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传统报纸如何转型创新的思考

2016-10-19李光亮

文化产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网络技术报纸新媒体

李光亮

摘 要:以数字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迅速崛起,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技术传播工具逐渐成为了人际交流和信息分享的主要媒介,广大报纸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报纸为基础,充分认识新媒体的作用,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报纸是地域文化展示的平台,是形象宣传的窗口。长期以来,各级报纸在服务地域创新发展中较好地发挥了政策指导、交流信息、宣传形象、传承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网络技术;新媒体;报纸

现今,以数字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迅速崛起,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技术传播工具逐渐成为了人际交流和信息分享的主要媒介。然而,由于時间受限、版面受限、读者受限,作为传统纸媒的报纸,在新媒体大爆炸的时代显然面临一定的压力。广大报纸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报纸为基础,充分认识新媒体的作用,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保障市场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宣传和信息传播工作得到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一、充分认识新媒体的优势与报纸的劣势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的传播形态和媒体服务。新媒体的种类很多,目前以网络、移动、数字新媒体等为主,特别是以微博、手机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全面进入普通公众的生活。因此,任何企业都不应忽视新媒体的力量,而应该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新媒体作为宣传者、引导者和动员者的作用与特征:

(一)新媒体传播快速性。 当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越来越成熟。作为一种传播载体,新媒体企业可随时随地发布和更新信息,弥补了报纸刊出版发行滞后的缺陷。一个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当企业受到失实信息以及负面信息影响时,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新媒体来发声,还原事实真相,挽救受损的形象。

(二)新媒体形式多样化。 新媒体平台允许编辑随心所欲的组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经过组合后的作品,内容新颖,形式多变。在给受众带来不同视觉感受的同时,弥补了报纸报纸容量的局限性。不仅如此,企业还可以通过技术开发,让读者受众参与到企业的宣传互动当中,进而拉近企业与读者受众之间的距离。

(三)新媒体覆盖全角落。 随着数字用户、网络用户、移动用户数量的增长,新媒体矩阵已经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通过信息的及时更新,受众穿越地域和时间的局限,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和知晓企业近期新闻事件以及经营方向等的信息。

多少年来,报纸一直作为一个地域的“新闻发言人”,是一个地域政务以及政策的晴雨表,具有新闻来源的多样性、信息发布的权威性、深度报道的便利性、行业知识的专业性以及历史资料的完整性等优势,读者一般要通过阅读报纸来深入了解一个地域的政务信息。然而,报纸存在的种种传播劣势,影响了其作为信息通道的功能:

——出版发行的滞后性。 由于报纸出版发行周期一般为日报。传统的受众往往通过邮递等方式订阅报纸,这中间会有一定的时间差。报纸的出报周期以及发行渠道客观地造成了信息发布的滞后,进而影响到受众接收到重要信息的时间。

——报纸容量的局限性。 报纸大多为四开与对开两种形式,版面少则四版多则十几版。报纸版面数量和版面大小等局限因素,决定了在报刊登新闻时只能舍弃部分新闻,或者采取少登或不登图片的编辑策略,导致读者不能更加直观地获取新闻信息。

——信息传递的不足性。 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往往只在订户之间传递,也就是说读者大多是征订的客户。因此,在媒体品牌塑造以及文化传递中能力有限,进而使传递广度和影响力在一定范围内受到限制。

二、报媒现状与发展趋向分析

报纸是地域文化展示的平台,是形象宣传的窗口。长期以来,各级报纸在服务地域创新发展中较好地发挥了政策指导、交流信息、宣传形象、传承文化的作用。报纸与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客观分析,报纸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报纸的受众尽管是有局限性的,但它的传播力、影响力不可小视。

就我省报纸发展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分布地域看,市场经济越活跃,就越重视报媒。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各地的新闻宣传也随之得到加强。

——从发挥作用看,报媒越重视,发展创新就越有活力。 各类报纸紧紧围绕地方党委和政府改革和发展等工作,做到年初明思路,年中促进度,年终有表彰。或举旗鼓劲,或扬帆助力,宣传典型,打造队伍,塑造形象,在企改革发展创新过程中发挥了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的作用。

——从发展角度看,服务宣传越到位,报纸就越有生命力。 调研发现,报纸的自身建设离不开地域经济的发展,报纸的生命力来源于地域经济发展的强劲活力。

总体上看,我省报纸发展态势比较好,编印程序规范,队伍彰显活力。但也应该看到,面对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媒体人”的新常态,一方面,报纸办报要求愈来愈高;另一方面,加强报纸监管任务也愈来愈重。重审批轻管理、重“出生”轻“培养”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监管中的盲区、认识上的误区还比较多,必须强化和规范管理。作为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报纸,也要通过加强审读把好导向关、内容关、质量关。要通过审读,引导报纸坚持正确导向,包括政治导向、政策导向、思想导向、生活导向、审美导向、科学导向,坚持质量办报,努力提升办报水平。

新媒体对报纸等纸媒的影响,更多的是在技术和手段上。报纸要借助新媒体,报纸工作者更是新媒体的实践者。报纸作为地域形象的代言人,地域文化的传承人,地域历史的见证人,要积极适应媒体发展新趋势,迎接新挑战,做出新作为。

第一,要始终坚持服务大局。 服务大局是正方向,就是要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体现在办报的指导思想上。当前,舆论形势十分复杂,各种信息真假难辩,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中,把握办报的正确导向?坚定理想信念至关重要。报纸要始终坚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第二,要始终坚持服务发展。 坚持精准的报纸定位,发挥好指导工作、交流信息、总结经验、宣传典型、展示形象的桥梁、纽带、平台的作用。报纸就是一个地域的文化展示、价值追求、精神寄托的平台和载体。报纸服务发展就是要紧紧围绕地域的中心工作来鼓舞士气、昂扬精神、激发动力。

第三,要始终坚持服务实践。 服务实践是正道理,坚持实践,就是坚持质量办报,提升品位,让同事、同行、业界用报、读报、评报。报纸不仅要由过去单一文字、图片的展示方式向二维码、电子报等即时互动等电子化传播方向发展,还要在表现形式、版面语言等方面力求多样化、可读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

三、纸媒与新媒体有机融合,探索新媒体时代报纸媒传播新模式

如今,以网站、微博、微信、手机APP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给地域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渠道更为多元、表达方式更为灵活、受众人群更为广泛,新媒体所具备的这些优势,使之在地域信息传播工作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的传播门槛较低,海量的信息在人际间飞速流转,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任何涉及地域的负面舆情都可能演化为一个阶段甚至较长时期的舆论热点。因此,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媒新闻宣传工作者需要主动适应新媒體的特性,排除可能出现的“杂音”、“噪音”,利用其优势传播地域的“好声音”。

(一)完善宣传管理工作体系。 一要为新媒体宣传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组建一支负责宣传管理工作的核心队伍,不断提高网络宣传的整合力;二要将新媒体宣传的具体工作职责进行规范化、制度化。对于纷繁的网上信息,管理队伍要依照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予以及时的处理;三要进行多层次的培训提高,新媒体人才是要懂技术、懂市场、懂媒体、懂品牌、懂文化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技能培训、多岗锻炼、实践提高,确保其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二)建设宣传网络矩阵。 地域需要打造类型丰富的新媒体宣传工具。根据不同的媒介特点、受众定位来实现交叉覆盖、立体传播的效果。只有熟练使用多样化的新媒体宣传载体,才能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我们传统报媒宣传工作者要全力打造网络宣传矩阵,不断完善以地域政务网站为中心的桌面互联网和以微博、微信为中心的移动互联网这两大网络宣传平台。

(三)创新信息传播管理机制。 新媒体是展示地域形象的窗口,是与社会交流的平台,是听取大众意见的通道,更是观察舆情的前哨战。作为传统报媒,应该顺应时势建设网站、开通报纸官方微博、微信,建起了新媒体传播矩阵的航空母舰。但是要让这艘母舰运转良好,我们就要着力于对它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实时更新信息,时刻关注舆情,认真回应互动,切实发挥好新媒体平台的宣传作用。

(四)整合立体传播渠道。 报纸在地域的宣传载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有限的版面、较低的时效性以及缺乏互动性等限制了它的传播效果。借助新媒体,可以使报纸的新闻内容突破版面和时间限制,及时迅速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电子杂志等载体进行传播,从而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宣传企业,并与受众开展线上互动。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能够成倍的扩展自身发行对象的范围,增加报纸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联系。

参考文献:

[1]汤宇时.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转型[J].2011,(07).

猜你喜欢

网络技术报纸新媒体
确实不容易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点滴谈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信息化的影响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非常魔典
旧报纸·巧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