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对策解析

2016-10-21马超

装饰装修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常见问题

马超

摘要: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许多建筑项目都应用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这主要是因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高、围护墙体轻、施工方便及布局灵活等众多优点,它是目前我国建筑项目中非常重要且普遍的一项技术。在建设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虽然已经有相关规范对其进行质量控制,但是在实际施工中还是存在这一些问题,本文将着重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极其对策。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常见问题;对策

一、梁柱节点箍筋施工问题及对策

在实际的建设施工中,梁柱节点区域的钢筋分别密集程度大,而且构造比较复杂,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位于结构中心区域的柱子,这里的梁柱钢筋纵横交错,并且梁的纵向受力钢筋要置于柱纵向钢筋内部,使其呈井字形交叉,这也就大大的增加了柱子箍筋绑扎时的工作难度。通常施工单位的施工步骤是先对梁板模板进行安装,然后再进行梁钢筋绑扎安装工作,等梁钢筋的绑扎工作完成后,再进行整体沉梁,这样会加大了节點区箍筋绑扎工作的难度,容易出现梁柱节点区出现少放、乱放甚至是不放的情况,使得梁柱节点区的施工质量大大下降,给整个框架结构留下安全隐患。

梁柱节点筋绑扎的施工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是施工单位不得不重视的内容。为此,在一些建设项目中,施工单位会选择使用两个开口箍筋对向拼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样的做法明显是不符合建设工程施工规范中“为确保箍筋对混凝土核心区有着良好的约束效果,箍筋必须封闭且末端具备弯钩”这一要求。关于梁柱节点箍筋的施工问题,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解决方法就是在进行沉梁前,先把柱箍筋绑扎工作完成,之后再与梁一起下落。虽然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柱箍筋绑扎工作中的难度,但是却常常会因为箍筋与柱纵筋间的摩擦和下落不平衡的等原因导致箍筋不能正常下落,最后只能选择以外力强行下打来达到箍筋下落目的。这样不仅没能使箍筋到位,还会出现箍筋变形的情况,从而导致了箍筋出现封闭不合格、绑扎变形、间距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上面提到的两种常见的方法都没能较好的解决梁柱节点核心区箍筋施工中的问题。为了可以有效的提高梁柱节点区域的整体施工质量,应该在钢筋下料加工过程中,适当的添加一些与箍筋级别相同的短钢筋,而短钢筋的实际长度应该按照节点区箍筋的高度来确定。然后再对箍筋开口处进行焊接处理,在开口处理完成后,根据设计间距用短钢筋将柱箍筋焊接好,在焊接过程中,只需在箍筋的两边相对焊接即可,并将其加工为上下开口且四周封闭的整体骨架。不仅如此,在进行梁钢筋的安装工作前,还应该先将整体骨架套入柱纵筋并用垫木将其搁置在楼板模板面上,然后穿梁纵向钢筋并进行绑扎。这样就可以使沉梁的环节中的节点骨架与梁整体下落,还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现变形和开口的情况发生,确保节点区箍筋的间距和数量,从而起到提高梁柱节点箍筋施工质量的效果。

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问题及具体措施

建筑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必须满足“强柱弱梁”和强节点的基本要求,所以通常情况下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都会高于梁板,并且在建筑高度上升过程中,柱与梁板的混凝土强度差也会随之加大,这就增加了实际建设施工工作中的难度。目前在框架结构建设施工中,较为常用做法是将柱与梁板分两批进行集中浇筑,也就是节点区采取和梁板结构混凝土相同强度等级浇筑。如果对节点区使用单独浇筑的方式,则可能会出现因供应量少带来的梁板分隔困难等问题,如果采取节点区和柱同时浇筑的方式,则可能会出现节点区混凝土施工缝留置的状况,导致实际施工与建设规范不相符,如果与梁板同时进行浇筑存,则可能会出现节点“夹层”,带来质量隐患等问题。

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通常情况下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的差距不可超过5MPa,如果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不得不大于5MPa时,必须对梁柱的节点区进行专门的处理,保证节点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保证节点混凝土的强度的具体措施有两点:

第一,为了降低施工的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将垂直交界面直接设置在梁端,并在节点混凝土浇注工作中使用塔吊漏斗浇筑的方式进行,对于梁板混凝土则可以使用泵送同时浇筑。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的降低浇注工作的难度,还可以有效的防止交界面出现施工冷缝的情况,从提起到提高施工质量的效果。

第二,为了确保核心区域的混凝土强度符合标准,可以在节点处添加适当的纵向钢筋,并通过设置型钢和增加箍筋的方式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这样不仅可以让施工过程变得简单方便,还可以有效的保证其施工质量,这样是目前施工单位较为接受的方法之一。

三、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上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为了能够符合结构构件耐久性和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防止大构件表面出现开裂的现象,必须将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梁柱的偏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对于高层建筑项目来说施,经常会出现因为柱箍筋直径大、间距密、肢数多等原因使得内外箍筋难以达到完全重叠的状态,导致出现外突和内凹的情况,这样就会为模板的正常安装带来很大额麻烦。所以,很多建设单位为了增加模板安装工作的方便,都会选择刻意的将箍筋的直径减小。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柱纵筋保护层的误差加大,从而影响到了整个框架施工的质量。

虽然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出现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差的情况难以避免,但是主要注意以下的两个方面的施工过程,就可以将误差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第一,在一向框架梁面筋需要从另一向的框架梁面筋下面通过时,一侧框架的梁端箍筋的下料高度可以相应的减少两到三里面。第二,在建设施工中,如果出现了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超出了40毫米,则必须对其保护层添加防裂措施,例如:为其铺设一层钢丝网来防止出现表面开裂等。这样可以有效的弥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误差过大的问题。

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冬期施工中的对策

在进行冬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时,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会给施工带来较大的麻烦,例如:抗冻外加剂如果使用不足使混凝土早期受冻、抗冻外加剂如果使用过量是混凝土后期的强度不足等。所以,在冬期施工前必须做足准工作,首先制定好一个科学合理的冬期施工技术措施与方案,然后再对施工现场的室外气温进行监测,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从而掌握最佳的开工时间。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做好混凝土养的护温工作,通常使用的方法为综合蓄热法,综合蓄热法具有经济有效、过程简单等优点。首选,需要按照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温度来加入适量的防冻剂,并及时进行混凝土的保温覆盖工作,使得预加热量以及混凝土硬化是释放的水化热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也可以减慢混凝土的冷却速度,为混凝土硬化过程制造出一个良好的条件,使其设计强度符合建设的要求。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建筑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要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必须从实际施工中的具体问题出发,根据问题并研究出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案,才可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邵淑红.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

[2]刘佳明.探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7).

[3]李静.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5).

[4]窦勇军.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9).

[5]郭木华.框架结构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与防治措施探讨[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04).

猜你喜欢

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常见问题
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研究
改变使用功能的框架结构加固后抗震分析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技术
框架结构极端条件下连续性倒塌的综合防范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