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开放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视角的转变

2016-10-20张烨

学理论·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大学生

张烨

摘 要:开放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宏观情境和微观生态均发生巨大改变,新的情势下为了更好地面对挑战、把握机遇,高校政治认同培育需要转变视角,立足政治认同微观层面意义和功能的发挥,深入挖掘政治认同培育对大学生个体需求满足和个体全面发展的具体作用,突显大学生在政治认同培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调动大学生构建政治认同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政治认同;大学生;开放环境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066-02

开放环境下高校政治认同培育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生态均发生巨大改变,认同培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尤其是文化、价值的多元性与认同培育相对一元性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理念和方法不再适应当前复杂的情勢,这就要求高校的政治认同培育转变视角,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满足大学生个体需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层面的意义和功能,把握个体政治认同形成的这一原动力,加强大学生在政治认同培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从而最终实现政治认同宏观层面对政治体系稳定发展的保障作用。

一、理论基础:“政治认同”意义与功能的双重向度及其对高校育人的要求

“政治认同”的意义和功能具有宏观、微观的双重向度。宏观层面,政治认同是政治系统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是政治系统合法性的重要依据;微观层面,政治认同对于个体需求满足和个体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促进作用。

(一)“政治认同”两个层面意义的体现

“认同”是一种与人的“社会性”“主体性”“归属感”等密切相关的、普遍的社会心理过程。汉斯·摩尔曾把认同分为个人层次和社会层次。他认为个人层面,“认同是一个人在混沌环境中所占据的稳固方位,个人能够据之对外在环境做出积极的防御”;社会层面,“认同是一个基本的及普遍拥有的信仰、模范及价值之综合,它能抵抗外在事物对本身环境与成员的威胁及维续自身”[1]14。因此,“认同”对于个体而言,可使之获得某种相对稳定的确定性和归属感,以帮助其完成自我身份的确认及自我价值的构建;对于社会共同体而言,认同则是其获取凝聚力、稳定性及存在合理性的重要基础。

具体到政治认同的功能和作用,同样具有两个向度。宏观层面,政治认同对于政治系统稳定和发展的意义,学界已有较多讨论,普遍认为政治认同有助于政治共同体形成凝聚力、向心力,获得合法性,是政治系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①除此之外,政治认同在微观层面对于个体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政治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政治认同是每一个“社会人”“政治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无论个体政治认同的状况如何,即便是消极的、退缩的,也是政治认同的一种具体形态,也会对个体本身产生潜移默化、持久广泛的作用力。

(二)政治认同价值双向维度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对高校育人的要求

政治认同双层意义的协调统一、彼此促进,是理想的政治认同状态最终实现的必要保障。高校政治认同培育过程中要兼顾这两层意义的发挥。

首先,政治认同意义的双向维度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而是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政治认同在宏观层面对于政治系统稳定性、合法性的保障,可以为个体发展提供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而且建立在政治认同基础上的政治系统的内在凝聚力,是个体确立明确的价值判断标准、获取归属感、建构自我认同以及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力量来源。另一方面,政治认同在微观层面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个体政治认同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唯有充分借助这一原动力,才能调动个体形成政治认同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最终实现政治认同宏观层面的价值。

其次,政治认同是在个体与政治体系持续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培育和建立起来的。一方面,政治有机体为了获取合法性和内部个体的广泛支持,需要不断进行制度改进、政策调整等一系列的举措,以增强个体在政治活动的各个方面对其产生的认同;另一方面,个体也并非被动地对政治系统的调整做出反应,而是在个体政治需求、个体发展的动力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与政治系统进行互动,借助政治认同的确定性和凝聚力建立自我认同,获取归属感、形成自我价值等。

二、现实需求:开放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总体情势分析

开放环境相对于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个文化多样、价值多元、社会思潮泛滥的信息化、网络化背景。直面当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充分把握和应对开放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政治认同培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其中教育理念和培育视角的转变尤为重要。“既然当代认同危机归根到底是‘我的危机,那么,塑造合理认同还是要从‘我入手。”[2]1因此,开放环境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培育要立足于多样化、个性化的主体需要和主体意识,强化政治认同微观层面意义的发挥,并使之与政治认同宏观层面意义的实现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一)开放环境使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体性及理性进一步发展

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随着现代社会和工业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工业化对政治认同主体的影响愈来愈广泛、深入,这进而影响到政治认同的生成方式及规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变化在我国出现得较晚也更加集中和急剧,且因为我们特殊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具有鲜明的特色,这成为环境变化之外,政治认同培育理念、手段和方式变迁的又一现实要求。

大学生的个体需求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和个性化的特点。陈陈在对近20年我国青少年需要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指出在大学生的众多需要之中,“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成为青少年需要的主导和核心内容。”[3]76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需要突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针对其处于特殊人生阶段的发展需要和价值实现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引导和教育,增加政治认同培育内容,培育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具灵活性。

(二)开放环境加重了大学生的认同危机

塞缪尔·亨廷顿曾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全球性的认同危机,未来世界国家之间的冲突是不同文明的冲突,是认同的冲突[4]157。认同危机不仅给各个国家的统治稳定、各个文明的延续带来问题,也给个体发展带来挑战。个体归属感的建立、价值评判标准的确立在这样的背景下变得愈加困难。

“确定性的消失不但没有让人类放弃对确定性的需求,反而进一步促使人们认识到确定性的重要性。于是,在没有确定性的条件下追求确定性就被提升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5]9在这种背景下,政治认同培育在促进大学生自我认同建构、深度价值观形成方面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也尤为迫切。当代大学生急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其对个体发展的追求,增强其在开放环境中对多元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协调和统合的能力。

(三)社会转型的全面推进及治理型社会的构建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出更高要求

构建治理型社会是实现社会转型的重要任务之一。“‘治理是国家、公共组织、私人机构及社会成员管理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运用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使不一致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6]40治理型社会的构建除了制度、法律、社会组织等宏观层面的建设之外,更需要培育具有较高政治素养、政治参与性和良好政治认同的公民。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理想的青年群体,无疑是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公民组成部分,其政治认同的基本状态和公民素养、公民精神的养成情况直接关系到社会转型的实际成效。

(四)“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要求高校的政治认同培育重视其在个体发展层面的意义挖掘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教育学与人学结合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取向逐渐形成。张耀灿提出要补充现有研究和教育理念中“人”的空缺,实现教育的“以人为本”[7]41。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的形成和发展,是应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的需求而出现的,是开放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积极回应时代挑战的体现。

政治认同培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应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转变政治认同培育的视角,深入挖掘政治认同培育对于个体发展的意义所在,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的深远立意和体现“以人为本”教育原则的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开放环境下文化、价值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与认同培育内聚性之间的突出矛盾,以及作为认同主体的大学生本身具有的诸多时代特点,要求高校的政治认同培育转变视角,从关注大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发挥政治认同培育的价值引领作用,引导大学生整合个体意识,顺利推进政治社会化的进程,逐步成为合格公民,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制度认同和价值认同,实现政治认同在宏观层面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M].北京:社會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类学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陈陈.近20年我国青少年需要研究综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4]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5]金太军,姚虎.国家认同:全球化视野下的结构性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4(6).

[6]滕世华.治理理论与政府改革[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2(3).

[7]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2).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关于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政治课堂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环境下的多维互动性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