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下东部沿海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

2016-10-19王云洁马明茜赵舒云

文化产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战略选择SWOT分析

王云洁 马明茜 赵舒云

摘 要:2015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提出要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是“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东部沿海旅游;SWOT分析;战略选择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东部沿海旅游SWOT分析

(一)东部沿海旅游优势(strength)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

东部沿海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其各类自然、人文旅游景点的数目在国内都占有很大比例(具体见图1)。特殊的沿海地理位置不但使得这一区域拥有众多风景秀丽的海岛与海湾,发达的海上贸易还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与人文的发展。南北的跨度更是凸显出各地风景与文化的差异性,这为旅游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主题。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东部沿海城市临海,拥有众多的港口,交通便利。各省市之间的航空,铁路,水路和公路相互连接,四通八达,目前已基本形成联结全国,走向世界的强大的综合的运输网。该区域内不但拥有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国际性的大型机场,其所拥有的各个大型港口更是我国进行国内贸易与国外进出口贸易的核心地(见表1)。除此之外,各港口可以发挥其地理优势,开辟相应的游轮专用港口,为“海上丝绸之路”精品旅游路线建设提供水上交通的基础支持。在铁路方面,该区域已经形成了境内运力强大的铁路网,铁路运能得到快速扩张,目前铁路已成为各省份之间旅客出行的主要通道。

3、发达的经济带来庞大的市场需求

中国经济发展的东西差异导致沿海地区的旅游发展水平远高于内陆城市。在2014中国城市GDP的排行中,上海、广州、深圳这三个城市进入前10,宁波和福州则进入前30。研究表明,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每提高10%,则旅游的消费倾向提高25%,经济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东部沿海城市的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的37.83%,旅游国内收入占全国旅游国内收入的29.40%。目前,中国东部地区沿海省份人均收入已达到5000-6000美元,旅游消费已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消费选择。该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比例在不断攀升,对于这些“新市民”来说,参观本地及周边的自然和人文景点,也是了解当地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东部沿海地区相较于其他区域,其旅游市场需求更为庞大。

(二)东部沿海旅游劣势(weakness)分析

1、旅游资源整合不够,缺乏贯穿东部沿海的旅游线路。

我国东部沿海区域贯穿南北,范围广,面积大,旅游资源也是十分的丰富。多纬度的地域跨越使其不但拥有秀丽雄壮的山川河流,波澜壮阔的海洋,还有一望无垠的平原茂林。但是该区域在旅游资源并没有做到很好的整合,目前主要呈现出的是其域内南中北三部各自谋求发展的景象,而不是联合发展。在旅游路线方面,目前国内推出的各旅游路线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基本都是小范围区域的旅游路线。就东部沿海来说南中北各区域内的旅游路线比比皆是,但是能够贯穿整个东部沿海的旅游路线却是少之又少。

2、旅游点冷热不均,各地发展失衡

东部沿海地区跨度大,各省市发展水平稂莠不齐,对本地旅游业的宣传与扶持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导致了各地旅游点冷热不均的现象出现。举例来说,2013年度,江苏的旅游人数5.18亿,占全国比例的15.88%,而福建省的旅游人数只有2亿,占全国比例的6.13%。而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15春节旅游人气排行榜和相关分析报告中,厦门和上海分列第二和第四位。而其他城市例如连云港和南通甚至都没有上榜。如果将视角放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我们不难发现,厦门上海等热门旅游城市频繁的登上各种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这种宣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网民对这些城市的印象,同时,层出不穷的各式攻略为他们的出行提供了参考,使他们更加解了这些城市的魅力之处。观之其他城市,在网络上的宣传则是少之又少。

(三)机会(opportunity)分析

1、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东部沿海旅游的发展。在东部沿海区域中,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开放程度高的区域,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利用这几处区域的各项优势来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与此同时,东部沿海的各大港口以及国际枢纽机场建设也将进一步得到加强。海上丝绸战略的推动加强了东部沿海各区域之间的联系,在经济贸易、对外开放、交通建设等方面形成了紧密的合作网。这种息息相关的发展模式将会加强各区域旅游产业的联系并推动旅游资源的整合,加快东部沿海旅游路线的规划。发达的交通则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的便利性。

2、北京冬奥申办会成功。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冬奥会前期准备和正式举办期间,会迎来国内外大量的运动员、教练员、记者,这些人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旅游者。奥运会的主办国也会迎来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就2008年的数据来分析,仅08年1月,入境旅游人数已达848.4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一成五。其中,外国人、香港同胞和澳门同胞入境人数的同比增幅达到了两位数。北京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主体,它将与天津、河北建立区域交通运输体系。这在缓解北京交通压力的同时,也会加强区域之间人员的流动性,吸引一部分来京游客,带动周边城市旅游的发展,提升旅游收益。

(四)威胁(threat)分析

1、环境污染问题。区域经济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东部沿海区域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力度较大,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一带一路是中的一带是指海上经济带,但是水污染的严重却使旅游用水紧张,一些以水为特色的旅游景点正在逐渐消失。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但大多数旅游景点在其开发和利用方面都忽略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方面,自然資源不断被过度利用,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旅游环境的退化速度正不断加快。

2、国际旅游业的激烈竞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我国居民收入日益增长,消费形式不断升级,同时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以及部分区域免签政策实施等因素正在推动我国出境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截至2015年,已有50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实行免签或落地签政策,国人出境游正变得越来越方便。其中,海岛游已经成为出境游中最受欢迎的一类。与此同时,国内的旅游机构竞相推出各种海岛游产品,为国人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东部沿海旅游发展战略

(一)东部沿海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目前, 我国旅游模式主要实行的是以建景点、景区、饭店和宾馆为主的“景点旅游”模式。[2]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游客的需求,全域旅游的发展也成为必然趋势。首先需从单一的景点管理向全域的统筹管理进行转变。“打破”各景点的围墙限制,将景点外部与内部进行统一管理。实现景内景外的一体化发展,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其次,加强新农村的建设,对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进改造升级,并着力于打造特色农家生态游,以此吸引城市游客,让城市游客体验田园风光的同时,为农民带来旅游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最后,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相关人员的职业素质。现今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单单是满足于传统的风景观光。近几年,频频爆出旅游产业的负面新闻,对当地的旅游造成了负面影响,而全域旅游更注重旅游产业的法制化,若相关产业人员的素质没有达到标准,即使该区域环境治理和旅游规划做的再突出,也会在游客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对地区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二)东部沿海旅游整合战略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区域旅游资源分割严重,旅游市场局限,各地的管理体制发展不一,种种原因造成了东部沿海各地区旅游发展失衡的局面。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联合发展是重中之重,东部沿海旅游应选择联合发展战略。首先,整合旅游资源,打造贯穿整个东部沿海区域的旅游路线。我国东部沿海区域面积大,范围广,各地无论是自然游资源或是人文旅游资源都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性,但这种特色性也形成了合作壁垒,加剧了各地旅游发展的封闭性。所以在保持各自特色性的基础上,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交通规划和配置优势旅游产品来进一步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在此基础上打造能够贯穿南北的海上或是内陆精品旅游路线,提高区域的整体知名度。其次,开展旅游市場市场联合,打破行政划分的限制,加强地区之间的相互宣传,促进区域整体的旅游收入。最后,整合管理体制。各地区对各自的管理体制进行分析,借鉴各地的管理经验,取长补短,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在各行政区内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便于协调和解决各地区在

(三)东部沿海旅游协同发展战略

在当前的竞争市场,单单依靠自身产业参与竞争很难获得较好的发展,所以,东部沿海区域的旅游产业需要联合其他产业进行协同发展。第一,加强与互联网产业的协同发展。在全球新一轮的科技变革中,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3]第二,加强与生态产业的协同发展。当前在中国环境污染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随着污染问题的日益暴露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倡,国内旅游产业越来越重视其自身发展的环保性。区别于传统产业,生态产业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物向系统化的零排放,与生态产业的合作一方面将会极大的减少旅游产业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担,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区域可以借此机会优先建设生态旅游路线,丰富其整体旅游结构。

参考文献:

[1]李明耀.《江苏旅游景区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8(2):282-283.

[2]鲁元珍.国家旅游局:推动发展“全域旅游”,人民日报20161月31日,http://news.gmw.cn/2016-01/31/content_18723884.htm.

[3]蒋乃华.《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沿海地区竞争优势的确立》[J].南通大学学报.2015(06).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省级一般项目(201513994001Y)。

猜你喜欢

战略选择SWOT分析
基于创新理念的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思路探究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
国产手机行业战略管理研究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