壮木柱,高大体俊的梁架,支撑起深阔的空间,柱子采用减柱造,柱身和柱础没有任何雕刻及华丽装饰,梁架为九梁架前后廊式,堂内除设知府办公的公案、屏风及其他仪仗外,室内几乎没有任何雕刻和天花装饰,以求能发挥其所用材料的特性;大堂虽已失去他日辉煌,但建筑色彩至今隐约,檐下阴影掩映部分的青蓝绿绘画,与檐柱退去丹赤的色彩形成冷暖轻重的和谐与美丽。体现了更协调的色彩,不滥用色彩来求媚于庸俗的建筑美。

衙门建筑是皇宫建筑的缩影,体现了无处不在的皇权威严,而代表府衙身份的大堂建筑,也应该建造得宏大气派,威服四方。大堂又位于整个建筑群的中心,是知府发布政令,举行重大典礼,迎接圣旨或公开审理案件的地方。显然,大堂就是整个府署建筑的中心,通过这种手法来表现中国礼乐艺术中的“象征性”艺术。

三、南阳府衙独特的地域性建筑美感

南阳自古承楚风汉韵,又地处南北文化交融处,因此南阳府衙建筑不仅具有北方建筑的庄重大气,同时又形成了独特江南特征,体现在:首先,廊道相连和回廊式的技术结构形式。南阳府署二堂后的内宅门及院落的东西厢房与三堂及三堂东西厢房为廊廊相通,院院相连,内宅门建筑前后廊又与三堂院落构成回廊的结构形式。其次,弓形、半圆形椽的使用。府衙建筑的三堂前廊、三堂东西厢房、寅恭门前廊、寅恭门东配房及厢房、西花厅南房前后廊,均使用了北方建筑很少见的弓形、半圆形椽。再次,前后颇长异的屋顶形式。府衙的大堂厢房,二堂厢房、内宅门院落厢房,三堂耳房、配房、厢房屋顶前后坡长均异的屋顶形式。另外,建筑装饰上,装饰棂格、月洞轩郎、木雕替木、天花藻井,所用材质不但讲究官署建筑的壮大气势,而且在工艺上细腻精良,结构上巧妙多样。这些都体现了江南建筑风格。南阳府衙形成独特的地域性建筑风格,展现了豫南古建的地方特色,为研究清初南阳古建技术提供了实物资料,既能体现官署建筑严谨规整的效果,又同时增添了对建筑观赏的视觉效果。

南阳府衙建筑艺术,整体保持着中国古代建筑规矩严谨的布局。一方面追求儒家君臣父子的社會秩序,建筑物按照等级秩序严格排列,不可有丝毫逾越,设置轴线用对称的布局体现一种严谨规整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循山林的思想,将用于政余休憩娱乐、会友处所和园林,建造成为富于自然野趣的自由式布局形式。在造型艺术和规律上完美呈现了庭院与园林的和谐之美,正如“反映了建筑艺术观中,建筑首先应该是美的,而建筑艺术的美,必须符合一般视觉艺术规律[3]。”

参考文献:

[1]林徽因著.林徽因讲建筑[M].太原: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泽厚著.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3]归痒,王小舟,孙颖编著.建筑艺术理解[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南阳知府衙门博物馆

猜你喜欢

古建筑艺术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中国古建筑
纸的艺术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因艺术而生
正在消失的古建筑
艺术之手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