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公路沥青混合料现场试验检测的探析

2016-10-21贺阳

装饰装修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公路工程

贺阳

摘要: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加强石料、沥青等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对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而试验检测技术是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认真做好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现场试验检测工作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对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现场试验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现场试验检测技术

一、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的概述

沥青混合料是以沥青为结合料,通过仔细合理地选择和级配,组成由碎石、石屑、砂、矿粉等共同混合而成的矿质混合料,并且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拌和而成。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合料路面,不仅晴天无尘,而且下雨天也不会变得泥泞,这是因为沥青混合料以其独特的材质而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抗滑性,在此基础上,沥青混合料还有助于分期修筑路面以及再生利用。(1)按混合料分为以石油沥青为结合料的沥青混合料和以煤沥青为结合料的沥青混合料。(2)按施工温度分: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和常温沥青混合料。其中第一种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又简称热拌沥青混合料,是由沥青与矿料经过热态拌和、热态铺筑而形成的混合料。第二种是在常温状态下,以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与矿料经过拌制、铺筑而形成的常温沥青混合料。(3)按矿质混合料级配类型分为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和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前一种的形成原因是,在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之中,按照级配原则,通过一定的比例相互搭配组成。后者是因为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中缺少一个或两个档次粒径的沥青混合料而被称为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4)按最大粒径分类:粗粒式沥青混合料、中粒式沥青混合料、细粒式沥青混合料、砂粒式沥青混合料(沥青石屑或沥青砂)。

二、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常规的现场试验检测技术

1.沥青混合料冻融试验。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抵抗由于水的浸蚀作用而产生的沥青膜剥离、掉粒、松散等破坏的能力。评价沥青路面的水稳性,通常采用是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这类试验方法主要是用于判断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方法适用于在规定条件下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冻融循环,测定混合料试件在受到水损害前后劈裂破坏的强度比,以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新规范规定我国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以马歇尔试验方法为主,所以掌握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方法是必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击实法制备沥青混合料的试件。根据路面成型条件,目前路面沥青混合料试件成型方法主要是轮碾法和击实法,搓揉压实法。击实法适用于标准击实法或大型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以供试验室进行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使用。

3.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车辙试验方法比较简单直观,而且与实际路面车辙的相关性好,目前我国主要将车辙试验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 车辙试验是用标准的成型方法,制成标准的混合料试件,在60℃的温度下,以一定荷载的轮子在同一轨迹作一定时间的反复行走,然后计算试件变形1mm所需车轮行走的次数,即为动稳定度。动稳定度是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高温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也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的一个辅助性检验指标。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进行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

三、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非常规的现场试验检测技术

1.备热料食供料比试验方法。当使用连续式拌和机时,经冷料仓流量试验后就可按固定流量直接供料加热拌和。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对混合料的质量要求高,规范规定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这就带来了一个所谓二次筛分的问题。使用间歇式拌和机,冷料经烘干筒加热后,提升到拌和楼内进行筛分分档,每档分别进入各自的热料仓。但由于拌和楼内的筛子长度有限;重兼有倾角影响,集料不能充分筛分,流进各热料仓的集料不是按机内各筛号准确分级。因此还必须从各热料仓中取样进行筛分试验,根据沛分结果再进行矿料配比计算,决定各热料仓的供料比例。

2.加热温度及拌和时间试验方法。经反复调整冷料仓供料比达到供料平衡后,即可加沥青进行拌和。根据拌和后混合料的温度及其外观,决定集料和沥青的加热温度以及混合料的拌和时间。第一步,初步拟定加热温度。根据沥青品种与标号,取规范中规定的加热范围中值,暂定为沥青加热温度。集料加热温度应比沥青加热温度高(10-20)℃。第二步,初步拟定拌和时间。根据以往经验初步拟定拌和时间。一般每拌一锅约需30-50,试拌时先选50s为宜。第三步,拌制沥青混合料。按初步拟定的加热温度及拌和时间:,按目标配合比的油石比控制贤青进量,拌制沥青混合料。第四步,确定集料及沥青的加热温度。在拌和机的出料口接料测温,该温度如在规范规定的出厂温度范围内,且混合料色泽均一,流而不散,则认为原拟定的加热温度可行。如温度超出规定范围,或目测不合格,则须适当调整原材料的加热温度,直至满足要求为止。此时集料及沥青的加热温度,即可定为正式生产时的加热温度。第五步,确定拌和时间,最佳拌和时间是使拌出的混合料色泽均一、每个集料颗粒都被沥青膜均匀裹覆、大小颗粒分布均匀所需的最短时间。当每一锅出料后,目测认为不合适,则需重新进料,适当延长拌和时间。反复几次,直至合格为止。此时的拌和时间再加3~5s即为正式生产时的拌和时间。

3.运层试验方法。规范规定:“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或粒料的半刚性基层上必须浇洒透层沥青。”“基于阻水的目的,最好透层与下封层合二为一,一次作成”。这样就要求透层沥青既要渗人基层,又要在基层表面保持一层沥青薄膜。乳化沥青的稠度及单位面积洒布量应通过试洒确定。可在试铺段基层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m2面积,清扫并洒水潤湿,表面略干后,用喷壶将沥青含量为1kg的乳化沥青均匀洒布于该表面积内,24h后观察表面情况:若表面色泽均一,被一层厚约0.3mm沥青薄膜均匀覆盖,说明乳液稠度适中,但用量过多;若表面色泽均一,已形成均匀薄膜,但用小刀能将薄膜成片揭起,说明乳液稠度太大或破乳速度大快,未渗入基层内部;若表面色泽不一,局部显干涩状,沥青未形成均匀薄膜,说明乳液稠度虽适中,但需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再次试洒,直至满意为止占。

4.摊铺速度试验方法。试验目的是在现有条件(拌和机产量、运料能力、摊铺层厚度与宽度)下,找出保证摊铺均匀、平整、摊铺机能连续工作的最高速度。按初始速度进行摊铺。如摊铺层表面密实、均匀、平整,且供料能保证摊铺机连续工作,则还可提高速度;反之,要降低速度。经反复几次试验,就可定下正式生产时的一般摊铺速度。生产时混合料运距不断变化,届时须根据实际运距适当调整摊铺速度,但最高不超过6m/min。

四、结束语

沥青路面由于具有坚实、无接逢、噪音小并且施工通车的快速性和行车的舒适性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影响公路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在于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好坏。因此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必须加强沥青混合料的现场试验检测工作。

参考文献:

[1]黄丽新,杜百煜.沥青混合料离析施工控制的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 1)

[2]孙显奎,朱丽红,孙淑娟等.浅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纵横,2011(20)

[3]陈奇.议公路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0)

猜你喜欢

沥青混合料公路工程
公路工程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论做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对公路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公路工程监理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的沥青混合料花白料识别方法
浅谈防腐路面蠕变的特征
浅谈低碳经济中的省道公路养护
热再生配合比设计在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应用
基质沥青与SBS改性沥青对AC—20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差异
探讨公路工程企业项目化管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