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为洒了的牛奶而哭泣

2016-10-20

新青年 2016年10期
关键词:愚人疯子彼得

一、滑稽的彼得

老彼得·勃鲁盖尔作为尼德兰文艺复兴最后一位代表人物,因其对农民生活的热衷描绘,被世人称为“农民的勃鲁盖尔”、“农民画家”和“滑稽的彼得”。甚至很多人怀疑他本人就是农民,他的画作也在他死后很长的一段时间被人歪曲。

但事实上,他出身布雷达附近,受训在堪比佛罗伦萨的大都市安特卫普,师从名声鼎鼎的彼得·库克·凡·埃尔斯特,并迎娶了老师的女儿做妻子,我们都知道,能娶到老师女儿的学生,一定是老师的得意门生。1552年,他在意大利进行了漫长的旅行,放在现在就相当于去留学了。1563年,他搬去布鲁塞尔,他主顾的名单可以写好几长页,他充满了雄心,伟大的作品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

很多人在接触勃鲁盖尔时会产生这样的疑惑——画家作画的目的,是为了让主顾掏钱,看勃鲁盖尔的画,譬如《农民的婚礼》、《农民的舞蹈》、《雪中猎人》等等,似乎画面确实要明朗许多,风景美丽又悠然,人物憨态又欢乐,可那些人毕竟是衣着粗陋、长得也不怎么好看的农民,与同一时期的那些意大利画家相比,他甚至画得连精致都算不上,有钱的大主顾们为何会蜂拥而至,令勃鲁盖尔拥有了幸福而优渥的薄暮之年呢?

在他最伟大的作品《尼德兰的寓言》中,我们将得以一窥究竟。

二、愚人之船

勃鲁盖尔出生于1525年,逝世于1569年,他经历了尼德兰的内部动荡与外敌骚扰,尼德兰资本主义的萌芽到发展,文艺复兴的高潮和尾声,并得到了大量杰出作品的熏陶……

《尼德兰的寓言》一作的灵感,即来源于这一时期所风靡的讽刺作品——塞巴斯蒂安·布兰特的《愚人之船》。

有人说,愚人船(Narrenschiff)是一个文学词语,可能出自古老的亚尔古英雄传奇呼,也有人说这是当时德国的一种管理疯子的方法——将疯子们聚集在一艘船上,沿河从一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流浪,这种方法既保障了城镇的秩序,又显得极为仁慈。然而,有人做出猜测,这些人真的是疯子吗?在一种新思想萌芽之时,总是会被人当成疯人疯语,在一个处处充满信仰的年代,追求理性的人便显得极为格格不入。鉴于这样的推测,在一些受到《愚人之船》影响的其他文学艺术作品中,这群疯子被描绘成了智者和理想中的英雄,这些人也不是被放逐流浪,他们在航海中发现世界。

三、民谚的智慧

让我们回到《尼德兰的寓言》,勃鲁盖尔受到《愚人之船》的影响,却没有让他们坐船,他把这些疯子放在了一个村庄,这是一个被愚蠢统治的虚构村庄,尼德兰的民谚正在这里被具象化的表达,有一些在我们的文化中也有。

比如在当地,“蓝斗篷”被认为是奸妇之夫的象征,和我们的“绿帽子”意思一样,这幅画的核心位置,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正将一件蓝斗篷披在她年迈苍老的丈夫身上,而丈夫对此一脸茫然、一无所知,试着把蓝斗篷换成绿帽子想象一下,你一定也会被这个画面逗笑。

又例如在右下角,一个男人趴在案板上,一手摸着一只面包,而另一只手无法够到另一只面包,这句谚语的愿意是“他无法维持收支平衡”,类似咱们的“青黄不接”,反正当时的尼德兰农民生活贫苦,而在勃鲁盖尔的表现中,他愚蠢的连挪一下面包都想不到。

“别为洒了的牛奶而哭泣”,好比“覆水难收”,画面上方,一个傻子正在试图把洒了的粥舀起来,把民谚中的牛奶改成粥是符合当时乡下的生活环境的。

右上角的地平线上,我们能看到三个小人影,这是他另一幅伟大的作品《盲人的寓言》的题材,“瞎子领瞎子,一起掉进沟里”,类似于我们的“盲人摸象”。

在中国古代,我们的老祖宗喜欢把警示名言的书法作品挂在墙上,也有不少人把这些内容做成年画,贴在墙上一整年。文化各有不同,历史却总是相似的,勃鲁盖尔的画作就有这样的特点,他以傻画疯,实则藏着取之于民的思想结晶和豁达的精神,又妙趣横生让人不禁发笑。诸如此“图画集”类的作品还有《死亡的胜利》、《儿童的游戏》等等。

做一个幽默的老彼得,往往需要更大的智慧,也难怪他的画作被人爱戴了五百年。

猜你喜欢

愚人疯子彼得
我的房间里有头熊
我可以做你的朋友吗
荡秋千
谁是愚人?
长不大的彼得·潘
愚人=娱人?
娱乐节目不能愚人并自愚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