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蔬菜的“农宅对接”运作模式研究

2016-10-21何超

装饰装修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有机蔬菜

何超

摘要:“农宅对接”的流通模式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彻底省去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和流通损耗,本文通过对ED公司农宅对接运作模式的研究,总结其在生态农产品流通中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得到促进生态农产品市场有效流通的启示。

关键词:有机蔬菜;农宅对接;流通模式

前言

近年来,由于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寻找更健康的食材。而对于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蔬菜来说,安全程度更高的有机蔬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亲睐。有机蔬菜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和转基因技术。消费有机蔬菜在经济发达城市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目前国内常见的有机蔬菜流通模式主要有:农超对接、有机专卖店等。

为了不断缩减中间成本,也为了更好的对蔬菜品质追根溯源,一种新兴的流通方式——“农宅对接”模式应运而生。农宅对接的流通模式实际上是“农场到家庭”的模式,它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彻底去掉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和损耗,既增加了生产者的收入,也降低了消费者购买支出,可以说是一种双赢模式。

目前中国有机农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部分都位于大中城市郊区或者原生态偏远地区,目标群体定位于经济发达城市的中高端收入群体。在传统流通模式对农户要求较高的要求下,一些农场另辟蹊径,采取农宅对接的模式,走出了一条独特发展的道路。ED公司就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家。

一、ED公司的基本情况

ED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高标准有机种植和销售的企业。目前拥有配送中心和一个有机农场。农场种植面积200亩,提供时令蔬菜、鸡、鸡蛋、鱼等有机产品。公司有员工40多人。其中深圳配送中心15人,农场30多人。

ED公司的有机蔬菜销售采取直销方式,所有的会员都须先预缴一年的蔬菜款并与ED公司签订蔬菜合同。公司目前有300个会员家庭客户。

ED公司采取自营的物流模式,并建立全程的冷链系统,使用自有运输车辆将蔬菜配送到会员家庭。

由于彻底去掉中间环节,ED公司能够尽量的节省成本。同时ED公司不做商业推广,仅通过口碑来吸引新会员入会,节省了大量广告费用,同时也获得了较高的客户黏性。在国内有机农场经营普遍亏损的大环境下,ED公司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随着会员数的不断增加,实现盈利可期。

二、“农宅对接”的运作模式:

“农宅对接”模式的运作主要包括生产、营销和物流三个部分,其中生产又包括订单式种植和品质控制两块。

1.订单式种植

农场的种植是基于明确需求的订单式种植模式。农场在安排生产计划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会员的需要,再结合季节特点、病虫害因素以及会员数增长所带来的需求增量而确定所需种植的品种及面积。

2.品质控制

ED公司在生产中严格按照有机生产标准,只施用竹粉、花生麸等有机肥料,不使用化肥及一般农药。在蔬菜种植大棚里,有详细的生产日记,用以记录生产流程准则,室内外气温、湿度、地温,施肥、洒水时间,生产负责人等信息。

3.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

有机蔬菜的物流包括从蔬菜采摘、冷藏、包装、分拣、运输、配送等环节。

蔬菜采摘、冷藏、包装在农场完成,而分拣、配送在配送中心完成,全程都是在冷链的环境下进行。农场通常在配送的前一天进行蔬菜的采摘和加工处理。蔬菜需要根据会员的实际需求量采摘,并在采摘两个小时内冷藏入库。蔬菜的称重、打包装通常采摘当天下午进行。所有的蔬菜成品次日凌晨6:00由农场装车运至深圳配送中心,再分拣装入每个会员的保温袋中。分拣完毕,配送车辆通常于10:30从配送中心出发,大概在4点左右配送完成。

在这种物流模式,蔬菜从采摘到配送至会员家中不超过36小时。“农宅对接”模式下的物流过程可实现蔬菜的低库存,减少生鲜蔬菜流通环节和装卸次数,降低物流成本,保证生鲜蔬菜的新鲜度,从而在成本和质量上获得竞争优势。

4.灵活诚信的营销管理

选菜时,会员可以选择在线上点菜,也可以由客服人员自由搭配。每次配送时,农场都会免费搭配一些辅菜例如姜葱蒜等。客服人员也可以为会员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

农场还定期邀请消费者考察生产基地,并且举办亲子游、蔬菜种植等活动,让客户在消费有机蔬菜的同时也对基地的生产情况有更直接的了解。

三、“农宅对接”模式的特点

1.有机蔬菜的生产者是基于订单来组织生产,避免了中间环节过多产生的牛鞭效应,降低了生产的盲目性,减少了库存和损耗。

2.“农宅对接”模式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了农产品的销售成本。

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农户不用担心超市压价,而消费者也无需担心中间商层层加价,保证了农户和消费者的利益。

3.生鲜蔬菜产地溯源更加便捷

在“农宅对接”供应链模式下,消费者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菜是从生产的。生产者通过完善信息查询系统,使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到蔬菜的生产地块、种植员、喷洒农药等信息,这样就能更清晰的了解蔬菜的安全情况。

4.生鲜蔬菜的流通速度极大提高。

在“农宅对接”供应链模式下,蔬菜自生产地经包装运输直达消费者手中,相较于“农超对接”模式而言,可以减少超市的售卖周期,从而更大程度的降低存贮时间和损耗,极大提高流通速度(庞伟2012)。

5.价格的决定权由以往的中间环节变为生产者和消费者。

6.资金回笼速度快

消费者是此供应链的最终环节,消费者是以个体或者团体的形式出现,资金支付程序较简单,资金回流速度加快,保障供应链的顺利进行。

四、对促进生态农产品市场有效流通的启示

农宅直销的模式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架起了桥梁。这种新型的营销模式对生态农产品市场的有效流通有以下三方面的启示。

1.诚信是生态农产品市场流通的基础

消费者只有在充分相信和了解生态农产品品质的基础上,才愿意和可能支付比普通农产品贵出几倍的价钱进行购买,因此,取得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认可和信任是生态农产品市场流通的前提。生态农产品的生产者不仅要从生产源头包括育苗、种植、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而且在采摘、包装、流通和存储等过程都要规范管理,实现质量可控,这样才能树立产品的品牌效应,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通过品牌营销实现产品较高的附加值(钱静斐等2014)。

2.高效的物流系统是实现生态农产品市场流通的保障

生态农产品都具有易腐、不易存储的特性,其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因为物流的问题出现腐烂、配送不及时问题,必然会导致会员的诸多投诉,甚至要求退货。因此专业、高效的物流则是实现农宅对接的保障。据ED公司测算,物流成本占其生产总成本的30%左右,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是公司扩大其市场份额的制约因素。发展第三方的专业冷藏物流配送系统可以扩大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规模,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3.灵活创新的营销推广方式是推动生态农产品市场流通的有效途径

“农宅对接”因取消了传统农产品市场的中间环节,需要更灵活、创新的营销推广模式来加强双方信息沟通,电子商务和现代科技为此提供了实现途径和技术保障。农宅对接可以依托互联网和电话直销平台加以实现,生产者可以通过一系列线下的推广活动(如小区宣传、亲子活动、基地考察等方式)让消费者了解产品、感知产品,灵活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不但增加了生态农产品的销量也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是推动生态农产品市场流通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庞伟.北京市生鲜蔬菜“农消对接”供應链模式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6.

[2]钱静斐,黄丽江,李宁辉. 生态农产品“农宅对接”模式探索——对北京市想田生态农庄的调研[J].甘肃农业, 2014(1), 12-13.

猜你喜欢

有机蔬菜
有机蔬菜种植栽培技术探讨
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对策的分析
新技术对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的作用分析
浅谈有机蔬菜种植中绿色防控措施的应用
我国有机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
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对策
有机农业蔬菜的关键种植技术探讨
生态食品:消费者的偏好选择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