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治疗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血清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

2016-10-19崔振华吕艳锋王建新王贤仁李志文

山东医药 2016年30期
关键词:儿茶酚胺心理治疗功能性

崔振华,吕艳锋,王建新,王贤仁,李志文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济南250033)



心理治疗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血清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

崔振华,吕艳锋,王建新,王贤仁,李志文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济南250033)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血清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探讨心理治疗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功能性便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对观察组进行心理治疗,每周1~2次,共5周。对照组采用容积性泻药进行药物治疗,治疗5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末次治疗结束后根据Wexner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同时抽取两组静脉血,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Wexner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E、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E、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心理治疗能够降低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血清儿茶酚胺水平,心理治疗对功能性便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功能性便秘;心理治疗;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以排便费力、粪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为主要症状的功能性肠病[1]。近年来,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儿茶酚胺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等,机体受到刺激时,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可迅速升高,可使肛门括约肌收缩、胃肠道蠕动受抑制,从而诱发便秘。研究显示,功能性便秘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可进一步加重便秘症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2~4]。心理治疗能缓解或消除患者的心理紧张程度,从而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2011年12月~2014年7月,我们采用心理治疗方法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NE、E 水平的影响,探讨心理治疗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在我院肛肠外科就诊的功能性便秘患者50例,男13例、女37例,年龄23~60岁。诊断标准均符合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血清NE、E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无影响医患交流的其他精神或心理疾病;无酒精及药物滥用史。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两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便秘Wexner评分、血清NE及E水平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

1.2治疗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每周1~2次,共5周,每次持续时间不短于20 min,心理治疗方式包括:①健康生活理念干预,包括按时作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学习各种保健技能等;②生活干预,包括建立合理的饮食谱、杜绝垃圾食品;③认知情绪干预,根据患者文化背景用有效的语言讲解功能型便秘的病因、症状、防治方法等知识;④行为干预,引导患者通过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达到改善身体机能的心理治疗目的;⑤定期随访和复查。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主要为容积性泻药,根据病情调整用量,治疗5周。

1.3疗效评价分别于治疗前和末次治疗结束后,根据Wexner评分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价。

1.4血清NE、E水平检测分别在治疗前和最后一次治疗结束后抽取两组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HPLC-ECD )法测定血清NE、E水平。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Wexner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两组治疗后Wexn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E、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E、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Wexner评分及血清NE、E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功能性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在饮食结构、精神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功能性便秘的患病率逐渐上升,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及经济压力,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5]。目前认为,功能性便秘的发病主要与结直肠蠕动不协调、盆底肌功能障碍、社会精神心理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及分子生物学因素等有关[6]。

功能性便秘被认为是典型的心身疾病,精神心理因素与便秘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功能性便秘患者既有病理生理障碍,同时也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7]。Heymann等[8]研究证实,精神心理因素可影响胃肠蠕动,并且使胃肠道的内脏感觉更加敏感,从而诱发功能性肠病。精神心理障碍在功能性便秘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心理压力、社会压力及精神压均可使患者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中,从而使大脑皮层功能受到抑制,使位于皮层下的情感中枢、植物神经中枢和神经内分泌中枢受到抑制而功能降低。随着情感中枢功能的降低,患者对不良情感的调节能力下降,进一步抑制大脑皮层的功能,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当植物神经中枢功能降低时,交感神经会兴奋,从而使肛门括约肌收缩、胃肠道蠕动受抑制,诱发便秘;当神经内分泌中枢的功能降低时,儿茶酚胺的分泌会增加,也可以使肛门括约肌收缩、胃肠道蠕动受抑制,从而诱发便秘[9,10]。

血清儿茶酚胺水平的改变是反映机体应激反应的一项敏感指标。机体受到刺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首先兴奋,交感神经兴奋主要释放NE,肾上腺髓质兴奋主要释放E,使血浆儿茶酚胺水平迅速升高。本研究发现,两组治疗前血清NE、E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说明功能性便秘患者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存在一定精神心理障碍。

目前,心理治疗已广泛用于功能性便秘的治疗。陶华清等[11]采用心理行为疗法对56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Dunphy等[12]认为,在治疗功能性便秘前应首先对患者进行精神心理状态评估,以提前发现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从而指导诊疗计划的合理制定。Dross-man等[13]通过对431例中重度功能性肠病(包括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痛、便秘等)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心理治疗的疗效优于科普教育。Keefer等[14]对16例伴有便秘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放松训练,随访3个月发现患者的腹胀、腹泻、便秘等情况显著好转。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E、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E、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经治疗后Wexner评分均降低,提示心理治疗能够使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儿茶酚胺水平明显降低,对功能性便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医师应重视精神心理因素在功能性便秘发生中的作用,重视心理治疗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制订综合的心理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心理治疗能够降低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血清儿茶酚胺水平,心理治疗对功能性便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Longstreth GF, Thompson WG, Chey WD, et al.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J]. Gastroenterology, 2006,130(5):1480-1491.

[2] Williams H, Owen MJ, Donovan MC. Is COMT a susceptibility gene for schizophrenia[J]. J Schizophr Bull, 2007,33(3):635-641.

[3] Altman D, Zetterstr MJ, López A, et al. Effect of hysterectomy on bowel function[J]. Dis Colon Rectum, 2004,47(4):502-509.

[4] Verne GN,Davis RH,Robinosn ME, et al. Treatment of chronic constipation with colchicine: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crossover trial[J].Am J Gastromenterol, 2003,98(5):1112-1116.

[5] 阚志超,姚宏昌,龙治平,等.天津市成年人慢性便秘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0):612-614.

[6] 贡鸣,李岩.精神心理因素对功能性便秘的影响[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18(8):766-769.

[7] Chan AO, Cheng C, Hui WM, et al. Differing copingmechanisms, stress level and anorectal physiology in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5,11(34):5362-5366.

[8] Heymann MI, Arnold R, Florin I, et al.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treatment plus multicomponent behavioral therapy is superior to medical treatment alone in the therapy of irritablebowel[J]. Am J Gastroenterol, 2000,95(4):981-994.

[9] Annie C, Cecilia C, Wai MH. Differing copin mechanisms,stress level and anorectal physiology in patient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5,14(11):5362-5366.

[10] Emmanuel AV, Mason HJ, Kamm MA.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level of activity of extrinsic gut innervation in patients with a functional gut disorder[J]. Gut, 2001,49(2):209-2l3.

[11] 陶华清, 张银开, 王继平. 辨证与心理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56例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1999,18(2):8.

[12] Dunphy RC, Verne GN. Drug treatment options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managing for success[J]. Drugs Aging, 2001,18(3):201-211.

[13] Dross-man DA, Toner BB, Whitehead WE, et al.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versus education and desipramine versus placebo for moderate to severe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J]. Gastroenterology, 2003,125(1):19-31.

[14] Keefer L, Blanchard Eb. The effects of relaxation response meditation on the symptoms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results of a controlled treatment study[J]. Behav Res Ther, 2001,39(7):801-81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1HQ049)。

吕艳锋(E-mail: youtow@sina.com)

10.3969/j.issn.1002-266X.2016.30.022

R574.62

B

1002-266X(2016)30-0067-03

2016-01-28)

猜你喜欢

儿茶酚胺心理治疗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不同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围术期儿茶酚胺的影响研究
Detecting liars wisely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液相色谱串联电化学检测器测定人体血浆和尿液儿茶酚胺浓度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外源性棕榈酸减轻儿茶酚胺和血管紧张素II共同介导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损伤机制的初步探讨