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建筑设计的技巧与发展趋势

2016-10-21李昕炜

装饰装修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

李昕炜

摘要:绿色、生态、环保将成为未来世界建筑发展的主流,新时期我国的建筑发展要逐步与世界建筑接轨,建筑规划设计理念要充分体现生态环保。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建筑规划设计的技巧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环保建筑;规划设计;住宅应用

一、关于住宅建筑设计中太阳能技术的应用技巧

1.太阳能住宅的间距在建造太阳能住宅楼时,一方面要避免阳光被遮挡,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利用太阳能和节约用地两者之间的关系。太阳能住宅楼之间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间距。

2.太阳能住宅楼的房间布置,应按照用途和对温度的不同要求,以及温度分层原则合理设计。太阳能住宅楼内的房间高度(装修后,地面到棚顶的距离)应尽可能低于2.5m。

3.太阳能住宅楼单元门及窗的设计冬季为防止冷风侵入,必须将太阳能住宅楼的各单元门做成封闭的小室,以形成双重入口或空气夹层;有条件的应将单元门设在建筑物的南面。南向窗是太阳能住宅楼接受太阳辐射的主要通道,因此,南向窗户应尽量设计得大一些。经对比试验表明,在采暖季节里,环境温度较低,室内外温差较大,用单层窗时,其效率为负值;采用雙层窗时,其热效率可达20%,北窗应尽量设计得小一些。

4.墙体普通建筑物外墙设计保温能力只是以外墙内侧面不结露为原则,因而外墙的热阻普遍偏低。太阳能建筑外墙(复合保温墙)的做法是在墙体内增加一层60~120mm厚的保温层,外侧设120mm厚的保护砖墙。在墙体施工中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砌筑砂浆的和易性要好。第二,加强传热异常部位的保温措施。第三,在保温墙内填充保温材料时,一定要注意防水。所填充的保温材料应捣紧压实,以免保温材料因自重下沉。

二、关于住宅建筑设计中雨水利用技术的应用技巧

为了和房屋设计协调配合,将饮用水、洗涤用水和卫生用水分离,可采用两套供水系统。过去有极少数房屋利用屋顶整个面或局部建蓄水池蓄水,由于渗漏问题难以解决,目前基本上未采用。采用双层屋顶可解决这一问题,双层屋顶蓄水系统设计由上层屋顶、下层屋顶和管网组成。所集雨水通过专门的给水管道,从屋顶蓄水池取水,将水引入每一个卫生间。

1.卫生间内蓄水箱管道系统设计一般屋顶集水后是通过雨水管将雨水排走,未作任何利用。卫生间内水箱蓄水设计方法主要由集水、蓄水和供水管网三个部分组成。屋顶除具有通常的功能以外,还具有集水功能,设计与通常屋顶设计相同。管网由供水管、取水管和冲水管组成。取水管设于供水管和卫生间内水箱顶部之间。冲水管根据需要布置于卫生间之中,是独立的。各卫生间内水箱在使用时互不干扰。

2.地下蓄水池管道系统设计通过水泵将所集之水提升到高位水池,再通过高位水池将水分配到各卫生间。地下蓄水池可设于建筑物之间,根据建筑物的布置间距,集水水源有两个:一是屋顶集水,二是地表集水。管网由雨水管、提水管和配水管组成,雨水管连接于屋顶和地下蓄水池之间,用于收集雨水。提水管连接于地下蓄水池和高位水池之间,管道底部设有止回阀。配水管连接于高位水池和各卫生间之间,用于配水。

三、关于住宅建筑设计中玻璃节能技术应用技巧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住宅建筑在各类建筑中所占比重较大。据研究统计,我国住宅的门窗洞口热能损失量比发达国家高几倍甚至十几倍。节能玻璃在国内新建住宅建筑中已经开始应用,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住宅节能玻璃发展仍旧滞后。造成住宅节能玻璃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没有完善的政策、法规来引导人们积极地使用节能玻璃门窗。虽然国家已经开始提倡节能玻璃的使用并逐渐加大宣传力度,但并没有完善的鼓励和扶持政策提高开发商和住户使用节能玻璃的积极性。其次是开发商和住户对节能玻璃的节能效果认识不足。事实上,采用节能玻璃所增加的投资,在日后几年的节能效益中可以得到补偿。市场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在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法规的引导下,节能玻璃的应用才有可能得到推广。

四、发展趋势----向环保型建筑设计发展

一是建设生态小区, 大气环境质量应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住宅物与环境协调, 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空间, 小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

二是小区住宅房间应能实现自然通风, 厨房、卫生间异味能在瞬间散发, 以保证主要居住空间空气新鲜, 防止室内潮湿与霉菌滋生, 居室内达到通风, 卫生间具备通风换气设施,厨房设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 达到居室内的空气质量标准。

三是有效控制住宅室内、外的噪声源, 使住宅噪声等级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 包括室外、室内和对小区以外噪音的阻隔措施。房屋维护结构御寒隔热, 门窗密封性能及阻音效果符合规范标准。小区周边产生的噪音如果影响了小区的声环境则应采取降噪措施。

四是在自然采光和节能灯具的使用上, 应尽量利用自然光进行室内采光, 防止光污染。房间要光照充足, 通风良好, 着重强调满足日照要求, 室内要尽量采用自然光, 还应注意居住区内防止光污染, 在室外公共场地采用节能灯具, 提倡由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

五是在采暖、空调、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的使用上, 应结合小区建设实际情况, 合理地利用太阳能、风能或地热能等绿色能源, 作为小区采暖、空调的热、冷源。供热、制冷及炊烧等尽量利用清洁能源、自然能源或再生能源, 日照资源丰富的地区普遍安装太阳能设备。对住宅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保温隔热提出要求, 以保证室内热环境满足舒适性要求,住宅采暖、空调应该采用清洁能源, 并因地制宜采用新能源和绿色能源。住宅小区废弃物管理与处置应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小区各种垃圾处理、处置措施应配套、齐全。小区内垃圾可在小区内处理, 有条件的地方应充分利用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实行垃圾分类收集, 并由小区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 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住宅建筑中使用这些技术,不仅能够节约能源,还能够提高住宅的舒适度,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有关技术在住宅设计中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任旭.浅析现代智能建筑规划设计[J].知识经济, 2012,(04) .

[2]李东明.建筑规划设计节地措施的开展研究[J].科技资讯, 2012,(17) .

[3]刘志靖.浅谈绿色生态建筑的规划与设计[J].才智, 2012,(05) .

[4]胡珣.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比较分析[J].知识经济, 2012,(07) .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规划的设计与实现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提升榆林地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实现林业健康稳定生产
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规划原则及方法研究
论配网自动化的规划设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